考研政治哲学复习:如何建立理论框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研究生政治理论考试中占据最高分,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它有自己系统的理论内容,而且因为它是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制定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在考场上组织答案时,哲学原理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连续性。笔者多年的阅卷经验表明,哲学问题的答题水平与整篇论文的分数呈正相关。所以考生一定要重视这门课,关系到整个考研政局的成败。建立理论框架,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试问题,是马克思对其研究对象的理论表征。他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和客观规律不是两个原因,而是一个原因。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括了我们的生活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提倡唯物主义?因为世界是物质的。为什么要坚持辩证法?因为客观世界是辩证关系。学习中有不同的学科,生活中有不同的领域,各有各的规律。但实际上,世界是统一的,哲学的基本原理体现了统一的规律。当我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框架,我们就对政论有了清晰的认识。当我们在考试中遇到一些奇怪的、令人费解的问题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放进事先准备好的逻辑框架中。对于复习效率高的考生来说,这个过程几乎是半自动的。其他同学也可以有意识地按照理论框架一步步给自己定位。毕竟主观题考的是所有的基本原理,客观题考的是所有与基本原理挂钩的概念。原理和概念在理论框架和板块上各有归属,不可能出圈。只要在复习中对基本原理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能结合其脉络很好的记忆和理解,目前这种考查对我们来说并不难。梳理解决问题的线索,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系列,知识点多,概念抽象,看似繁多,难以把握。但如果把握其内在的逻辑线索,很多难点是可以系统梳理,形成一系列集合的。其中最根本最有用的是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哲学的基本问题原则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性的基本原则。这一原理既是贯穿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解题的重要方法。这个原理表现在第一章,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第二章中,阐述了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第三章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以及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第四章展示了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超验主义的对立,以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第五章中,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社会关系与意识形态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则;在第六章中,展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或者说由这两个原理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两个基本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合于生产力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于经济基础规律;在第七章中表现为社会形态的范畴,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与人的活动的关系,社会发展过程中决定性与主体性的关系,必然与自由的关系。抓住和理解这个基本线索,就能抓住政治复习的几个主要开关,形成理解、记忆、答题一炉合一的复习局面。即使题目很生动很难,也没有恐惧,考生可以大显身手。很多同学认为,考研哲学复习的障碍一是前期看不懂书,二是后期看不懂题目。白纸黑字每个字我都知道,但我看不懂。有些地方,我甚至背下来了,但还是不懂。这恰恰是哲学特有的抽象。为什么这么抽象?原因有二,一是研究对象使的;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这些难点表现为构建体系时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制高点和逻辑枢纽。如果这些困难与考试无关,我们可以绕过;但问题是,它们往往是试卷上的直接考点。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更高的考试水平,就必须在几个关节处敲碎坚硬的核桃,戳穿那几层足够厚的纸。这些核心难点有的是理解一个理论板块的逻辑起点和支点,比如物质和实践;有的是理解某个理论线索的枢纽,比如《矛盾与系统》;其他的涉及到比较专业的理论,比如重建,社会关系的思想,文化,文明,以人为本等等。有考过的同学问:我掌握了很多基本原理,但是遇到题还是会有罪恶感。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对原理缺乏了解造成的。没有对原理的理解,就没有在试卷上多拿分少失分的实力。要想有效提升自己的实力,必须要把握几个核心概念,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比一般人更深刻的认识。而不加分析的一刀切的强行记忆,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背哲学不是像背圆周率那样简单的记忆事情,哲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如果不按照理论体系去理解记忆,会事倍功半。最后只能生吞活剥,冲锋陷阵。抓题目复习政治?很多人以为考研哲学的考点就是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其实不然。直接用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来定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目前所有题目都是以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为基础,将知识点下的一个具体概念或命题与生动的现实材料或具有现实意义的经典材料相结合,做出材料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话题五花八门,丰富有趣,但暗藏玄机。这种情况让一些经过认真复习仍未取得满意成绩的考生感到委屈,甚至陷入迷茫。我觉得,照这样下去,考研哲学是没完没了的:过去考地图,闻一多画马,鸭子免双关,六人抬柴,许衡不摘梨,镇上捞水兽,丁玲认识程,将来也许李白磨杵,牛顿吃鸡,天方夜谭,等等。这看似是广大考生的一道难题,其实只是一道伪题。它来源于我们考研政治复习中的一个误区,把复习政治等同于背政治,甚至只是归结为死记硬背。很多在理解基础上的必要的纪念,被毫无理论内容的绝对生吞活剥了。少数学生厌学看书,懒得上课,把希望寄托在考试前的赌注直击上。其实所谓的直击,只是很多题中出现了相同的词语和段落,并不代表重复命题对答题没有帮助。以上方法是复习考研哲学必学的几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