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做销售好吗?

相当多的大学生喜欢冒险。

截至6月20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约为50%。比一个月前高出约15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签约率约为80%,本科生签约率约为60%,专科生签约率为30%。今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1.2万人。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全国仍有约1万学生尚未落实工作。冒险岛的情况也可以从回答者的回答中反映出来。调查显示,16%的受访应届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31%的毕业生表示对找到的工作不是很满意;只有13%的毕业生对自己找的工作满意或非常满意。

通过以上数字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式。那么,造成这种悲惨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72%的受访者选择是因为扩招;68%的受访者选择自然灾害“非典”作为原因;63%的受访者选择它是因为大学教育与就业市场不协调;58%的受访者选择它是因为仍存在一些阻碍毕业生就业的体制和非体制因素,导致就业难;51%的受访者选择是因为学生自身的问题,比如就业预期过高或者个人能力问题;45%的受访者选择它是因为公司。

走进这些被认为是今年就业难的罪魁祸首的受访者,我们深入了解受访者的个人意见。

第一个原因是“扩招”影响就业,公众意见不一。

当蛋糕不够大的时候,分享蛋糕的人多了,自然大家得到的就少了。这是对今年毕业生就业难最肤浅的分析。

当被问到“你认为今年就业难的原因是扩招吗?”72%的受访者表示赞同;7%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21%的受访者反对。持赞成意见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仅用了4年时间就达到了15%的高校适龄青年入学率,这在2008年就应该实现了,这不得不说是教育上的一大壮举。但升学率在提高,接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必然导致就业难,供大于求;但反对的公众认为,高校是否“扩招”会造成暂时的就业困难。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周期的变化。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放缓时,就会出现就业不足。当前的就业困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暂时困难,并不意味着人才过剩。

然而,不管“扩招”是否是造成当前就业困难的原因,绝大多数公众仍然认为“扩招”是正确的,因为它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83%的受访者表示赞成“扩招”;6%的受访者不愿意发表意见;11%的受访者反对“扩招”。

原因二:“非典”让我在离校前接受了培训。

毫无疑问,今年肆虐全国的“非典”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68%的受访者赞同这一观点;20%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只有12%的受访者反对。一般来说,四五月份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签约的高峰期。受非典影响,4月以来,北京、上海等高校集中的地区取消了大型供需见面会。大部分用人单位也临时取消了招聘计划,用工信息有所减少。毕业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非典让毕业生在离校前接受了一次培训。

非典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政府、相关部门、学校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方便毕业生就业。在这一点上,63%的受访者对及时采取的措施表示满意;21%的受访者未发表意见;16%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虽然大多数人感到满意,但许多受访者仍然认为,这些措施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中,24%的受访者表示,学校和有关方面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的便利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就业;37%的受访者表示有一定帮助,但不是很有效;39%的受访者表示,各种措施对他们找到工作有很大帮助。

原因三:大学教育和就业市场不协调。

在调查中,63%的受访者表示,目前的大学教育与就业市场相当不协调。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而人才需求增长缓慢或持平,这表明我国毕业生急剧增加和就业岗位缓慢增加之间存在矛盾,劳动力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我国大学毕业生比例低,不能适应新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例如,去年广州63%的职位空缺集中在计算机、英语、会计等12专业部门,而建筑、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饱和,说明学科设计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协调。

67%的受访者表示,虽然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变化,但应试教育并没有得到全面改善。大学四年,很多同学分数很高,能力很低,但是努力了四年,学到的东西却没有用,不符合市场,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原因四:体制和非体制因素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许多体制和非体制因素也成为当今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以户口制度为例,它已经成为很多毕业生心中永久的痛。读书的时候,很多同学不在乎户口。他们认为户口除了是户籍证明之外,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新时代的宠儿,从来没有体验过粮票布票的用户口技,根本不重视户口。然而,当他们满怀希望准备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时候,很多人终于尝到了户口的威力,并因此而无法翻身。56%的受访者表示在找工作时遇到过“非本地户口办不到”的经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么发达的年代,找工作还会有户口的负担。71%的受访者表示在户口问题上有压力。其中女生占52%。他们的压力来自于户口对他们的限制太多。例如,一些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表示,因为没有本地户口,错过了很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不得不另辟蹊径,在学校多年的努力全部白费。39%的女生表示,户口不仅在就业问题上影响她们,还在结婚、生育等方面影响她们。

还有一个代表性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关注,那就是能力和关系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地位。“在你看来,找工作的时候,能力重要还是关系重要?”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53%的受访者选择了前者;47%的受访者选择了后者。其中选择前者的学生和家长占47%,企业管理者占61%;选择后者的学生和家长占53%,企业管理者占39%。很多受访者表示,虽然现在是一个注重能力的时代,但关系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调查中,2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错过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他们与工作无关。作为用人单位,虽然大部分企业认为能力重要,但也有企业还是愿意用一些“关系户”。第一,大家都很熟悉,用起来很靠谱;二是关系不容易推脱;再次,中国有些东西还是有自己的特点的,比如关系,这是永远不能忽视的。

原因五:就业学生心态需要调整。

现在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这句话。以前这几天的轿子,想都不用想,就会选择职业。对,因为他们是上天的轿子,因为他们是6543.8+03亿的极少数。现在的大学生会怎么选择?63%的受访者首先选择了就业;12%的受访者还没考虑;25%的受访者选择先择业。选择先择业的大学生,大多对自己有很高的信心。SSIC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对自己评价很高。在离开学校之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开创事业的宏伟抱负,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估计往往是简单或片面的,他们的理想目标不是建立在客观条件基础上的。但以上数字足以说明目前的就业压力,也足以说明面对现实,大学生已经开始调整心态。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数字:4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他们已经意识到,生活不是想象,柴米油盐才是最重要的。2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地区发展。他们觉得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对他们很有吸引力,但是就业压力太大,竞争太大。留在这样的城市,很可能造成自身资源的浪费。与其这样,不如去一些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的地方,个人价值要在最能体现的地方体现出来。

71%的受访者还表示,大学生自尊的一大原因也与我国大学生数量与全国人口相差甚远有关。46%的大学生表示找工作会挑三拣四,因为觉得自己是大学生,与众不同,有选择的资本。61%大学生也表示,如果大学生人数增加,优越感降低,可能会越来越认真地面对自己,心态调整会更正常。

理由6:经验很重要,新手最终都会有满满一篮子的经验。

5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找工作难的原因之一是企业不愿意有应届毕业生,经验把他们拒之门外。调查中,32%的被调查者有被经验拒绝的经历;41%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雇主看中成就感也有他们的理由。63%的受访企业表示,选择有经验的人是因为他对工作熟悉,容易上手,既降低了培训成本又能尽快看到效益。不过71%的受访者也表示,虽然有经验的人很好,但也应该给毕业生一个机会。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一切,经验是日积月累的。新手终将成为经验丰富的老手。56%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企业能够多使用应届毕业生,或许他们的一些没有被经验束缚的想法能够想出很多经验之外的东西,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或许企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2%的受访者也表示在找工作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雇主会因为你没经验而不要你,有的雇主会因为你太有经验而不敢要你。这多少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在校期间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业上还是社会实践上来培养经验。

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的一些原因是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差距。

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包括一些新毕业生工作不靠谱、缺乏拼搏精神、不注重团队合作、薪资要求高、就业期望值高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学生和用人单位有一定的差距。调查数字显示,67%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在工作不靠谱、缺乏实践精神方面存在这种情况;而71%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吃苦耐劳。在团队合作方面,52%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团队合作精神差,自我中心比较严重;而76%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与团队共进退的精神。

在薪酬方面,61%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的薪酬要求高,不现实,完全可以用这笔钱招聘一个有经验的人;而7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薪资要求是合适的,与学历和能力相符。例如,在广东,67%的用人单位认为专科生的合理工资为每月1000元至2000元,26%的用人单位将这一数字设定在1000元以下。但超过一半的大专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工资应该在2000-4000元。此外,硕士生期望薪资普遍过高:25%用人单位将硕士生月薪定在3000元以下,但几乎没有学生认同;38%的单位将硕士生月薪定在3000-4000元,但只有14%的同学认同这个数字;另外,超过50%的硕士生提出了5000元以上的理想薪资,但只有14%的单位愿意支付这个价格。

努力缴纳就业考试证。

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很多毕业生也为找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为了找工作,很多同学加入了考职业资格证的队伍,69%的受访者对各种职业资格证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不管是不是和你的专业有关,不管以后会不会用到,证书越多越好。43%的受访者参加过这样的考试,认同上述观点;30%的受访者对这种做法持保留意见;27%的受访者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考职业资格证用处不大。虽然你有这样的资质,但是没有相关经验,用人单位不会用你,你只能白花钱,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SSIC的研究人员认为,学习更多的知识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要盲目学习。别人学什么就学什么,拿什么就拿什么。这必然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对解决就业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谨慎,仔细调查后再做决定。

自主创业,潜力空间

现在很多毕业生为了避免就业难的现状,选择自己创业。在这一点上,27%的受访者持赞成态度;41%的受访者持保留意见;32%的受访者表示反对。

受访者对自主创业有自己的看法:47%的受访者表示,自主创业虽然是好事,但毕业生也要看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自主创业不是一句口号,需要资金支持,需要管理经验,需要业务能力,需要努力,需要奉献。就算这些条件都满足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足以成为二三十岁的张朝阳和丁磊。所以目前自主创业的比例很小。

SSIC的研究人员认为,就自主创业而言,从长远来看,与国外相比,其潜在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人们对未来的就业形势喜忧参半。

今年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未来几年中国的就业形势会怎样?51%受访者对未来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充满信心;11%的受访者未发表意见;38%的受访者表示担忧。数字说明有喜有悲。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未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大致如下:未来五年,前三年比较乐观,后两年会有所改观,大学生整体就业趋势会更好,尤其是前三年。“因为2010年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所以要求在未来五年到10年至少保持国民经济GDP的7%。专家预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提供800到1万个就业岗位。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国企改革的逐步完成,也将使企业在近几年大规模储备人才。

毕业就业方向会有多样化,自主化,深造化。未来五年,高校毕业生多元化、自主化的特征将非常明显。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出国留学的人数将稳步上升。另外,考研人数大增,会有考研的。研究生人数在毕业后的一两年内会急剧上升,选择继续深造的人会增加,占研究生总人数的50%以上。统计显示,今年全国考研人数达46万人,其中在职考研人数达26万余人,首次超过在校大学生人数。此外,法学、MBA、MPA也将成为热点。就业的多元化还表现在就业渠道、就业形式、就业流程等方面。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的势头会有新的突破。“统计前几年只占学生总数的2%到3%,估计以后会上升到5%到10%。”随着大学生“有工作有收入就是就业”的就业观念的转变和求职时间的延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潜在就业机会。

在调查中,我们还要求受访者对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做出以下预测。在“就业难会持续多久?”在这个问题上,9%的受访者预测会持续1年;41%的受访者表示会持续2-3年;32%的受访者表示会持续3-5年;18%的受访者表示会持续5年以上。许多受访者表示,奥运会前后,就业问题将得到改变。

在大学生未来就业方面,61%的受访者表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西部大开发;32%的受访者表示自主创业的人数会增加;53%的受访者会有很多行业的大学生,比如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环保行业等等。很多行业就业人员素质低、学历低的现状会随着大学生的进入而改变。

就业难是必然的,但有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在调查中,59%的受访者表示,当前就业难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社会在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过去一些跟不上形式的旧思想、旧观念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非不可解决。72%的受访者还表示,目前的就业困难并不是坏事。换个角度看,是好事。就像最近爆发的非典,我们发现了中国医疗体系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也会让我们发现中国教育体制与就业市场衔接上的问题,给相关部门以警示,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63%的受访者对大学生未来就业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