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选择招生单位的选择标准

1,看你自己的实力

招生单位的选择其实比专业的选择简单很多,主要是参考自己的竞争实力,尽量选一个好的。

2.看名气,努力去更高。

一般来说,招生单位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北大、清华、人大、南京大学、复旦、中科院、社科院等。,从师资到硬件都是全国绝对一流的,比普通单位高一点,以后情况会更好。为了不被三年的努力裁掉,每个人都要努力往更高的地方走。

3.看招生比例

主要分析历年免试人数比例、历年招生人数与报考人数比例以及招生人数变化情况。

4.看实际竞争情况。

由于考生报考的盲目性,有时候一些招生单位的竞争会非常激烈,而其他口碑和质量都差不多的招生单位竞争就低很多。这个时候,你当然要避开竞争过于激烈的地方,因为这种过度竞争往往不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有点像中国股市的一些“题材股”,其高得离谱的股价完全是人为炒作出来的,你也是高仓位介入,所以很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如果换一个单位,你的胜算可能会高很多。

5.其他因素

比如付费考研要看单位所在地等等。比如你爱人在上海工作,你要通过考研解决牛郎织女的问题。当然只能考虑报考上海的招生单位。所有这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选择招生单位的注意事项

1.研究生招生单位包括两大体系,一是高等院校,二是专业研究单位。院校是XX大学和XX学院。都提供本科或专科学历,大学生都比较熟悉。专业研究机构是各类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等。这些专业研究机构不提供本科教育,大部分考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对其了解不够。他们往往以为那只是专家待的地方,不知道他们也收研究生。事实上,这样的招生单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招生人数也相当可观。比如在北京的招生单位中,研究院、研究所占了一半以上,达到135。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这种招生单位,所以报名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较小,值得一试。

2.招生单位内部实际素质和外部口碑的差异往往不一致,很多考生会被误导。比如北京有五大新闻传播专业:中国传媒大学(以下简称“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其中“传媒大学”的广告学专业和播音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而人大新闻学院是学术界知名度最高、实力最强的,无论是师资力量、毕业生去向还是硬件设备都是最好的。而连续办学的北大、清华的新闻传播学系历史并不长(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清华传播学系成立于1992年),客观实力确实不如NPC、川大。但两所学校凭借整体的“品牌效应”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无形中将自己的门槛抬得太高。显然,北大清华的新闻专业“性价比”并不高。

3.招生单位的整体声誉差距和单个专业的排名差距是不一样的。目前国内虽然有一些有争议的整体排名,但是并没有像美国那样的全国性的专业排名,给很多考生造成了困扰,因为名校不等于著名专业。的确,有的名牌单位专业不好,有的不知名单位有全国知名的专业。申请研究生要看招生单位的整体口碑,但更重要的是考察你要申请的专业的情况。建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招生单位的好坏:(1)其在全国范围内专业领域的地位;导师素质;本单位近年来的学术成果。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