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艺术研究生院电话

一、同学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明确以下三点:1。准确估计自己的实力;2.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就一定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专业。

二、家长配合:信息收集,包括高考政策、目标院校招生简章、学校师资、专业课程等信息。

高中最后一个寒假,我们终于可以告别匆匆忙忙的高三生活,回到温暖幸福的家了。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学生们可以有机会与父母、亲戚和朋友交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这悠闲的时光里,你会考虑自己的人生志向,规划未来的蓝图吗?让我们对比前人,了解自己,明确未来。

盘点这一年,会发现时代变化很快:猪肉和猪肉价格一起飙升,我们要集体下跪学疯狂英语,新《劳动法》的颁布,让今年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日益增加的生活和教育成本,无形的高考升学压力,每年的大学生入学人数,不断下降的就业率,似乎都在暗示着时代的列车在飞速前进,大家为了搭上时代的列车,都在你追我赶。同时也在承受着高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浮躁的后果:高校改头换面,换包装。进去后发现它们不过是“绣花枕头”;今天这个师范学院办,明天那个农业大学开国际金融。结果,到了就业的时候,最容易被单位“拒绝”的,就是这些“草率章”;某某专业是“怪货住”的热门话题,大家都趋之若鹜,人满为患。四年过去了,这个专业已经成为过去...诸如此类,很难知道风吹向哪个方向。

但如果不听窗外事,专心读圣贤书,就不能保证以后一帆风顺。还有教育投入和产出的问题。经常听到很多大学生要么抱怨自己的书“亏本”,要么抱怨自己没有选择“投资”项目。很多学生只想学习,不求出路。其实我们要照顾好自己的胃和大脑,生存和发展,要多想想自己的未来,不要被虚名或者高调所诱惑。你选择就业前景好的还是发展空间大的?往往你不能鱼与熊掌兼得。当然,这是一次冒险——除了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后天的努力,所谓的“机遇”往往就隐藏在我们的选择中。

选择故事1高俊峰:性格不能决定一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很难改变,但可以修补。"高俊峰回忆起当年高考志愿的选择,很感动。从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到深圳中国银行的高级经理,高俊峰是许多一心想跳出农业大门的学生的榜样。

中学时代的高俊峰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他不善于和同学交流,甚至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只有文学是他的精神食粮。“我的孩子读书好,一半是天生的,有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愿望;另一半很无奈,因为其他娱乐不起,只有读书。”高俊峰说,“我上中学的时候,读了很多世界名著,古今中外的,立志要考上大学的中文系。”

高俊峰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不理解儿子的远大志向。怎么填志愿由高俊峰自己决定。递交志愿表的前一天,家住海滨城市的舅舅突然打来一个电话,提出了另一个意见——学金融。“我叔叔很早就离开家乡去沿海打工了。他见多识广,在我们家乡一直给人一种威严感。我们家尊重我叔叔的意见。”

一直在四川农村长大的高俊峰听从了叔叔的建议,考上了武汉大学金融系。“后来证明叔叔的意见是对的。金融专业真的很适合我,也帮助我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如果我一直在读文学,也许我更容易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高俊峰说。

“金融学是一门外向型的应用学科。在学好数学和经济学的同时,我需要有流利的外语能力和流畅的沟通能力。这个专业对于老实呆呆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正是这个专业的要求,迫使我去弥补自己性格上的缺陷。”金融学有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就是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投资辩论。起初,高俊峰站在讲台上,满脸通红,双腿发软,语无伦次。但是老师同学们并没有放弃他,还多给了他一个炉子。几个同学轮流听他的投资模拟演讲,直到他练到“直舌”,神色平静。“多试几次就好了。如果没有老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我今天就无法流利地表达自己。”在大学的四年里,高俊峰逐渐克服了自己的自卑和懦弱。他从一个内向的农村孩子,变成了一个会进城的活泼小伙子。后来在银行工作,凭着自己的诚实、朴实、上进,成为了一名银行高管。

高俊峰对“性格决定命运”有另一种看法:“现在,自愿的心理测试和定位非常流行。当然对一些定位模糊的同学是有好处的,但是我觉得没必要过早的把自己准确的划定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一些看起来不太符合你性格的选择,可能会激发你的潜力和斗志,弥补你的不足。”

选故事二张: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如果说在信息闭塞的农村遇到了“恩人”,那么张在自告奋勇的时候就掉进了“信息”的陷阱。当时正赶上大学扩招的热潮,各种热门和新兴专业遍地开花。张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新兴专业目录,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重点选择了两个新兴专业。

“那时候我做志愿真的很投机。我想是的。新兴专业刚刚起步。如果我能作为第一批毕业生进入社会,会很受欢迎。”当张看到“信息资源管理”这个新兴专业时,他意识到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很好,于是分两批报考了这个专业。事实证明,这个专业确实不错,但是因为第一志愿不在网上,所以是第二志愿——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已被西南大学合并)。

张在大学的第一天有点心灰意冷。毕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听起来有点不好听,更何况学校在重庆荣昌县,一个偏僻的地方。作为一所农业院校,开设这个专业是一个尝试阶段。教学和就业方面的资源相对薄弱,相对偏远的校园使得学生在拓展视野和接受前沿知识方面受到限制,不利于就业。

在大学四年期间,张主要学习了三个方面的知识:经济、管理和计算机。简而言之,他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管理、分类和汇总,并将其应用于企业、新的运营和管理。张向记者抱怨了这门交叉新兴学科的不足:“比如经济管理,竞争比不过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信息方面,可能不会和计算机竞争的同学,属于一个‘圣人’。这还不是最大的缺陷,最大的缺陷在于缺乏专业的支持。在一些实力较强的高校,如中国大学,该专业倾向于信息系统、知识管理、智能、图书档案管理方向,而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则倾向于电子商务方向。他们有自己的学科背景,可以实施本专业。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缺少这些宝贵的资源,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有‘挂’的感觉。”

“但是顺境和逆境是相对的。无论选择什么道路,抱怨自己的选择都没有用,只有走好每一步。”张还是很感激摆脱浮躁后在学校平静的生活。看到同学到处找工作的难处后,他静下心来利用高三的最后一年考研,像当年高考一样再努力一次。如今,张已从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在重庆纪委从事信息管理工作。

他的本科学生,在经历了就业难的考验后,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因为这个专业有管理、经济、计算机的特长,所以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是一个很难进入行业但是后劲很足的专业。我的一些同学在机构和信息中心从事信息管理工作。有的在二炮做导弹电脑数据研究;还有的进入外企,从事数据工作。

选择故事3袁媛:选择一个有远见的专业。

2006年,在《我叫圣金顺》热播的时候,从四川烹饪学院毕业的袁媛找到了一份像圣金顺一样的工作——一名西式糕点师傅。说到这份工作,袁媛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在我找工作的那些日子里,我晚上看着圣金顺,想着如何让她成为西点,而她白天兴高采烈地去做圣金顺,在几家蛋糕店大显身手。最后这些蛋糕店都向我抛出了‘橄榄枝’。呵呵,我当时就有一种感觉,西式面点师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了。”

回顾这条求学和求职之路,袁媛很庆幸自己的选择。“高三的时候,成绩不好。后来同学提到重点大学的名字我就绕道了。家里条件不好,我没有办法复读,更不用说让我自费出国镀金,所以我选择了高职。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很适合我。”

事实上,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袁媛的家人也有过争论。爸爸妈妈主张袁媛学文秘专业,以后做个有书有分的文员,让他旱涝保收,不愁找不到工作。袁媛自己一直梦想开一家蛋糕店。每次路过蛋糕店,她都会看着西式糕点师傅在蛋糕上“变魔术”。用袁媛的话说:“甜点的香味让我感到快乐。”最后,袁媛说服了父母,在志愿一栏郑重地写下:四川省高等烹饪学院,西点技术。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想象着当一名西式糕点师傅的风光。在香甜的口感中,白色精致的搪瓷瓷盘里装了我的羊角面包、芝士蛋糕、焦糖布丁、苹果派...但是进了学校才知道,要学的东西那么多,不是当初给我无数个蛋糕装饰那么简单。我们要学习概念,了解西点的发展历史。学习材料,认识膨松剂、乳化剂和面团改良剂;要学会计算,知道烘焙百分比,面粉系数和面团温度的应用。最后,我们开始做傲慢的西方人,学会做各种面包、蛋糕和点心。”学习西点技术并不容易,但学习后的满足感让袁媛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现在,她记录着一个多月的收入,每天沉浸在自己喜欢的香味中,体验着“圣金顺”般的幸福生活。

说到高职院校专业的选择,袁媛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选择专业一定要有眼光,不要跟风扎堆去学那些太热门的专业。因为在这些专业里,你可能比不上本科生和研究生,但是在那些特色突出、技术要求高的专业里,你可能比不上。只要你想出了“田忌赛马”的规则,用自己的优势去挑战别人的劣势,你就是就业浪潮中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