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研热潮需要正确的引导?
近日,2017高考初试成绩陆续公布,今年报名人数首次突破200万,创下“历史新高”。考生“刷学历”、用人单位“高学历情节”等诸多因素催生了“考研热”,需要正确引导和引导。
报道称,针对“考研热”,专家表示,严峻的就业形势、考生的盲目考研、企业的“高学历情节”都推动了“考研热”的升温。目前的“考研热”带有短期功利色彩,很多学生把提高学术水平等同于提高竞争力,这实际上助长了对研究生教育的畸形需求,不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面对畸形的学历要求,专家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也存在问题。“一些学位项目设置不合理、功利化,师资力量跟不上,缺乏人才管理的过程管理和评价,在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上与社会需求脱节。
有关部门要切实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建立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扭转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中“唯学历”的不合理要求,引导学生理性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