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有必要提前联系导师吗?

你好,提前找导师不是很有用。如果没有一定的技巧,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为了帮助你增加考研成功的几率,我给你分享几个咨询导师的小技巧,如何准备与导师见面交谈,沟通技巧。

说实话,提前联系导师是有好处的。如果接触过程处理得当,确实能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有助于增加被录取的机会。所以什么时候联系,怎么联系,联系过程中怎么和导师沟通,主要谈什么,给导师留下什么样的印象,都是很细致但很关键的技巧。

联系导师的时机要把握好。很多同学在参加统考之前,都想尽办法找到导师的电话,邮箱,各种爱好等信息,不管有没有用。这个活动本身就是浪费时间,分散集中复习的注意力。本来复习时间就很紧,考前各种焦虑压力,心理状态很难调整。如果你分心去收集这些信息,会对你的考试复习和心理调整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此外,这些信息通常很难收集。有了导师的邮箱,邮箱导师可能就不理你了。手机号可能是旧的,即使是导师在用的手机号,你也不能随便一两条短信打动导师;上门拜访就更不靠谱了。所以最好是考完试评完分再联系导师,感觉差不多能达到学校的分数线了。

如何联系导师?我之前说过,自己收集信息,自己上门拜访,是很不靠谱的。怎么做才算靠谱?最好是能找到导师的同学,也就是你的兄弟姐妹,或者其他在学校认识导师的人,做你的推荐人,给你介绍导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中间人,导师会对你有最基本的信任。其次,需要通过中间人和导师商量交流的方式、时间、地点。如需电话联系,应提前发短信询问导师是否方便接电话;如果要面试,一定要提前5分钟左右到达约定地点,不要迟到,也不要气喘吁吁的出现在导师办公室,这样会给老师留下很不稳定不靠谱的印象。

和老师沟通也需要技巧,沟通的内容很重要。所以一定要在见导师之前做足功课。首先要了解导师的背景,是教授还是讲师,是博士生导师还是硕士生导师,有没有留学经历等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快速拉近与导师的距离。其次,要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这就需要看老师近几年出版的文献和书籍,了解老师承担的项目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认真收集和理解。如果你能在和导师交流时表现出对导师专业领域的了解和熟悉,会让导师觉得你是有备而来,做足了功课,会给导师留下好印象。面试的时候,这些教训也很讨人喜欢。一般面试老师都会问“你读过这方面的书吗?如果你读过,给我们分享一个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文件或书籍。”这个时候,你读过的文献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随便找一个给你印象最深的,跟老师聊聊。但如果你没有准备好,那就惨了。这个问题编不出来。你面对的是这方面的专家,撒谎等同于自杀。然后注意说话的方式,不要太浮躁,也不要太死板。大部分导师都喜欢主动有能力的孩子,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还有就是给导师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不同领域的导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偏好风格。社会和应用方面,导师喜欢交际能力强、社会活动多、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在基础上,导师喜欢稳重、认真、严谨的学生,喜欢从事学术研究。所以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然后努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如果给人留下基础方向的老师热情、精力充沛、善于交际、喜欢各种社会活动的印象,那么老师们就会产生顾虑:如果花太多时间在社会活动上,还有时间搞科研吗?你还有心思和精力去实验室认真踏实的做实验吗?.....后果可想而知。所以给导师一个合适的印象很重要。

委婉表达跟随导师学习研究的意向。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如果你觉得导师的专业方向很适合你,你可以表示有意跟着他做研究。你可以先试探性地问导师:“我对你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你觉得我适合做这个研究吗?”一般老师都会说:“还是有很多同学想报考我的方向。竞争很激烈,但还是有希望的。看你期末考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如果你能得到这样的答案,你应该很开心,说明老师对你还是有好感的。感谢老师给你机会,然后回家准备复试。如果导师直接说“我觉得你的能力不适合学术,更适合社会实践”或者“我比较喜欢有学术经验的学生,你基础有点差,我比较担心”。如果得到这样的回复,那基本没希望了,但是感谢导师同意见你,然后赶紧去找其他适合你的老师吧。

总之,和导师交流是一个很有见识和技巧的过程。一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收集资料,整理重点,找中间关系,做足功课,做好充分准备去见导师。建议你找一个捷径,寻求一些外界的帮助,这样可以节省你很多时间,帮助你在考研最后阶段事半功倍。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门学科,勤考研特从以下三个方面为你提供梳理和分析,旨在帮助你更快的提高成绩。欢迎向158教育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