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自己的考研方向?

想读研究生,读研究生应该学什么专业?好像大部分人都选择在原来的本科读研究生。但是,我觉得这样的选择未必是正确的。个人认为,如果当初我能保送读专业的研究生,我相信我是不会去读的,因为虽然我不讨厌我的本科专业,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分配的前景也不是很好。我一定要学我喜欢的专业,前途一片光明。如果考上了研究生,我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没有什么想法。面对找工作难的局面,只是一种拖延。最终,你也难逃此劫。你必须面对现实。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夫。”在我看来,婚姻和事业是否理想对男同胞和女同胞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一般来说事业是否理想可能更重要,因为工作不如意也会影响婚姻状况。在一个早已过时的行业,你的辛苦远不如新兴行业普通人的工资。不要听那些热爱教育的辅导员,说他们的专业前景有多好。多听听同专业的学长或毕业师兄师姐的看法,他们的看法才会有真正的参考价值。现实是残酷的,会让很多人清醒过来。早点醒来对你肯定是有好处的,所以请尽早查询你的专业方向和分布。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不能说一定要学哪个专业,但是如果你对某个东西特别感兴趣,那就去学吧。那个专业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对什么都不是很感兴趣,那么我觉得你最好选择一个分布好的,相对来说你喜欢的专业。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和性格特点,然后选择那些能充分发挥你的优势而不是劣势的专业。比如你喜欢和人打交道,喜欢聊天,喜欢聚会,不喜欢待在一个房间,那么你可能适合做律师。管理或销售工作不应该是技术或R&D的工作。当然,如果只是喜欢和适合技术,最好还是做。

因为你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所以你的情绪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看法和处境的影响。因此,在选择专业时,考虑社会发展前景和职业发展前景是极其必要的。

目前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并不热衷,甚至极度反感,我还是劝你不要读研,虽然你考上这个专业相对容易。你最好把读研和职业理想联系起来,不要为了读研而读研。如果读研究生不能更接近你的职业理想,那么你的三年就接近浪费了。如果你想转到一个你认为未来更有前途或者更喜欢的职业,几乎和本科毕业时一样困难,那么还不如尽早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尽早准备考研,考上自己想学的、觉得理想的专业,哪怕学校的档次降低。

如果说本科读好学校比读好专业更重要的话,那么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的质量可能比学校的声誉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你能进入什么样的行业,而行业的质量是极其重要的。在一个没落的行业,不仅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收入通常与好行业相差很大,一定要重视!

我知道要考一个理工科之间的交叉学科不容易,但是如果你早点努力的话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以前在浙大学的是一门分布很一般的工科,不是电子,但是我的一个同学考上了电信系,一个考上了计算机系。他们之所以被录取,是因为他们在大学辅修了这两个专业,准备得很认真,所以考得很好。

如果你觉得理工科考研很难,那么我建议你考虑转法律、经济管理、新闻广告学,因为这些专业的专业壁垒很低。你不用担心过了考试就跟不上了。没听说理工科学生读本专业研究生还是会跟不上。一般都能学好,因为这些专业的东西比那些理工科的书容易。不仅如此,一旦考上这些研究生,你将拥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这将使你在求职和实际工作中占有优势。

但这几类中也有非常热门和相对不太热门的专业,比如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民法,其次是刑法、行政法、宪法学、法理学等不太热门的专业,以及招生人数较多的法学硕士。经济学有热门专业,比如金融、货币、银行,其次是金融、国际贸易,还有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等。管理学包括热门的会计、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招生较多的MBA(要求有工作经验)。

在这些专业中,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走热门专业会有好的前途,风险也相对更大,因为好专业的竞争很激烈。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能进一个好的专业,哪怕学校再差也可以考虑。当然,如果你觉得考本专业最热门的专业风险太大,那么你也可以不考这类专业最热门的专业。可以考虑这一类相对冷门的专业,风险小,毕业后前景比读原专业好很多。只要进了这个专业,读研期间最想读什么都可以学到。比如很多人很想考金融专业,但是对考金融专业研究生不是很有信心。那么可以考虑先考相对有把握的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或者产业经济学,然后在考研期间完全专心学金融。毕业的时候也可以进入金融证券行业。其他专业也是如此。以法律为例。如果你真的想做法律工作,但是又觉得考研经济法太难,那么你可以考虑考研法理学等专业或者直接考法学硕士。然后你可以在读研期间多看几本经济法的书,发几篇经济法的论文。同类别到研究生差别不大,进大企业最重要。当然,如果你对自己非常有信心,通过多问情况,充分复习,是完全有可能考上这些热门专业的。跨专业考试,在本专业排名第一的例子数不胜数。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实际情况来决定。我有一个老乡,一个高中同学,都毕业于上海某名牌大学,但是都学的很差的工科专业,工作后收入很低,所以想转专业。在没有辞职和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报考了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国际金融与金融专业。结果考了两次都没通过,就失去了信心。最后只能留在原单位。我认为他们的决定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们转专业的想法是对的,但是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总想着一劳永逸。他们不是那种总觉得自己很特别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只要能考上经管类研究生,不仅可以换工作,经管类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也比以前好很多。即使真的想进入金融领域,考上研究生后也完全可以依靠金融。

我知道很多学理工科的同学对这些“文科”专业有偏见,认为他们一无所有。这是大错特错!法律不是学的很深吗?经济管理方面是不是没有很深的学问?新闻广告不是有很深的学问吗?只要多研究这些专业的东西,你会发现任何知识都是无底的。

另一方面,如果你没有分配好你的专业,无论你学得多好,你认为它有多少知识,你都不需要它们。如果一辈子在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工作,发展机会有限,会很难受。如果你毕业后肯定想转行的话,你这门科学的专业知识大部分都是没用的。就像我的大学同学,很少有人做好本职工作。不做本职工作的人过得很滋润,还在做本职工作的人很一般,有的甚至过得很孤独。只要是分到综合科,情况一般都一样!所以,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的专业分配前景很差,那么请不要只是埋头学习!请一边读书一边看自己的未来!你理想的工作在哪里?实现这个职业理想要做哪些准备?多学习一些能为职业目标服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