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定位:清楚考研竞争力?
1.仔细分析行业形势,调查总需求。
一些行业的人才需求弹性很大,对其他行业的渗透也很强,短期内很难饱和。比如法律行业,除了司法部门,其他行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总量是巨大的。其他专业性强,边界明显的专业,总会饱和,比如外贸人才。这时候你需要对这些专业目前的缺口,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几年后是否会出现人才过剩有个大概的了解。
2.参考国外情况用发展的眼光看专业。
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各国在大致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还是表现出一些相似性。所以,发达国家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看看他们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或许会有所借鉴。比如西方的心理咨询业务如火如荼,而据相关报道,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并不比美国少,只是他们暂时没有闲钱和意识。十几年后,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所以心理学专业应该大有可为。
3.实际调查,看专业学校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校所谓的热门专业,其实是“金玉其外,根本不具备相应的师资、资金和条件,只是为了赶时髦。”比如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开设金融专业等等。这个专业,考完试学不到东西,浪费时间。
二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无论做什么,兴趣是关键。只有选择好自己的研究方向,从短期来看,考生才能把漫长的复习过程坚持到最后,从长远来看,才能在未来的研究领域或事业上有所突破。总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可能会决定他们一生从事的职业。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只有认清形势,认清自己的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才能最大化成功的机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学科门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知识体系和结构上差异很大,需要在专业课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早下定决心,早定专业,早复习,减少学科之间的距离。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四种基本的报考模式: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不同模式下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都不一样。下面王老师提醒广大考生,选择专业时要避免几个问题:
目光短浅:判断专业,就业前景好坏,是否有市场,只看当下。时光飞逝,职业者输赢更快。再过几年,从大红大紫跌到无人问津就够了。大三学生至少要大致看到研究生毕业时的专业发展趋势。从众:缺乏自知之明和判断力。很明显,理解一个法律条文需要半天时间,看到别人抢着报法,自己也要去凑热闹。急功近利:多数情况下,重大选择主要基于“功利”标准。但凡事不能过度。如果你过于急功近利,就会失去速度,因为那样会蒙蔽你的双眼,造成你专业选择的失误。
对专业的选择没有正确的认识: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个人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去什么岗位,都是非常僵化的,往往一辈子都不会动。如今,专业和就业去向之间不再有硬性的联系。学语言的去公司,学哲学的去企业,这是普遍现象。而且,事业不再专一,跳槽成了家常便饭。一项针对北京高级白领的调查显示,98%的人都有过跳槽经历,62%的人从事的是与原专业无关的工作。很多知名企业的老板都不是工商管理专业出身,相反哲学和中文的毕业生也不少。所以王老师建议:选专业不要抱着“一辈子跟着学”的想法,要放轻松。其实不管是哪个专业,关键还是要做出点名堂来。只要有成绩,其他一切物质和精神奖励都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你对考研有疑问,不知道考研中心的内容怎么总结,不了解考研报名的地方政策,点击最下方咨询官网,免费获取复习资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