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需要背那些考点,背自己不懂的细节最好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考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可以从其创造者和继承者的功绩、其阶级属性、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等不同角度来理解。
(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也包括其继承者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
试验场2马克思主义的出现
(1)客观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其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创新。
3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不断丰富和完善之外,首先是由列宁等人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2)中国* * *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点4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素养和社会理想
(1)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政治立场:以劳动人民为主体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决定的。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
(4)社会理想: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 * *资本主义社会。
(5)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①目的:为* * *生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提示:(1)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4)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内容: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④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考点1》中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内容
(1)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一种系统的、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①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谁是世界的本原;(2)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理解存在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无法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它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基础;也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4)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的意义:它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立了科学的标准。
考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起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起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物质第二,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分为不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知识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认识或完全理解,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3)除了世界的起源之外,关于世界如何存在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考点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列宁对物质的定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着客观现实的哲学范畴,是人们通过感觉而感知的。它独立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被我们的感觉所复制、拍摄和反映。”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2)理论意义:①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界限。(2)坚持动态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效地批判不可知论。③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④实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提示:(1)唯物主义有三种形式: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个或几个物理对象。它是直觉的和思辨的。(2)现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概念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2)用意识从对立统一中把握物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本质观的根本特征。
测试中心5中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起源: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本质:意识是人脑的功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形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
考点6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空。
(1)物质与运动: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②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想象不动的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想象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运动的稳定状态。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动与静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牵制,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物质运动与时空:①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是一维的;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泛性,有三个维度。②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没有物质运动就没有“纯粹”的时空,没有时空就没有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提示:一切以天时、地利、人和为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测试中心7社会的重要性
(1)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现实,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从而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2)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们寻求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活动。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测试中心8物质世界的统一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只有一个起源;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2)世界物质统一原理的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世界观。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则的现实意义:它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基于现实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9 .考点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主动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2)基本特征:①实践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物质活动。②实践是人的自觉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3)基本形式:①生产劳动实践。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处理社会关系的练习。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③科学实验。它是区别于生产实践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
提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活动,并且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10考点与人类生存实践
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基础性地位,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1)实践是一种独特的活动。②实践体现了人性的社会性。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一种客观活动。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总之,实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
11考点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分合
(1)自然是指独立于人类活动之外或不包含在人类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们在特定的物质生产基础上,相互作用,形成各种活动关系。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有客观存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人类社会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
12考点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实践把他从统一的自然中分离出来。
(2)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13考点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提示: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14考点连接的内涵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