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詹天佑这样的创新型工程师有哪些?

茅以升,江苏镇江人。高中毕业后,茅以升考上了唐山工业学院土木工程系。唐山路矿1916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去美国读研究生,9月出发去康奈尔大学。谁知学校的报名处主任得意地说:“中国唐山没听说过这个学校,必须通过考试才能报名。”。经过考试,茅以升成绩优异,于是报考了桥梁专业的研究生。从此唐山路矿学校被保送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的毕业生免试。茅以升于1917获得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于1919获得美国加里·李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桥梁力学的二次应力”,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所以获得了嘉里吉理工学院颁发的科研金质奖章。1919 65438+2月,24岁的茅以升毅然回国。他是交通大学唐山学院的教授。茅以升说:“回顾我的学习生活,这14年的努力就像是在建桥,为我的人生筑起了坚实的桥墩。”茅以升回国后,先后担任唐山工业学院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工科教授兼主任、河海工业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工学院校长兼教授、江苏水利局局长、交通部中国桥梁总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中国北方交通大学校长。1933至1937年,茅以升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主任,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兼具公路和铁路功能的现代化桥梁——“钱塘江大桥”。他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运法”解决桥梁建设中的技术难题。从此,茅以升的足迹遍布全国,他的名字也随着新建的大桥留在了全国各地。经过五年的努力,茅以升终于建成了现代钱塘江大桥。记者采访茅以升时,他说:“从1919 12,我回国服务社会。64年的征程中,我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事,就是主持钱塘江大桥的建设。”

从1955到1957,茅以升是武汉长江大桥技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接受了修建中国第一座跨长江大桥的任务。1955年9月,大桥正式开工,于1957年9月25日竣工,比计划提前两年。1957 10 6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举行通车仪式。这座桥是茅以升设计的,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桁桥。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下层为铁路桥,桥宽18m。主桥长1155.5米,总长1670。4米连同公路两端引桥。大桥连接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成为贯穿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将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保证了中国南北铁路和公路网的一体化。

65438年至0958年在京修建人民大会堂时,周恩来总理指出:“需要茅以升签字保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茅以升非常信任,茅以升对党的工作极其负责。他对人民大会堂的结构设计做了全面的审核和核算,最后签了字。

茅以升一生学桥、筑桥、写桥。在中外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中国桥梁——从古至今》(日文、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著有《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作品选》(一、二)、《茅以升作品集》。

茅以升,解放后铁道研究所所长,铁道学院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自1954起,先后当选为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7 10,茅以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产党。茅以升为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89 165438+10月12死亡。

吕彦直[1894-1929],字钟毅,别号谷雨。中国现代杰出建筑师。山东东平县东平镇嘉宝村人,1894天津人。他早年丧父,酷爱绘画。从65438年到0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他和他的妹妹在巴黎生活了几年。他经常参观卢浮宫博物馆,热爱绘画和雕塑。回国后,我去北京武成学校学习中文。1911-1913清华美院留学美国预科部。1913-1918被北京政府派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工程(先读电子系,后读建筑)。1918-1921年担任美国建筑师墨菲的助理。吕彦直曾承担北京燕京大学和南京金陵大学的建筑设计,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现代建筑,初露锋芒。

1921—1925 9月回国后,先与郭、在上海东南建筑公司工作,设计上海银行公会等大型建筑工程的设计,后独立创办延吉建筑事务所。这一时期,他的建筑设计大多是小巧舒适的花园式住宅,但他一直在研究中国古典建筑,试图融合中西建筑艺术的精华,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当年5月,总理葬礼筹备委员会向海内外征集中山陵的设计图案挂奖,在海内外建筑师和艺术家中引起轰动,很多人报名申请。当时,吕彦直还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年轻建筑师,但他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毅然报名,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同台竞技,最终一举夺得一等奖。吕彦直设计了中山陵的设计,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建筑的精神,庄重、简约、创新。它的所有平面图都是警钟的形状,蕴含着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的寓意,因此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1925年9月至1929年3月,被孙中山先生葬礼筹备委员会聘为陵墓建筑师。接受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总理墓地工程特别委员。他潜心研究,精心构思中山陵的设计,在国内具有鲜明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截止到9月底,15,筹备委员会已经收到了40多份来自中外建筑师的设计图案的申请。经过评选委员会和中外专家顾问的评选,吕彦直设计的图案名列第一,获得2500元奖金。中山陵家属代表和筹委会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吕彦直的设计,决定聘请他担任中山陵的建筑工程师,期限为两个月,完成详细的工程图纸。吕彦直被聘用后,他去南京进行了实地考察,以绘制项目的所有细节。65438+年2月,上海姚辛集建筑厂中标,中山陵建设开始。

当南京中山陵的建设达到高潮时,吕彦直承担了广州越秀山孙中山纪念馆和孙中山纪念碑的建筑设计。他设计的两个建筑设计因构思独特、水平高而入选一等奖。图案选定后,受“广州市孙中山纪念建筑委员会”委托,主持孙中山纪念馆和孙中山纪念碑的设计工作。

李仪祉是著名的水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水利建设的开拓者。中国水利高等学校的创办人、陕西近代水利的创始人、近代黄河科学治理的先驱,主张黄河上中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只注重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推进了我国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战略。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南京工程学院和一批高等院校,为中国水利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并亲自领导修建了京、卫、罗、梅等陕西四大灌溉渠,树立了中国近代灌溉工程的典范,为中国水利事业特别是造福陕西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