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组如何有效地为GMAT会议做准备?

其实从我考gmat,申请到拿到offer,已经过去半年了。最近主动帮忙今年应聘的童鞋辅导gmat,修改文档,扮演贴心gg的角色。。。发现很多在职狗童鞋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每周80+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有效复习gmat。因为版里的大部分经验都来自能全职工作或者不忙,每天能抽出点时间学习的人。他们无法理解商务狗和加班狗上班一个小时还在骂方遒,下一个小时就要从国茂、金融街、机场飞到考场的痛苦。。。所以打算分享一下自己在高强度工作下如何复习的经验和走的弯路,也算是给同样工作后忙的像狗一样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0本条适用于对象。

本文的应用对象主要针对工作强度较高的工作犬(如咨询、投行犬)。。。),基本不可能每天花固定的时间复习或者有效的时间少于1小时。对于工作不太忙,每天能抽出固定时间复习或者全职复习的人,不建议参考这篇文章。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光盘上有很多好的资料和经验可以参考。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和时间,我相信你会得到理想的结果。

1 SC复习工具-正确句子

对于靠战术暴力解决考试的效果(包括但不限于gmat),我还是心存疑虑。如果CR还能通过暴力刷出所谓的“问题的感觉”,那么SC就很难通过暴力刷出所谓的感觉了。很多人说SC考语义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不否认。但是我非常反对在基础还不扎实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棘手的问题tricky上,这是一个侧重于语义的问题。因为众所周知,gmat是适应性考试。如果连考点明确的题都做不对,就穿不上高分裤,看不到这些刁钻的题。记得高考前高三数学老师跟我们说,如果高考最后一道题没有思路,就不要死记硬背了,花时间检查前面的题,保证会做对。也是基于这样的策略,最终我们高三班的高考数学平均分是135+。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考试,但我认为所有考试的备考最重要的思路是抓基础,解难题。

如果说gmat是理科综合考试,那么CR更像是物理,需要你去理解和改变思维,而SC更像是化学和生物,需要在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者游戏规则)下去理解和应用。比如复习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SC的知识点只适用于GMAT SC体系。我辅导的童鞋点评也反映了这个问题。有童鞋告诉我,CR属于那种复习一段时间就能基本保持正确率的,但是如果SC不练一段时间再捡起来,正确率是很可怕的。其实也反映了两部分在思维和应用上的差异。

基于SC等学科特点,考前阅读知识点,“临时抱佛脚”其实是很有用的。从我自己的复习和考试来看,prep07 08的一些知识点和考察角度其实已经过时了。现阶段在SC的复习下,对OG的把握其实是最有效的,OG也是目前市面上所有题目中最接近真题的复习资料。

但是对于一个每天忙于工作的工作犬来说,考前基本不可能再做og来复习知识点,更不用说一条一条的读SC台词。所以我在自己复习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可以在考前快速复习SC知识点的利器——正确的句子。这里说的正确的句子,并不是把正确的句子放在适当的位置再读一遍。这种方法基本不会有什么效果。而是在你平时做完题后,对比选项,找出考点,通过对正确的句子进行着色、加粗、添加注释,整理出一份真正有效的复习材料。下面是一个列表:

这是OG13中57题的正确句子。这里:

都来自...或from均标为黄色,表示此题有误。这两个选项在错误上是平行的。

并以绿色标注,下方标注,表示有选项测试是否用And作并列或最伴随状语。

be formed from是用蓝色标注并注释的,知道这里有固定搭配。

这样复习OG140正确句子,基本可以达到和再做一遍OG一样的复习知识点的效果,而且不到两个小时。

2时间挤压武器-Surface Pro 4

首先声明,我真的不是微软派来的拖油瓶。。。。Surface pro4只是我要说的利器的代表,所有平板手写笔的二合一平板都符合这个规律。

俗话说,时间就像XX,总会有拥挤的时候。虽然很黄很暴力,但其实并不粗糙。很多投行狗和咨询狗一周工作100小时。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达到类似于《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姑娘使用冷玉床的效果,即使用后,你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练好内功,这样你就可以用比别人少得多的时间兼顾复习,gmat复习中的“冷玉床”就是表面。

在复习gmat的初级阶段,可以说要看一遍OG,这种阅读不是随便做的,但至少要对错题、部分问题甚至所有题的错选项进行分析,并做相应的笔记。从这个角度来说,OG的纸质版是必要的,因为你用电脑在OG的pdf文件上做黄标和批注,远没有它方便快捷。没有固定复习时间的人,基本不可能每天都复习纸质资料,因为你抽不出一个小时,坐在办公桌前,关掉手机拿出OG砖,默默告诉自己,好吧,这一个小时我要看OG。你可以想象在等客户的间隙或者在演示之前或者会议很无聊的时候拿出一个砖头一样的OG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是啊,房东都搞定了。。。

楼主下班很少用背包,基本标配就是一个便携公文包,里面有电脑和一些文件。但是为了腾出时间复习OG,随时把OG砖装进包里,lz先买了一个背包,从那以后就标配了这个OG砖和一些纸质的备考资料,开始了背包上班出差的生活。那段时间经常飞北京上海,基本上连空乘都知道我在复习gmat。。。。煎熬了半个月,我的背包。。。它坏了。。。(在这里,我要认真吐槽一个F爆包的质量。。。。)。记得大学的时候,我用四个空蛋壳做承重实验。最后我放了一堆书,在蛋壳破裂之前加了一本书《座右铭》。当时我说“座右铭”就是权力。后来想到自己的gmat复习,不禁觉得“OG”就是力量。。。。后来才知道有surface pro4这种东西,和macbook差不多大,重量也差不多,但是比macbook好的地方是可以用手写笔,也就是你可以在OG PDF版本上写字画画(drawboard pdf真的是田字格场为surface推出的良心软件。。。),基本能玩到纸质版og的所有功能。而且还有一个好东西,以前不能用来复习og。比如你不能把纸质版的og搬出会议去听别人的报告,但是使用surface之后,这个时候你可以假装认真做笔记,实际复习gmat。。。。

使用surface pro后,抓住零碎时间复习是非常容易的。出门不用背OG砖,身心真的很解脱。有一段时间,我专门做了一个复习记录,一天12小时的办公时间,我能挤出***3小时的复习时间。

3关于是否报培训班。

工作后接触了很多有孩子的同事,才发现在中国,无论家庭水平如何,花在孩子教育上的钱真的不含糊。这也造成了国内教育行业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学教授的收入不可能超过一个高中老师或者英语培训老师。这和我所了解的美国教育完全相反。我自己在复习的时候没有也从来没有想过报培训班,身边考试得分的朋友也基本没见过报培训班的。我了解了一些培训课程,因为我现在志愿帮助辅导一个朋友的gmat。现在一个高端培训班的培训费都上万了。这个我不想说太多。我只是想通过这些机构的宣传案例来分析一个CR话题:XXX是现在培训机构普遍的宣传方式,经过我们的培训,我得到了7XX的分数。好了,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逻辑链的缺口:

(1)XXX培训后得了7XX分,那么一定是培训导致XXX得了7XX分?——七宗罪的关联不等于因果。

(2)在该培训机构中,学员获得7XX分的比例是多少?这个比例在自学的人群中会更高吗?

欢迎大家继续脑补。你会发现gmat逻辑真的是一门很聪明的学科~

4关于心态

这是我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我最想说的部分。gmat考的好不好,MBA申请的好不好,无非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但是心态真的会伴随你一生,做你所有的决定。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人都经历过分数选拔的教育模式,很容易用一个标杆去固定衡量一切。比如申请的时候一个gmat770经常被网友定位在M7,S16有保障。但一次申请下来,我至少能举出10个gmat高但申请不理想的例子。最近一直在接触今年申请的童鞋。感觉很多人不管是备考还是写作文,心态都特别不好。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横向比较型,感觉同龄的人要么早就读完了,要么早就结婚生子了,而自己还在读书的第一线挣扎,很渣,很弱,很悲剧;另一类是垂直的唯一出路。感觉读了MBA分分钟就能成为人生赢家,不读就是矮子。而且我真的觉得发展的道路从来都是多元化的,真的没有必要像考试一样量化一个分数或者尺度来区分高低。MBA不一定比厨师的生活更幸福,或者用经济学的话说,更有效。在我看来,能在能力范围内走自己最擅长最幸福的路,你就是最棒的。

最后,我想分享布兰妮在拉斯维加斯演唱会上最喜欢的一句话:永远不要失去梦想的激情。翻译成中文,可以说还是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祝你们都能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