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背诵考研专业课

在专业课的背诵阶段,我们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专业课太多了,背不完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稍微说一下人大社会学考研的情况。也许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就足够自我安慰了。

人大社会学专业和人类学、人口学、老年学、民族学在一张纸上,初试考任何一个专业都要背其他专业的书。同时,NPC社会学没有官方指定教材,但是学长学姐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NPC社会学期末考试至少要背10本书,而我当时背的教材大概是15本。

所以我们要比考研多背专业书,总会有人背的比我们多,总会有人背的比我们少这就像站在某个梯子上。当你向上看的时候,总会有一群人在你上面,当你向下看的时候,总会有一群人在你下面。只有直视自己所在的阶梯,才能看清自己所在的位置,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

先理清一些专业课背诵的问题:

1.什么时候背专业课最好?

在考研过程中,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从准备考研开始到结束,什么时候背合适,一个是开始背专业课,什么时候每天背合适。

关于第一个时间节点,我建议从9月份开始上专业课。因为我自己使用这套背书方式很熟练,背书速度也比较快,所以从6月5438+065438+10月开始在考研背书。不过对于刚接触这套背书方式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有一个适应磨合期的方法,所以提前一段时间开始比较合适。

关于第二个时间节点,我建议一天的上午8:00 ~ 11:00或者晚上7:00 ~ 10:30用于背书,其他时间用于复习其他科目。这两个时间段是我们大多数人背书的黄金时间段,但是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不一样,要看哪个时间段有效率。

2.专业课要背什么?

在背诵专业课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分清主次,一定要“牵着牛鼻子走”。很多专业课的知识点,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里都没有被质疑过。你今年会参加考试吗?我不敢保证命题人100%不会出一道题,但我至少有90%的把握它今年不会考。那么,专业课要背什么呢?

首先,背书的重点是背诵近十年来常被问到的章节(注意重点章节而不是考过的具体知识点,因为有些学校原则上不允许3到5年内重复命题,但总会有一些例外,比如人大社会学,有时会重复一些特别重要的知识点)。

其次,背书的二次重点是今年一些与本门学科密切相关、可能会出题的热门考点(每年考研机构都会在考前专门制作专业课的模拟试卷,从中可以一窥当年的热点话题),尤其是每年各学科召开的重要学术会议的题目和与本门学科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各高校研究生课程写论文的老师所关注的,所以要多了解,做好积累。

最后,背书的非重点是平时不考的知识点,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背的(注意一本教材不能超过10个知识点,单词太多会变成整本书背诵,不仅浪费了背诵的黄金时间,还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

3.专业课是先理解再背还是先背再理解?

专业课之所以叫专业课,主要是因为它的“专业”。如果没有充分理解自己学科的专有名词和人们的思想,在背书的时候就不会有很多奇思妙想,也无法形成所谓的“自己的见解”,最后可能真的是“死记硬背”。当然,如果有些知识点查卷子、看资料、咨询老师同学都理解不了,那你也不用浪费时间,直接背就行了。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最后的建议是:9月底之前,尽量使用可理解的记忆;一旦进入10月份,我们就没有时间去纠结这个知识点“到底懂不懂”,直接记在脑子里,只要能在考场上写出来就行。

4.一门专业课能真正理解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目前应该很少有人给出标准答案,因为“理解”的边界问题因人而异,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但是,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有两种可能的标准:

一种是来自阅读,看到书中某个知识点,可以马上举出要点或例子来论证该知识点;

另一种是当你拿到一道题(不管是试题还是模拟题,简答题还是论述题)时,你能立刻想到这道题的考点,并在脑海中迅速形成答案(答案至少要接近标准答案的要点),这样至少能说明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足以应付考试。

第二,培养一些背诵专业课的意识:

1,“命题者的设问意识”

我们的祖先曾经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你连提议者可能会从哪些角度出题都不知道,那你只会事倍功半。无论是在阅读还是背书的过程中,我们都要思考“如果我是出题的人,我会怎么考这个知识点?”?怎么挖个洞让学生跳进去?“当这种‘提出问题的意识’培养出来后,答题时如何组织命题人想要的答案的问题就解决了。图书馆“熟记于心,不记于心”

一本书读一百遍,你就会明白你的意思。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一句话。在研究生课程的背诵中,有很多人敢背一两遍书就上考场,也有很多人把书背了七八遍才上考场。关键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一直相信,同一本书背一遍和背五遍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背的次数越多,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就会越深。同时,当你真正上考场考研的时候,留给你回忆知识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与其慌慌张张上考场,不如平时多下点功夫。

2.“勤写意识”

对此,有两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文笔”,“千里眼不如一只手”。在平时的考研过程中,无论是看书还是处于背书状态,都一定不能吝啬自己的笔墨。看书的时候,有一些好的想法,好的文献,一定要及时补充,形成标准答案之外的答案。我一般会在考试的时候同时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向老师证明我比别人多的东西(你必须尽力打动老师,才能拿高分)。一旦进入签注状态,还必须保证手边随时有空白稿纸或A4纸。我在二战冲刺阶段的时候,每天至少用15稿。

3、“重复记忆的意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这是我们老祖宗说的。什么是“回顾过去”?简单来说,就是复习复习。我承认,确实有很多“神”是过目不忘的,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最有效的记忆方式就是不断重复。当我们把一个点背十遍八遍的时候,相信就很难再忘记了。

三、避免背诵专业课的一些误区:

1,“背每一个字”

在大部分学科的阅卷评分规则中,都会有一条“答对要点就能得分”的规定。我们通常所说的“踩点拿分”,其实就是踩要点,完全没有必要逐字逐句背完全书(记忆力超强的除外)。当然,像法学这样的学科,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用到法律,这自然是另一回事了。

2.“过分追求完美”

想象一下,我们把专业课的书或者笔记背得很完美。你能在试卷上写一个标准答案吗?正是因为我们不能完美的写出标准答案,只能努力接近标准答案,所以才会在评分规则中加入“有道理就够了”的规则。所以,不要想着把什么都背得完整完美。有时候,要给自己留一个空隙,节省时间,尽量多记知识点。

3.“代言计划是僵化的。

当我们长时间重复做同一件事时,会感到“累”,这是由人的生理机能决定的。很多同学在背的时候会制定背书计划,我也不反对,因为我也会在用背书法背的时候给自己设定每天的任务,但是我必须指出,我们制定的背书计划一定要有弹性。比如今天早上,我就背了两章的内容。下午又要复习一遍,脑子有点乱。这时候可以灵活调整,要么给自己放个短假让大脑休息一下,要么学习其他科目。总之,我在背书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大脑一直是清醒高效的。

四、本专业课背诵方法的基本步骤:

1,通读全书,勾勒三级重点。

以前看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帖,都是强调一本书的目录。为什么一本书的目录很重要?因为它包含了我们这本书的框架,而且总目录会把书的内容呈现到三级标题。但一个相应的问题是,书的正文会有三级标题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所有教材编写者都必须考虑文中段落与句子之间的逻辑。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勾画三级重点的时候,一定不能把整本书都放在画的旁边,一定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尽可能把地方勾画的短一些(尽可能把名词、动词或者短句都勾画出来),同一段落勾画的相同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另一个就是勾画出来的东西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如何尽可能方便自己记忆的画,不拘泥于原来的知识点,最后看到自己画的地方可以快速串联起来。

2、通读题干,做好频次统计。

考研考题的作用不是给我们造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通过一套考题来把握命题人的思路和重点。做频率表主要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抓住哪些章节是题的重点,二是可以帮助我们在后期制定科学细致的背诵任务。制作频率表有两个主要步骤:

先把历年试题中的考点总结到课本或笔记中相应章节的前面。如果书上考点太多,可以用贴纸贴在书上。

二、将试题的所有考点整理到书的相应章节后,在Excel表格中画出历年试题的考试频率统计图(如果不知道怎么做直方图,可以自己做)。

3.认真阅读全书,总结考点。

这是使用这种背诵方法最关键的部分。以社会研究方法为例。书是613页,但是在最后阶段,我把它量化成了13个考点,这些13个考点让我把书上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我们可以先看图,再分解。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详细说明:首先,无论多厚的一本书,总结最好不要超过25点。量化考点的目的不是增加记忆负担,而是减轻背诵的心理压力。其次,总结一本书的要点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有时候一次总结20分也不全对。一些熟练的知识点可能需要在后期的背诵过程中进行融合,这样你总结的点会更少,但是记住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最后,总结这些考点的过程是从宏观到微观,做题的过程是从微观到宏观。所以我们这种以大抓小的做法是符合我们平时的学习规律和记忆特点的,所谓的思维导图其实也不过如此。

4、根据考点,凭记忆背诵关键词。

完成以上三步,我们对一本书可能的方向和重点有了清晰的认识,然后就可以进入我们最后的听写阶段了。其实在这个阶段我是把关键词记忆法和位置记忆法结合起来的,因为我们勾画的三级重点大部分都是关键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的地方正好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记忆位置。

这里也有几点需要强调:

【1】字丑不要紧,自己认识就行,但是听写速度一定要快(可以训练自己对知识点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

【2】不要整段背,只要背关键词就行(因为背关键词的时候很多段落已经在大脑中呈现过了);

【3】背完一个知识点后,在上面打勾,在下面不熟练的知识点下画线,下次重点背,这样你会慢慢熟悉所有知识点;

(4)严格定义任务,控制时间,量化的目的是细化背诵任务。一般来说,完整的半天(4个小时)一轮至少要背5~10分,这样一本书最多三四个半天就能背完,第二轮可能最多两个半天,然后四五轮默写一本书就要1~2个小时。

五、本专业课背诵方法的注意事项:

1,同一本书的背诵前置不宜过长,3~7天为宜。

2,背了两遍你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要继续反复推。前期一定要保证每5到7天重复一次同一个知识点,后期背诵和默写的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3.同时也不能忽视答题思路的训练。背书的过程其实就是答题的过程。

4.背书的时候手边一定要有空白的稿纸或者A4纸,一定要手写,而不是简单的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