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安慰自己。

我从来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诗集,包括海子和顾城,但我逐字逐句地读过丁维刚的《安慰》这本书。互相欣赏,维根写的不仅仅是他,还有我,一群和我们一样的人。

我和魏刚是普通同学。我在二班,魏刚在六班。后来六班解散了。魏刚到了三班还是四班?我忘了。虽然是老乡,也是同学,但彼此并不熟悉。那时候,我们还只是同学和少年,而污垢就在万户侯。简直是初生牛犊,胡子拉碴的剑,桀骜不驯,清高自负。它更是蛰人,尖刺高高耸立,活在狭小的自我世界里。毕业后,魏刚在北顺,我在南屿。两条沟相隔很远,没有交集。连转几圈的风都带不走对方的消息。1917年,我加入县作协后,我和魏钢参加了几次活动,喝了几杯酒才认识。

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想洁身自好都难!大多数学生都变了,但魏刚没有变。运动鞋,牛仔裤,一件黑色西装,叉着,短发垂在头皮上,歪着头靠在肩膀上。黑脸,白牙,黑框眼镜,硬邦邦的眼神带着一点忧郁,一点娇羞,一点柔情。不爱说话的魏钢看起来像个诗人——像海子顾城那样的诗人。

魏刚微信发的诗我几乎都看了。我在其中一首诗的后面评论道:“如果把半根骨头插进地球深处,那是坚硬、诚实和坦率与黑暗,直击灵魂。”这是我的真实感受。魏钢的诗是春天里的一株枯萎的草,巍然挺立,独自伫立。微信阅读是碎片化的,只能窥见冰山一角。当我拿着这本厚厚的《告慰》把文字系统全面地揉一揉,才真正走进了魏钢的精神世界,踏着魏钢的脚步,回望自己的身世。

2003年,我带着青春,带着憧憬,带着傲气步入社会。我很自豪。我是村里第一个靠读书跳出农场大门的人。魏钢这一时期的诗歌,明快清新,有青春,有理想,有奋斗,有未来。晚春绚烂的黄、绿、红错落有致;《夏天》中的雨,弥漫着清新;七夕之夜,“我默念/一个人的名字”(《七夕》);半夜“一个露珠梦/正在成形”(《子夜》);那时候我幻想着我会遇到一个好女人/面桃花(那时候)。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个社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最初的热情平静下来后,出身低、文凭低、贫穷都成了我面前不可逾越的现实。学生各显神通,有的学习,有的考研,还有直接跳槽的关系。我知道自己的处境,生计第一。我没有挣扎,把稿子锁了起来,带着愤怒,举起了一条蝎子般的毒尾巴。就像瑞强说的“既然夹着尾巴做人难,那我就只能把尾巴翘起来,当作一面旗帜。”我们在魏钢的诗中有所体现。“我不信神/我不在乎人间鬼神”(《那时》);“有时候真的很烦,很生气/真的很想踩人”(无题)。有过理想,有过不忘的远方的呼唤。就像辛弃疾,只是喝醉了之后,拿着戟来了,在战场上指挥军队。

纪在《简单,对付复杂世界的利器》中说:“生活在世俗的世界里,生活的压力大,竞争激烈,人际关系错综复杂...都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复杂性是一个混乱而严峻的客观事实。”借钱,买房,找对象,结婚,生子,升职,转学。“不要再去想远方/当钟声即将敲响/终于变得心甘情愿”和“尽你最大的努力爱上这个漂浮的世界/和油腻的闲逛”(亡者之书)。08年贷款买房,09年贷款结婚生子,12年考教师资格证,14年贷款买车,然后生了二胎...我每个月都省吃俭用,拆东墙补西墙。一步一步,我进入了油腻的中年。魏钢在诗歌中开始关注这种熙熙攘攘的现实生活。

“没有故乡的诗人是可疑的。”这是高垲说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家园永远是20年前鲁迅故乡闰土初来时的样子,但现实中,20年后遥远的故乡已成了荒凉衰败的模样。房子在倒塌,土地在贫瘠,商圈在消失,亲人在生病,父母在衰老,年轻一代在走向城市...用王元教授的话来说,魏钢的诗表达的是“农村的艰难”,表现的是草木繁盛之下的苍凉与苦难。荒山、空村、干涸的河流、咆哮的寒风、三五座孤坟聚在一起、老婆婆等着女儿年底回家、疯邻居黑虎的女人跟别人跑了、裸体疯女人被遗弃在槐树街、孝义、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伤痕累累的生命,不仅在受苦,而且在无情地死去。“只有夕阳/被西山拖进来(《一校黄昏》)”;“在它的摸索下,夜/越来越深,越来越无边”(《山村一盏灯》);深秋,艾草枯萎凋零,日夜枯死;赤峰梁、沙石坡、毛尖、酸鸡湾正在消失;马的女人成了坟墓;故乡的野草,“它们只是在等待/静静地等待/还没在这里睡的人”(故乡的坟墓)...

冬天、黑夜、坟墓、死亡、葬礼,各种阴森、阴郁的意象交织、交织,构成了魏钢诗意的家园。馨子老师在序言中写道:“丁维刚的诗隐忍而低靡,字里行间总有一种艾蒿的悲凉气息。”从这一时期魏钢的诗来看,几乎看不到光明和未来。

“我看东西,所以一切都是我的颜色。”诗是感情的外在形象。不知道魏刚这段时间经历了什么。我在全世界爬来爬去,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无聊的日子。我年迈的父母,我在山里的妻子,我幼小的孩子……我无能为力。我一直坚持的努力、善良、正直、才华,不仅给我带来了荣耀,也让我成为了别人眼中幼稚的异类。刘猛在《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中说:“当正义长期得不到伸张,当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同情,荒谬就变成了真理。”在这个社会,金钱和官位成了评价的标尺。认知的错位已经让我情绪低落,心如枯树。我不再练字,不再谈论文学。我开始抽烟,喝酒,打牌,看电影,吹牛,说假话,说黄色笑话,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春风得意。当我从醉梦中醒来的时候,我后悔了,自责了,觉得自己说的话庸俗可笑。这还是我吗?我开始感到焦虑和失眠。黑暗中,孤独像一只潜伏已久的猛兽,从四面八方涌向我。这种孤独,如秋烟,散落在魏钢诗歌的角落里。虽然安静平和,却让人衰弱。冬天,“整个事件我一个人”(《站在一棵树旁》);星空下,“那个孤独的人”是风吹向大地的星星;“我来到这里/只是吓走了一只孤独的大鸟/从悬崖上”(张家口碉堡里的小庙);“石头会集体孤独死去/我会在他们身边/坐下”(《我不会告诉你》)...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一种孤独的光泽——生铁般的黑色深不见底的孤独,它淹没了魏钢。

孤独是因为空虚,空虚是因为失落。

我害怕这种孤独。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心里空荡荡的,有种想家的感觉。开始爱上出门,去过青海,青岛,北京,成都,陇南,宁夏。

“他是在飞行中寻找,还是在搜索中寻找新的内心领地?”馨子老师一针见血。然而,无论是在大昭寺、腊戌寺、朝天门,还是重庆的大街小巷、金刀峡、磁器口,魏刚总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显得孤独。走过竹林,穿过峡谷,看着池边碧波荡漾,和猴子嬉戏,这一切都是“身体疲劳的错觉”(金刀峡)。在拉绍寺,“看到一切突然觉得空虚/总觉得虚无/总觉得/心里隐隐作痛/早就死了的人”(无量之地)。坐在梅园的山坡上,只觉得“我渺小如尘/除了坐什么都不会”(“不要跟着他们”)。在陌生的山和陌生的水,没有能容纳灵魂的天堂。孤独的魏钢放下手中的笔,一头扎进无边的虚无,走向可怕的抑郁深渊。

精神生活的苍凉,认知的错位,灵魂与现实的错位,让我们一群人成了迷失在红尘中的疲惫客人。我是谁?“我只是一个来了或走了的人”(在瓷口中),“我在一段甜蜜的过去里几乎虚度了一生”(病85),“看来我也是我们村里的一个傻子”(“我常夸我们村”),“但我在寻找/匆匆寻找什么”(“是什么?”

我们要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找到储存灵魂的载体,找回迷失的自我,做现代文明的拾荒者。

蒋勋说:“文学是照进现实的光,架起了世界与心灵的桥梁,成就了更丰富的自我。”17岁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年。在瑞强一次次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拿起了放下十五年的笔,开通了我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第一篇写完后,想起了王一生在《棋王》里的话:“妈妈,我儿子今天懂事了。人活着需要一些东西。”在县城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文学朋友们抱团取暖,互相安慰。用文字呼吸,我快乐而陶醉,忘记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

文学成了我灵魂的栖息地。

“我经常在我们的河湾或山上坐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当我坐着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感觉自己是一个很模糊的人!一个老师?写诗的人?还是一个随时可能倒下的人?但是我不知道我会去哪里?”这是魏钢在慰灵座谈会上的自述。正当魏钢困惑地思考时,馨子老师打来电话,鼓励魏钢继续写诗。拿起笔的魏钢,放低身份,放低姿态,正视自己,关注最底层最本真的东西,通过乡村和学校,记录自己的心情。诗歌丰富了魏刚的生活,抚慰了魏刚的心灵,照亮了魏刚的未来。光和爱,以及他们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东西,一点一滴地渗透进了魏刚的精神世界。患抑郁症的人,虽然“走路让自己觉得难过”(给朋友的信),“不必避开人群/在黑暗的角落里悄悄哭泣”(长烈寺),情歌“有很多种打开了心结的花”(病20),下午“采一束野花,想起一个心爱的姑娘。”我们越来越像犬儒主义者/但我们越来越妥协于这个世界(《致战争的祝福》),魏钢知道,“路过的人/不再是路人”(《病中的97》)...

"生活毫无意义,但你必须为它确立一个意义。"毕淑敏说得很清楚。夸父知道他追不上太阳,但他的意义在于赶上。来的时候还是顺着风走比较好。人生就是一个失去、寻找、追赶的过程。我们要遵从自己的初心,做沟里仰望星空的人。

这本书《安慰》让魏钢找到了自己;这本书《安慰》让我回首往事。

前段时间和魏刚去参加一个文艺活动。魏刚告诉我,他要写一组关于春天的诗,赞美二十种植物。他说这话的时候,春天的阳光正慢慢落下,带着油菜花的金黄香味...

这条路,我们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