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较好的青海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一、青海大学王牌专业介绍国家特色专业:化工技术、草业科学、藏医药、预防医学、资源勘查工程、经济学。

青海省重点建设学科

世界级学科建设学科:生态学

国家重点学科(含栽培):内科学(高原医学)、作物遗传育种。

省级重点学科: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藏医、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园艺、区域经济学等。

二、青海大学简介

青海大学位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宁。学校前身为青海理工学院,创建于1958。1960 165438+10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组建青海大学,文革初期撤销。1971,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工业、农业两大学科。1988恢复青海大学。1997 10,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1,青海农林科学院,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调入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海大学。

60年的拼搏,60年的付出,学校书写了一部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开拓史。目前已发展成为工、农、医、管四大学科和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自2001以来,清华大学等四所知名高校先后资助青海大学。2004年成为青海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省属大学”,2008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2012年入选全国14高校,提升综合实力;2016年成为首批100所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学校;2017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并于2018成为教育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建”。

学校占地3000多亩,建筑面积65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4亿元;图书馆藏书654.38+0.67万册。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生1.5万人,全日制本科生2万人。学校现有教职工4615人,其中医学和专任研究人员2565人,专任教师146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329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87%。

学校拥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16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硕士学位授权领域,6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教学团队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精品计划9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有1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实验室(中心)、1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国宇华宇VR世界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1,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

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外专1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20人入选国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31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国家创新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奖、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等11人,国家级、省级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家30余人,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有109人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9个团队项目,160多人入选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和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6科研团队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设置与国家和青海省重点推进的三江生态保护、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等传统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密切相关。在三江生态保护、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药、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五年来,学校共获得科研项目1,408项,其中国家R&D重点项目4项,科研经费总额近7亿元,取得成果578项,其中国际先进项目1项,国际先进项目61项,新品种40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青海省科技重大贡献奖3项,青海省科技进步31奖,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奖8项。在国内外各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192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学校坚持开放,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清华大学、西北A&F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省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署交流合作协议,加入青海-犹他州科技创新联盟,启动新一轮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合作项目,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秉承“向昆仑山学习,向江河学习”的校训,弘扬“五专”精神,以德育为根本,以支持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