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穿孔护理考研

多数胆囊炎的发生是因为胆囊内有结石,堵塞了胆囊管,使胆汁排出不畅,进而发生细菌感染,形成胆囊炎。还有一些患者,胆囊内没有结石,细菌从肠道或从血液循环进入胆囊,形成胆囊炎。胆囊炎患者由于胆汁成分和胆汁浓度的改变,以细菌和炎症坏死物质为核心,容易发生胆结石,所以胆囊炎和胆结石常并存。

为什么胆囊容易发炎?

(1)胆囊是胆囊管末端膨大的部分,可容纳30 ~ 60 ml的胆汁。胆汁通过胆囊管进出胆囊。胆囊管长度约3 ~ 4 cm,直径2 ~ 3 mm,胆囊管内粘膜形成5 ~ 7个螺旋皱襞,使管腔变窄,容易使胆结石和寄生虫嵌入胆囊管。包埋后胆囊内的胆汁无法排出,使多余的胆汁在胆囊内堆积,停留时间长,过于集中,直接刺激胆囊黏膜,引起炎症。

(2)供应胆囊营养的血管是终末动脉。当胆囊出口堵塞时,胆囊粘膜继续分泌粘液,使胆囊扩张积水,胆囊壁上的血管因此受压而缺血坏死。胆囊缺血时,胆囊的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生长繁殖,趁机活动而引起胆囊炎。

(3)由于胆囊具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的功能,所以胆囊与胆汁的接触时间比其他胆管长,接触的胆汁浓度也高。此时人的胆管内有细菌,就会发生感染,形成胆囊炎的几率当然会增加。

手术对胆囊炎有什么影响?

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全球每年有数百万患者要接受这种手术,但手术治疗并不是很理想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并发症,死亡率仍为0.5% ~ 3%。尤其是因为病情突然恶化而被迫接受手术的,死亡率更高。一般来说,手术的疗效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和手术的时机。年龄越大,手术时间越晚,效果越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的安全性和治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术后一般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临床上,对于有以下情况者,要及时选择手术治疗。

(1)临床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病情恶化,非手术治疗难治的患者。

(2)胆囊增大或逐渐增大,腹部压痛明显,腹肌紧张严重或胆囊坏疽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

(3)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诊断明确,治疗后腹部体征加重,腹膜刺激明显的患者。

(4)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总数在20× 109/L以上..

(5)黄疸加深,属于胆总管结石梗阻。

(6)寒战、畏寒、高热及易发生中毒休克者。

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胆囊切除术;二是胆囊造瘘术,多用于晚期患者。估计不能耐受胆囊切除术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以引流脓液或取石。一般6-8周后,病情稳定后即可进行胆囊切除术。如果全身极度虚弱,还可以放置胆囊造口术,进行长期引流。胆管造影无结石时,可切除瘘管。如诊断不确定,或合并心肺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可在确诊或全身情况好转后,再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实践表明,在发病后48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15%出现胆囊坏疽甚至穿孔。如果发病超过72小时,手术死亡率会增加,因此一旦出现手术指征,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胆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备药物有哪些?

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往往起病突然,特别是抵抗力差,或情绪低落、抑郁,或暴饮暴食或饱食后,往往出现轻度胆囊炎症状,如胸闷、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等。一次性去医院就医怎么办?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些常用的药物,一有症状就可以自己服用缓解。比如:

口服消炎药:

①诺氟沙星:每日三次空腹服用1 ~ 2粒(即0.1 ~ 0.2g)。

②红霉素:0.3g,一日4次,饭后服用。

③氯霉素:0.5g,每日4次,饭后服用。

④克林霉素:1 ~ 2粒(0.25~0.5g),一日四次。

⑤甲硝唑(甲硝唑片)每日三次,每次一片(即0.2g),饭后服用,孕妇禁用。

⑥先锋ⅳ胶囊:每次0.25~0.5g,一日四次。

利胆药:童丹、单宁、胆胰宁、胆乐、胆酸钠、胆酸等。,也应该有所保留。

发病时,可选择上述药物中的一种服用。服用前请阅读说明,以免误服。如果症状加重,应该去医院。

诊断:

早期胆囊炎:可见右胁部常痛,伴有舌苔厚而厚,红而干,脉多弦而滑,大便干结,大便小而红。这是胆热郁结,气滞血瘀,宜清利胆热,理气止痛。处方:柴胡60g,黄芩10g,旋覆花10g,姜黄6g,杏仁10g,紫苏梗10g,焦山楂、神曲、麦芽10g,槟榔10g,鸡内金65438+。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调整,减少食量,以蔬菜为主,忌食油腻之品,每天早上散步帮助消化。

急性发作:多由慢性胆囊炎转来,临床表现为右侧腹剧痛、拒按、发热、恶寒、呕吐、恶心、舌苔厚、烦躁易怒、脉红滑、便秘数日、小便溏发热。治疗方法是清胆热攻胆,加减大柴胡汤:柴胡6g,大黄3g,枳实6g。

久治不愈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仍需解除胆热,增强消化功能。沿清热调肝胆的方法如下:竹茹6 g,陈皮6g,半夏6g,蝉蜕6g,杏仁10g,莱菔子6g,焦山楂10g,鸡内金10g。

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消化功能差者,宜用益气补中、强运止痛之法,并要求其坚持体育锻炼,以配合治疗。药方:木香6克,砂仁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太子参6克,陈皮6克,竹茹6克,黄芪10克,焦麦芽10克,枳壳6克。

经常发生胆囊炎,脉细数,舌红口干,有阴伤阳亢的症状。宜用养血柔肝散木土之法:当归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蛎20g,香附10g,姜黄6g,墨旱莲65438+。

如果阴伤阳热,两脉微滑,心烦口干急躁,梦多晚上睡觉,身体消瘦,下午甚至低烧。用养血柔肝破热法时,金铃子10g,延胡索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

胆囊炎胆石症的针灸疗法有哪些?

针灸治疗胆道疾病具有解痉、镇痛、胆总管结石、抑郁、呕吐等作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

(1)体针疗法

①针灸

A.穴位:胆俞、中脘、足三里、志丹、阳陵泉。绞痛加合谷;高热加曲流池;呕吐加体内清除。

b .针刺法:选取上述2-4个穴位,深刺反复针刺,连续捻针3-5分钟,持针30分钟,每日2次。

②电针

A.穴位:右丹俞(阴极)、志丹穴、日月、太冲(阳极)。

B.方法:将针插入,然后与电针仪连接。使用可调波,强度由弱到可耐受逐渐增加,每次30分钟,每日2 ~ 3次。

③水针

A.穴位:胆俞、足三里、中脘、志丹。

B.方法:选取1 ~ 2个穴位,注射2ml当归溶液或红花溶液注入每个穴位;或5ml 10%葡萄糖溶液,针感后快速注射,1 ~ 2次,每日1次。

烟台市文登中心医院采用体针治疗胆石症219例,出院185例,占84.5%。本组185例排石者* *排石1 cm× 1 cm× 1块,其中最大4.5cm×3.5cm,最大横径3.5cm,部分患者还排出以蛔虫残渣和厨房扫帚苗为核心的结石。取点的右边,太阳,月亮,大门。对于胃脘痛、胆胀较重的患者,用阙阙透腹哀,治胆穴。进针后接电针仪通电60分钟,每天1次,疼痛剧烈者每天2次。同时口服33%硫酸镁40ml。

(2)耳针疗法

①穴位:肝、胆、脾、胃、十二指肠、神门、交感神经。

②针刺法:选取上述反应明显的2 ~ 3个穴位,重新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2次。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人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或油菜籽敷压取穴,配合猪蹄等高脂肪饮食治疗胆结石,有很好的排石效果。

如何用按摩疗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1)点穴按摩:寻找背部痛点,多在第九胸椎附近,两侧胆经穴。以点或按的方式刺激背部压痛点3 ~ 5分钟,再刺激胆经点3 ~ 5分钟。每天1次,7天为1次课程。

(2)用一指禅推或揉右胆穴、阳陵泉、右肝、胆俞、双侧太冲穴,疏肝利胆。

(3)将手掌摩擦法应用于两侧肋部。

(4)胆绞痛的穴位疗法:

疾病包括胆囊炎和胆结石。取穴:胆俞(双)。指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准,每次持续10 ~ 15分钟,疼痛酌情加重。然后用足底上下按摩此穴位30次。本组100例中,显效65例(疼痛完全缓解),有效30例,无效5例,有效率95%。另设穴位(10分钟)和空白对照组各50例,用Aloka-190超声仪检测胆囊和胆总管最大断面。结果:胆囊和胆总管分别有45例和42例收缩改变,2例和5例扩张。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 = 0.01.001)。

(5)特殊按摩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扩胸摇法(医生双手移肩,双膝抵丹俞穴,用力摇2 ~ 3次),透穴法(医生用空拳轻敲置于百会穴上的一掌背1 ~ 3次)和四指叩法(根据结石位置,仰卧,侧卧,先侧卧后侧卧,自上而下轻敲肝区3 ~ 5次。点穴法:点穴背部胆俞、肝俞、阿是穴、至阳穴;然后点击常规门、日月、鸠尾、中老、阳西、足三里、公孙、太冲、徐秋,按照经络流注法,一次取3-4个穴位,每个穴位15-30秒,从而得到合适的度数。每次15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本组36例,经3个疗程治疗,治愈9例,有效21例,无效6例。

(6)按摩背部穴位对胆囊炎的镇痛作用观察;

本组45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3例,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1例。治疗:按摩心俞、督脉和舒歌穴是主要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用拇指指腹或大鱼际,或用掌根按摩穴位,每次10 ~ 20分钟,每日2次,疗程为第5天1。有的患者在背部压痛区结合拔罐。结果:有效40例,无效5例(均伴有肝内胆管结石,虽经按摩后疼痛减轻,但持续时间短)。

(7)胆石症按摩的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第七至第九胸椎背部压痛点和两侧胆经穴位法或按法再刺激2 ~ 3分钟。

第二种方法:旋转左背部压痛点平面上的脊柱棘突进行复位。

第三种方法:沿背部两侧膀胱经按摩6分钟左右,然后按丹俞、肝俞、舒歌65、438+0分钟,最后按揉背部膀胱经,以热透为度。

第四种方法:揉两边肋骨,以轻微热透为度,再按揉两边肋骨1分钟,以酸胀为度。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摘自生理健康网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慢性炎症。它是胆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是急性胆囊炎未完全治愈引起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时可无症状,或仅有类似胃病的轻微症状,但常反复急性发作。发作时疼痛难忍,非常痛苦。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来治愈疾病。

(1)病因和发病率

1.感染性胆囊炎。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病变轻者仅胆囊壁增厚,重者可明显增厚、萎缩,囊腔缩小,甚至丧失功能。

2.梗阻性胆囊炎。当胆囊管堵塞时(结石等。),胆汁滞留,胆色素吸收,引起胆汁成分变化,刺激胆囊炎症。

3.代谢性胆囊炎。由于胆固醇代谢紊乱,胆固醇沉积在胆囊内壁,引起慢性炎症。

(2)病人的表现

慢性胆囊炎患者不像急性胆囊炎患者那样典型、模糊,往往类似“胃病”,如右上腹隐痛、腹胀(即腹胀)、嗳气、厌腻等消化不良。如果摸右上腹(胆囊所在的地方),往往会有压痛感。急性发作和急性胆囊炎一样。

(3)家庭护理

如果一个被医院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的患者,长期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反复发作,应考虑尽快护送患者住院,进行根治。

1.家庭用药

(1)复方柠檬酸胶囊,每次2-4粒,每日三次口服。有助于促进胆囊功能,促进消化,缓解症状。

(2)利胆药:50%硫酸镁10 ml,每日3次,或脱氢胆酸0.25 g,或胆酸钠0.2 g,每日3次,或利胆药1.0 g,每日3次。

(3)消炎利胆片,利胆消炎的中成药,4-6片,1,一日三次口服。

(4)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用药同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

2.中药和偏方

(1)玉粉20克,明矾粉15克,芒硝粉30克,滑石粉60克,甘草粉10克,研磨混合,每次10克,薏米粥汁送服,每日三次。

(1)金钱草20g,茵陈15g,佛手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一片,可长期服用,或每月服用三周,停药一周,停药2-3个月。

(2)陈皮10g,佛手或柠檬皮(鲜)15g,山楂15g,金钱草15g。把茶换成中药中的一种,每天瞎换。用法:先将中药洗净,加一杯开水或凉水煮15分钟,随时饮用,随时加开水。

3.营养和饮食

(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参照急性胆囊炎的饮食要求。

(2)慢性胆囊炎的饮食应根据病情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半流质食物或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软食。低脂肪:是指脂肪总量要在20-30g/天,脂肪总量要分餐。低胆固醇:指避开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脑、肝、肾、鱼子等。,因为鱼油中含有大量的多烯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所以平日可以多吃些鱼食;

(3)蛋白质:蛋白质要适量食用,每天50-70g。充足的蛋白质有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但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利于胆囊炎组织的修复。

(4)碳水化合物: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热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容易消化,利用率高。但当肥胖者患有胆囊炎,同时患有冠心病或高脂血症时,就要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包括主食、糖饼、糖块等,以利于减肥。

(5)多喝水。保持每天1500-2000ml的水摄入量,以利于胆汁稀释,减少胆汁淤积。

(6)避免刺激性食物或烈性调味品。

(7)少量多餐。

(8)避免便秘,因为会影响胆汁的排出,所以适当使用一些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9)此外,还可采用以下食疗方法:

金钱败酱草艾茶:金钱草30克,败酱草30克,茵陈30克,1000毫升汤汁,适量白糖泡茶饮用。鸡蛋汁黄瓜藤饮:黄瓜藤100g,洗净煎水100 ml,鲜鸡蛋1,取汁服用。萝卜汤:取1个新鲜萝卜,切成小块,加水适量,加少许盐,煮沸,取汁饮用,每周三次。

4.家庭护理

(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伴有发热时,除西药外,也可采用物理降温加速散热。

(3)腹痛的情况下,除了用西药止痛外,家属还可以用热水袋热敷患处,有止痛作用。

(4)注意事项

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伴有剧烈腹痛,皮肤明显发黄。呕吐严重时,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2.慢性胆囊炎患者在平时无症状时仍应注意饮食,不宜多吃含有过多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以防诱发。

(5)预防常识

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感染;出现炎症时,及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2.合理分配食谱,不宜过多食用含动物脂肪的食物,如肥肉、动物油等;

3.当有肠道蠕虫(主要是蛔虫)时,及时应用驱肠虫药物,剂量要足够,防止用药不足,蛔虫活跃易钻入胆道,引起梗阻和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