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将欺凌者纳入个人档案。这种方法会有效减少欺凌事件吗?
中国青年报3月10报道近年来,青少年欺凌事件仍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教育部已经开展了预防中小学生欺凌的专项行动。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京红建议,完善青少年欺凌相关的惩罚和约束机制,对恶意欺凌他人的青少年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并记入其个人档案。相关成绩作为个人后续学习和就业的重要参考指标或评分依据,起到警示作用。李京红认为,有必要在青少年、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群体沟通互助机制,及时沟通和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动态,避免欺凌的出现。
人大代表建议将欺凌者记入个人档案。这种方法会有效减少欺凌事件吗?我觉得这种方法不会减少霸凌,因为有些人根本不在乎档案,那些霸凌者只会觉得开心,档案无所谓。
至今,社会上仍有很多校园欺凌事件,但被欺凌者并没有发声。最常见的欺凌事件是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贬低或侮辱他人人格的言语攻击,以及所谓的网络暴力。这些东西一般都会对被欺负的人造成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我认为老师和学校的领导应该更加关注学生,防止校园欺凌的出现。一旦发现欺凌现象,家长和学校应高度重视。
我记得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校园里的语言攻击。真的是忍无可忍。你可能吃不下饭,没人理解你,你更像是局外人。我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哭,吃东西的时候会噎着自己。校园欺凌,真的很吓人。言语暴力远比肢体暴力可怕。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