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研?
一.学院概况
中医学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集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学院。其前身是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创建于1956。建校以来,多位为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做出开拓性贡献的中医大师在此执掌教学部。经过60多年的学术积累,学院拥有丰富的优秀师资、完善的教学基地、合理的专业设置、众多的重点学科、频繁的国际交流和显著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中医药大师和精英。
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175人,其中教授56人,副教授72人。博士生导师40人,硕士生导师78人。学院有17个教研室,7个研究中心,2个实验中心。拥有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老中医2名,首都12名中医名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973”工程首席科学家3名,中医药院校名师2名。拥有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中医大师传承工作室,14个国家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2个北京市“3+3工程”。形成了一支由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力的中青年教授组成的教师队伍。
学院是全国首批建立博士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拥有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中西医结合均有一级学科授权,有12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中医基础学科和中西医结合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两个学科均居全国首位。国家重点学科5个,局级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科委重点实验室2个,科研基地3个。校级创新团队11个。近五年来,中医学院师生发表科研论文2098篇,其中SC论文274篇,核心论文1824篇。10年来,中医学院教师共获得各级科研奖励7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8项,校级科技奖励29项。
二、专业信息
招生部门:中医学院
2021: 32的建议入学人数
初始测试对象: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1综合基础医学(中医)
参考书目:
见附件《基础医学综合(中医)考试大纲》
近三年复试分数
2021 41/123/299
2020 42/126/300
2019 43/129/305
三、初试备考经验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我从9月份开始,在徐涛课堂上和肖秀荣做了一次简明扼要的讲座。然后就是十月了。然后就开始刷1000题,正好回忆一下之前看到的课。肖秀荣的知识点总结和徐涛的冲刺笔记差不多在11月中旬就出来了。我把它们都买了下来,选择了它们,并在差不多11月中旬的时候阅读了徐涛的冲刺笔记。
肖秀荣考点预测,全是大题,直接背下来(基本是后期肖四肖八大题来源)。刚开始背了一点,由于对真题没有什么概念,效率不高,就放弃了。同时,它是萧劳的形势政策,是一年中1月至11月中旬的时事热点。每天读一点就好了。12年2月初,小八差不多出来了。至此,我还没刷完1000题...然后我做了小八。
只做了选择题,没看大题。然后是徐涛的八套面包卷和四条腿。我完成了第四腿的选择和徐涛的前两盘(我觉得我的错误和做小八第四腿比起来有点离谱)。这时候看了腿姐打卡课的视频,有她的讲义(大题目强烈建议选时事技巧),然后对大题目有了一定的概念,回过头去扫了一下小八推四的大题目,做到心中有数。12月中旬,《小思》、《徐涛的20个问题》和《徐涛的形势与政策》出版了。小思肯定想写作,但他仍然只写选择。徐涛的20道题与萧劳考试中心预测的相似。我没怎么看他们,他的情况和政策也没怎么看。这段时间我准备背大题。除了萧劳前期的考点预测,大题我都没背。不过看了腿姐的冲刺班,自己整理了大题,选择了萧劳徐涛腿姐给的大题模板自己整理了一个,然后就开始背这个了。当然要好好看看小思的大题(我没背,因为我能盖在里面),开始刷两遍选择题,主要是一些固定搭配(腿姐提到的关键词),形势与政策的选择题,还有我经常出错的基本类型的选择题(大家可以及时翻翻自己的冲刺笔记,看看忘在哪里了)。考前十天左右,腿姐在自己的视频和讲义前背诵大题(主要是压缩了之前的冲刺讲义,每个大题押两题,减少背诵量和一些新的政治补充),在这里只是巩固和深化。同时,萧劳考前直播的讲义看了萧劳加的大题和选择题的预测。最后,考前再背一遍大题,记住选择题的关键词。
PS:政治上不想要高分,背小思就行,估计还是60分+。看个人选择。所以还是衡量一下性价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政治的方式吧。毕竟要以专业课为主。(HKUST综合排名初试不算政治,但政治分60,只有100%能保证60分+,虽然概率大)。
②201英语1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单词和真题。我默默的用着纸上的小红书和手机上的word软件。我没看过单词的视频。这本书我直接背,先背两三遍,然后开始做真题。前期真题用考研真相逐字翻译,重点是长难句,让每篇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短语、每一个句子都能看懂,还要和汤驰老师的搭配。
10后期,张健老师的黄皮书阅读准确率有所提高,然后我开始看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的视频,每天巩固。英语作文结合“考研库”收集的资料,然后背诵。
③611综合基础医学(中医)
1,综合复习(3-9月),全面梳理知识,重在理解。
选择综合性的中医教材和参考书。中医基础理论最好用最新的教材,中医诊断学和针灸可以用原有的现有教材。中医和中医内科学必须使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这些都是我报了新翔旭考研一对一辅导班后导师告诉我的。信息真的很及时,准确,高效,让我一开始思绪万千。
我是第一个学针灸的,针灸在中医综合中占的比重比较小,我自己也比较喜欢针灸。有了感觉之后,再看别的教材。看书的时候,老师教了我一些方法。第一次,我要先研究目录,明确书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框架,然后在框架中仔细整理知识,丰富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挑出所有的重难点让我仔细理解。重要的是理解并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并理解每一个知识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才能融会贯通。比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要明白什么是“行为良好”,什么是“数变”。方剂学中“八法”的具体含义,比如“和法”是什么意思。当然,记得越多越好。不记得也不要太沮丧。考研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看完一章的知识点,做相应章节的真题,就当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练习。我在复习的时候,老师还列出了每一章的题目,考试中的知识点,考试的形式,可以给出题目的形式。帮助真的可以很大,比盲目复习效率更高。
2、重点突破(9月-11)重点突破考点,记忆和理解并行。
选择综合性的中医参考书。
可以这样用: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内科
本草书
中药方剂药理学
中医诊断学
针灸学
当然,你也可以去书店对比其他参考书,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选书的原则是考点全面,同时背后有真题练习。现阶段,新的考试大纲已经基本在官网出来了,可以从网上下载。对比一下往年的考试大纲,看看有没有变化。经常变动的地方是今年容易出题的地方。此时,导师也在大纲出来后列出了相关考点,并结合参考书的总结,对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和重点突破。这时候你就需要大量的记忆,总结规律。不仅要记住单个知识点,还要横向纵向对比联系,把知识串成一串,根据第一阶段的研究问题总结出规律。
比如中药除了要记住单味药的药性,还要和本章的其他中药进行比较,同时还要和其他章节中功效相近的其他药物进行比较:本章要把芦根和天花粉进行比较,也要和其他章节进行比较,比如白茅根。比如方剂学总结了每个方中柴胡、薄荷、桔梗、甘草的不同功效。然后再做一遍参考书后面的真题,把所有知识点都理解透彻。真题不能做太多次,就不要保存了。
3.真实训练(165438+10月-65438+2月)模拟完整,总结细致。
准备一份中医历年综合真题,约1999-2018,有详细答案。高手和高手在出题内容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每天像考试一样做一套真题,然后根据答案认真分析题目,尤其是错题,不会做的题,模棱两可的题。准备一个错题本,对错题、不会做的题和模棱两可的题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总结,对知识点、怎么考、怎么考以及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越详细越好。当然,刚开始有些困难,真题也有很多错误。还好老师一直在回答问题,及时总结了知识点。好在他用的时间不长,但效果极好。总之要学会坚持。最后越简单,错题越少,需要我们总结的知识就越少,高手就会练。其实我是从6月165438+10月才开始做真题的。从暑假的7月份开始,在手机app上刷题。整个备考阶段大概刷了五遍以上,但是没有系统的限时训练。最后三年的真题我都留着,直到考前一两个月才拿出来。
4.查漏补缺(65438+2月-考前)。查漏补缺,复习旧的再学新的。
把错题总结再复习一遍,看完全掌握的题就行,看两三遍还比较模糊容易出错的题。每隔两三天要做一套真题或者比较好的模拟题,保持题感。这时候你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即使犯了很多错误也要保持冷静,找到避免再次犯错的理由而不是担心责怪自己浪费时间,要相信自己的力量。
复试体验:北京中医的复试是非常公平公正的,不需要太担心。因为北京中医复试时间较晚,我个人建议以低分进入复试的同学尽量做好准备,否则如果在北京中医复试后在学校转学,心态可能会更差。具体来说,北京中医需要过六级,所以转专业对英语要求高一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北医不保护志愿者。一个志愿考生可能会因为专业未满而招到调剂考生,这会让一个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一起复试。其次,除了专业课,口语也需要在复试过程中认真准备。老师会用英语问一个专业问题和一个非专业问题,逻辑清晰,回答流畅。
第四,最后一条消息
毋庸置疑,考研是辛苦的,但是当你看到“待考”这几个字的时候,你会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勇敢,有多强大,直到你走过这段时期。正是在考研期间,我们发现了最好的,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