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为什么理想和现实差距这么大?
最近想了解一下新高考改革,看了很多文章。以下两篇文章将帮助你了解改革措施和问题,辩证看待改革。
2017浙江上海高考已经结束。总的来说,虽然浙江省极少出现“误报”志愿事件,但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首批实验省份,第一轮高考实验结束相对顺利,最终的投档和录取结果基本符合考生预期,无论是浙江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的高校专业组志愿录取。
2017年9月起,继浙江、上海之后,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将启动新高考改革。此时,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推进我国新高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轮高考改革实验结束:理想满满
浙江、上海的高考改革包括:实行3+3科目合并、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结果纳入高考、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加分、逐步取消高考批次等等。
核心内容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3+(7中3),上海市3+(6中3)。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时,科目改革被赋予了很多含义,主要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包括:
第一,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
6+3有20种组合,7+3有35种组合,不像以前的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种选择1,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选择学科。
第二,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
以前学生被安排在固定的班级学习,现在是选课走班。学校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课空间。不能说是像国外中学那样完全学分制,但可以说新高考后,很多高中开始实行走班制。
第三,扩大学生选择考试的权利。
根据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将考两次,考得最好的计入高考成绩,以后全国各省都一样,所以学生选择考试的权利扩大了。浙江省走得更远,7个科目中有3个可以考2次。所以浙江有四科考了两次,改革的复杂和难度比上海大很多。
第四,扩大学校对学生的选择。
新高考不仅有“3+3”科目改革,还要求取消录取批次。今年浙江省取消了所有录取批次,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今年浙江高考“乌龙”事件与此密切相关。当然,这不是取消批量改革的问题,而是改革中还有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6上海取消一、二本录取批次差。取消录取批次,在扩大学生选择权方面有很大价值。学生不能再根据批次和“身份”来选择学校,而应该关注学校本身的质量和特色。
第五,扩大学生的专业选择。
新高考改革实施后,浙江和上海的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都发生了变化:在上海录取高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学生可填报高校24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填报4个专业,共96个专业;在浙江省,志愿填报分为三段,每段学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现实很骨感:不可忽视的功利倾向
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然而,在实践中,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是以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的。
客观来说,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学生的权利已经落地。但由于制度设计本身的不完善,以及学校、学生、社会对待此轮改革的功利态度,一些地方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有些学校对待新高考是一种功利的态度。
学生自由选择科目改变口味“套餐制”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这是理论上的结合,理论上可以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但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能提供7到8种组合供学生选择,这已经很不错了。
学校认为,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学科组合的选择,就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需要更多的老师,但是学校的老师是不够的!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调研显示,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数量要增加30%,这样师生比将达到1: 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走班制,需要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么选,学校一定要关注学生最后的高考成绩,给他们20个组合供选择。如果最后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和学生都会不满意。
基于各种情况,有的学校采用“套餐制”,结合学校老师的情况,设置几个学科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的是,套餐制相比过去是有进步的,但要实现学生对科目的充分选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浙江省有四科考生可以考两次,高二有两次考试机会。因此,一些高中在高一同时学习八门选修科目。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确,就是争取学生在高二完成三门选考,然后只学几个单词。
上海的情况比浙江好,因为上海每个选修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高二只安排生物和地理,其他科目都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但就是这样,包括上海的一些知名高中,明确告诉学生,高二必须去掉这两门,或者高二至少有一门不及格,否则高三就是3+3,用3+1很难和其他同学竞争。很多家长很苦恼,说学校告诉我们必须选两门课。如果我们不选两门课,我们不会管你以后有没有问题。
外语科目有两种考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学生,至少95%都参加了两次考试,第一次是65,438+0,000%,第二次很少(某高中高三毕业生400人,只有4人没参加,这4人准备出国学德语)。一方面,学生认为多考一次可能会得到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学校告诉学生,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必须参加第二次考试。
其次,学生和家长也是以功利的态度对待。
选学校只是虚名,选学科只是高分。
新高考的改革设计并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即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和录取。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时,首要关注的是哪种科目组合会得高分,无论3+(6分中的3分)还是3+(7分中的3分)。很多同学在选择学科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包括学术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专业兴趣)。
今年浙江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报“乌龙”,部分646分的学生填报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这一独立学院。原因是什么?
除了浙江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将独立学院的招生计划与母体学校的招生计划混在一起,对独立学院的标注和提醒也不够。这种情况也与学生在高一选择科目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升学规划有关。因为高一选择学科,你基本上要确定大学和专业的目标,要了解学校和专业。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连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都搞不清楚,也就是说他在高中选科目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是根据自己能考多高来选科目,而不是结合自己的兴趣。
浙江省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高考考生2913000人,比去年减少16000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250,654,38+0,000人,单独考试招生46,54,38+0,200人。而物理考试的学生只有8万多人,占普通高校招生的30%多一点。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26.86万人,其中文科9.95万人,理科16910000人,也就是说,63%的学生选择了理科综合。以上数据的对比告诉我们,新高考实施后,选择考物理的学生几乎减少了一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选物理?主要原因是物理科目难度较大,与专家竞争取得的成绩不高,会影响高考成绩。虽然有些高校明确要求要选物理,但是这些学生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择好的大学,也不愿意选择好的专业。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在选择科目时采取功利的态度,较少的学生选择物理科目,将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导致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三是社会功利对待新高考。
还是关注分数,文理分科更明显更早。
今年浙江高考成绩公布后,媒体立即关注高考状元。状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是3A+,被媒体解读为三门科目满分,与改革背道而驰,因为这三门是按照考生的百分位数来评分的,目的是把每一门分数都倒过来,却被解读为分数。所以针对分级改革,学生和家长质疑,既然最后录取要看分数,为什么考试要分级?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目是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防止学生过早分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为了配合选考,选考基本在高一进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考改革将推进4+X科目合并,学生将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在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外的其他科目中选择X科目。如果高考改革带来的功利性选考问题不解决,有可能学生从初一就开始选考分科。比如一个偏理科生,主要选择理科科目,文科可以达到基本的合格要求。
新高考:为什么理想和现实差距这么大?
为什么高考改革会被功利化对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高考改革方案本身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总的来说,这一轮高考改革重在科目改革,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调整了考试科目,增加了考试数量。但最终还是按照考生科目总成绩排序,并结合志愿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基一参考”(根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但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比如浙江省给考生提供四次考试机会(初二两次,初三两次),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两次。从考生的选择权来看,这样的改革看似扩大了考生的权利,但有两个问题。
这一方面鼓励了一些学校和学生在高二的时候把选修科目拿出来,无疑冲击了高中的教学秩序,把高考延伸到整个高中三年。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参加考试,为最后的录取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的科目是按照百分制评分的话,也不适合多次参加考试,因为每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情况都不一样。比如A组有两组跨栏,刘翔,B组没有刘翔,但是AB组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是相当的,会促使学校和学生在考试上做出功利的选择。
上海所有选修科目都只考一次,最重要的是高考前。所以这对于高中教学没有整体影响。但浙江的改革打乱了高中教学,所有考生从高一就开始准备高考,拉开了战线。这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在高考录取制度没有根本改革的情况下,扩大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权,不仅会限制选择权的落实,还会诱发新的应试倾向。
二是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至少一些配套改革是明显缺乏的。
(1)政府部门要结合新高考解决师资和场地问题。新高考的实施,对高中的师资和场地条件要求更高。如果师资力量不足,选课和下课都会很难。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新高考改革后出现了师资和场地的短缺。新高考在其他地方推广的时候,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
但目前其他省市并没有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师资和课程建设方面做出实质性的调整。比如有的高中一个年级招生3000多人,数量是上海一个年级的八九倍。这么大规模怎么去上班?这些问题必须为将来做好准备。
教育部门需要根据高中推广3+3学科组合遇到的问题,完善高中的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校舍建设的标准。根据新高考要求,全国高中学生师师比应确定为1: 10。各地可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并按此比例加强高中教师和课程建设。目前全国高中平均师生比14.95,北京9,上海9.45,浙江12.92。按照10的生师比,增加50%的高中教师推进新高考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上海和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的时候,都感受到了师资的短缺。在一些生师比是17的省市,师资缺口会特别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意义不大。因为考试多,服务还是只有一次集中录取(不同于国外很多考试和多次录取)。因此,建议浙江等即将启动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置为一次,安排在高三。
从实际来看,很多考试只是看起来很美,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不仅增加了政府部门组织考试的成本,也增加了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了高考战线。今年浙江高考,有记者在现场问学生和家长,今年高考不容易,学生和家长都说很容易。因为这个高考我参加过很多次了,从高二开始就参加了。这真的很容易吗?!
(3)高中要根据新高考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这是学生理性选择科目和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新的学校管理模式的需要。
(4)认真实施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要求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高校和专业有很好的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条件都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录分离。只注重科目改革并不会从根本上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只要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评价学生,无论科目如何调整变化,高考改革都有可能出现转机。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确实是一次具有分招生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考,再参加学校面试。一个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从这两所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本地本科院校都是考这个,招生。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是有限,2000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高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通过春考以分招形式录取,其他外地高校逐步参与,那么分招改革就可以扩大。
只有大学自主招生,多元自主评价学生,而不是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来排序、备案、招生,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学科,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以上转自网帖。
这里补充说明一下浙江高考选考科目评分制度的意义,来源于Zhihu @ Shenyangyang。
链接:/问题/39153761/答案/96716790。
不考虑部分高中生感到被骗的愤怒和部分高中生感到幸运的喜悦,本文从心理统计和测量的角度对“成绩分配”制度进行了分析。
事实上,根据所有考生在考试中的相对排名给出相应的分数,并不是一个新颖的制度。众所周知的四六级也是按照同样的思路给出最后的分数。有一段时间,高考都是这样评分的,但后来大部分省市都取消了这个制度,改回纯纸分,直接加法。实际上,这种评分方法是统计学中Z-score(标准分)的一种变体。标准分的换算公式如下:z=(X-M)/SD,其中X代表原始分(卷分),M代表平均值,SD代表标准差。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分数分布都满足正态分布,就可以从Z分数直接得出一个考生在人群中的相对位置。举个例子,如果一次考试所有考生的分数分布都满足正态分布,一个人的原始分数是90,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是60,标准差是10,那么这个学生的z=(90-60)/10=3。根据正态分布表,可以知道该生的分数高于99.86%的考生。
使用标准分数至少有几个优点是原始分数所没有的:
1.标准分可以直接加,原分数原则上不能直接加。因为standard score采用了同一个参照点——即以标准差为“单位”,以原始分数的平均值为零——standard score可以直接加起来代表某人在不同科目上的成绩总和。但原分数不具备这种优势,因为不同科目难度不同,总体分布可能也不一样。比如我们都知道数学比生物难,所以在总分100分的情况下,A数学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数学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水平更高?如果只看总分的话,B会以1的优势超过A,但是数学的难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第一,而B的98可能是全省几百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A的数学98和B的生物98对我们判断他们能力的权重是一样的。如果按照标准分进行换算,A的总分可能会比B好(数学平均分50,标准差5,生物平均分80,标准差15就是这种情况)。
2.标准分可以直接反映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原始分很难做到这一点。如上所述,在正态性的前提下,标准分可能直接计算相对位置,所以Z分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用来衡量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原始分数的直接相加几乎永远做不到这一点,除了满分或零分等极端情况。另外,在原来的原始分数体系中,高考录取还是以个人在全省的相对排名为标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高考分数不重要,省排名重要。试想一下,如果我高考考了740,满分750。够高了吗?但是如果别人都是740+甚至750,北大清华还有理由录取我吗?如果智商是唯一的标准,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智商最高的人才(即使智商最高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智商高于140的人。
3.标准分受运气和试卷难度的影响较小。单次考试的分数受运气和试卷难度影响较大,但标准分不考虑原始分数,而是考虑相对位置,所以影响小于原始分数。如果群体的异质性比较大,甚至有可能尽管运气不好,回答错误,但最终的分数不会改变。
考虑到以上几点,采用标准分数或其变体作为选择标准是最符合统计学和测量的,或者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这大概就是国外考试往往采用标准分数的原因吧。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标准分数是万无一失的。
标准分数的优势基于几个假设:
1.样本足够有代表性。这也是造成很多重点高中学生不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一个重点高中的优秀学生很少参加一个考试,很多普通高中生来“碰碰运气”,那么这个考试的考生就不能代表该省考生的水平,这就导致了区分度下降的问题。
2.总体应符合正态分布。如果因为试卷的难度或者考生的水平而导致整体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那么标准分并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而浙江省则是按照百分比给出评分,这样会导致最终分数被强行归一化,不能反映考生之间的实际差距。
从心理测量分级的意义来看,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价值的。修正了原来粗糙的总分评分方法,考虑了不同科目试卷的问题,采用了更科学的评分方法。但从实际执行来看,似乎出了问题。当以上两个标准分的前提都不满足时,就用标准分,引起部分考生的不满,不公平,也不太脱离实际情况。至于从政策和社会公平角度对改革的评价,以及如何处理结果,不在本回答范围内,不予置评。
皮皮说
从理想到现实总是有很长的路,尤其是当有足够多的人参与到这个理想中的时候。知乎的回答大部分都是谩骂,因为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互联网上的资讯文章大多聚焦于变革,因为他们是政策制定者和传播者。
作为一个关心和参与教育的理性人,我关心改革的初衷和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实施的影响。改革方案不完善,要不要回到原地?那个社会永远不会进步。改革不够了解民情,有必要走自己的路吗?那个国家永远不会进步。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实施着眼于逐步改善,当我们放下抱怨和愤怒,共同探索更好的方式,教育才能进步。我们看到,一些公司一直在用科技手段解决排课和选专业的问题,比如智能生成一个人的课表,人工智能评估学科和兴趣,介绍和推荐招生专业等。
翻这两篇文章,也是希望大家在看完,迷茫过,痛骂过之后,能够辩证看待,聚焦问题,为改革的完善而努力。归根结底,很多社会变革对弱者的意义大于对强者的意义,因为变革是重新洗牌变强的唯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