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跨专业学历史,应该怎么准备考研?
如果这个过程之后你还没有退缩,那么跨专业考试本身并不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首先当然是学好一门外语。在历史的选拔考试中,外语基本上是唯一用来筛选人的工具,往往是外语能过线进入复试(其他两科往往更容易过线)。而且,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一门外语也是决定你未来研究能达到什么水平的关键因素。第二,对于专业课,需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个原则:如何让自己专业化。现在很多学校都在逐步实行自主命题甚至报考的制度。虽然考试中有一套具体的技巧要了解(比如历年各校考题的风格和范围),但归根结底,考验的是你的专业素养。即使你能通过初试,如果你太缺乏专业素养,复试时也会遇到各种麻烦。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其实就是上面说的那些。可以上一些历史课(北大中国古代史之类的网络课程)和看参考书目(豆瓣等网上有很多这样的书)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然后看各种研究专著和期刊论文。想知道“历史”是什么,不妨看看从中国知网随机检索的博士、硕士论文,了解一般人在学什么。但如果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还是要读一些高水平的研究著作和一些学术界公认的经典。这些最终都是为了引导你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从选题、资料收集、排版、标注标准都是一个需要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考研的时候你要选择一个相对专业的方向,这个方向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窄)。简而言之,就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在老师面前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有了这些意识,对于专业课来说自然不是问题。
说了这么多,我有些沮丧。最后,我想说,无论是选择历史专业,甚至是职业,学习历史的一些思维方式和专业方法或多或少都是有益的。钱穆先生曾说:“学习可以锻炼一个人。”不管你要不要跨专业考(其实我觉得最好是一个不是为了“饭饭”的兴趣),希望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一些历史的基本功,我相信会终身受益。相比之下,考试或学位是次要的。
以上由七道考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