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考研的打算。大三大四要做哪些准备?
现在本科生越来越吃香,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所以很多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考研热度居高不下。其实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主体是一个长期的、主动的学习者。如果你决定考研,根据大一大二的基础水平来选择备考时间,那么答案就以你自己成功考取川大研究生,并以研究生为大学辅导员的经历为基础,希望能为题目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1,确定目标确定考研后,马上确定目标很重要。因为只有确定了目标,也就是准备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目标才能明确,有针对性,才会有复习的动力。因为不同专业考的科目不一样。一般来说,政治和英语是必修,另外两门是数学+专业课;或者专业课1+专业课2。这里就不讨论一些特殊的专业了,比如护理考三科。接下来主要考虑的是:是本科专业还是跨专业;考我们学校或者其他学校。一般来说,考我们学校的本科专业相对比较难;其次,跨校本专业再跨本校专业难度更大。最难的应该是“双跨越”,即跨学校、跨专业。
一般来说,考研的政治、英语、数学基础(部分专业缺席)来自大一、大二。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代表政治的课程。其实这些课程比较枯燥,本科生一般不听。大一大二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
大一一两个学期的高数,大二一个学期的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另外,大一英语过了四级就可以当老师练了,为考研打基础。专业课可以根据拟招生学校的最新招生简章学习专业课的参考书目。当然,如果你学的是这个专业,大三的时候一般都会接触到专业课,那么可以根据参考书目来学习专业课。如果之前已经打好基础,可以从大三开始准备,这是最划算的时候;如果基础不够扎实,可能要从大二开始准备了。这个时候你学政治、英语、数学都快了,还有印象。可以快速“捡起来”,查漏补缺,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