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小小的中国问题

鲁迅-牛

鲁迅先生曾说:“我如牛,吃草,挤出奶和血。”在另一首诗中,他写道:“冷眼看千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法拉第烛光

物理学家汪克尔·法拉第一生辛勤工作,为实用电学的三大分支做出了贡献。晚年,他写了电学实验研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他希望自己:“像蜡烛照亮人一样,有一点热,有一点光,忠实地、踏实地为人类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居里夫人-蝉

“镭之母”居里夫人致力于科学,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钦佩蚕的精神:“那些蚕工作认真,不知疲倦,这使我非常感动;我看着他们,觉得自己和他们是一类人..."

诺贝尔的永恒奉献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者。他毕生致力于炸药的研制。研制成功后,获得了大量专利,积累了大量财富。1896年,诺贝尔去世前,决定用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加上每年的利息,奖励给世界上的杰出人士,以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傅在遗嘱中说:“这笔奖金只发给那些真正为人类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人,不分国籍、种族、语言。”诺贝尔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诺贝尔奖将永远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达尔文的思想是造福人类。

在他的后半生,达尔体弱多病,仍然坚持实验和写书。他曾说:“对科学的热情让我忘记了,或者赶走了日常的不适。”1882年4月,达尔文去世。他在自传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一直在追随科学,为科学奉献一生。我相信我依靠它是对的,所以我不会感到遗憾,但我遗憾的是我没有直接造福人类。”这些话充分显示了达尔文造福人类的伟大抱负。

把一生献给科学

镭的发明者、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一生致力于科学,厌恶金钱和荣誉。她把大部分奖金用于科学实验,给了贫困学生和有需要的朋友。她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拒绝接受当时可以用来谋取巨额财富的专利权。在社会给予她的荣誉之前,居里夫人只有一句话:“在科学上,我们要关注的是事物,而不是人。”

居里夫人长期接触镭,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她的双手被激光射线弄得伤痕累累,她得了一种致命的血液病。人们劝她休息治疗,但她拒绝了。她说:“我的生活离不开实验室。”在她10年的晚年,她写了30种科学报告和几本先进的科学理论书籍,仍然每天工作14小时,直到1934年她闭上了智慧的眼睛。

两位开国元勋——邓稼先

18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用温暖的怀抱迎来了“娃娃医生”,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喜悦和天伦之乐中。但是,历史在变,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邓稼先毅然接受了发展祖国核事业的重任,抛下妻儿,隐姓埋名,奔赴大戈壁。从此,他从物理的讲台上消失了。20多个春秋后,邓稼先头发里带着戈壁滩的沙子回来了,“两弹”的名声开始传开,邓稼先的名字重新出现在普通人中间。此时,他的妻子已经60多岁了,但癌魔早已注入他的体内,他辉煌的一生已经燃烧到了尽头。他临死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也无怨无悔!”"

从陶朱公到李嘉诚。

在古代陶朱公,19年期间,他赚了几百万美元,但每次都是“与穷人分散,与昆弟交朋友”。他用金钱支持勾践和田成子。现在,他把它分发给那些需要的人。对他来说,赚钱不是最终目的。他只是想用他赚的钱做些改变。现代的李嘉诚,在变得非常富有后,总是关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在给予上从不吝啬。从65438年到0980年,他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身于汕头大学的创办,不惜花费5.7亿港元兴建潮汕地区第一所高等学府,立志将其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为此,他竭尽全力,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后来的老师配备,无一例外。他曾说:“汕头大学在我心目中比任何其他事业都重要。”对于因贫困而不得不中断学业、走上商业生涯的李嘉诚来说,汕头大学的成立无异于圆了他当年的求学梦。当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为桑子服务的事业,当他明智地把自己成功的果实用来为华夏子孙服务的时候,人们不难从这一系列壮举中窥见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和意义。

无私捐赠

徐悲鸿去世前,捐出了他一生珍藏的文物。

郑振铎捐出了他一生收藏的7万多册善本和记录。

巴金捐款数万元,将自己珍贵的现代文学史料捐献出来,充实现代文学博物馆。

范曾将日本书画展所得人民币65438+20万元全部捐给国家,用于建设南开大学东方艺术部大楼。

纺织女工杜将自己的65438万余元遗产交给国家支持建设。

上述捐款显示了他们“名利如浮云”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茅盾向文学捐款。

中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省下了稿费,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解放前,他曾资助过穷困潦倒的进步作家。1957年,桐乡县创办桐乡文艺,因资金不足,当即捐款300元。1958,家乡创办了一所民办中学,他闻讯后出资500元。.....1981三月,茅盾病情恶化,自知不久于人世,即让子女写下两份口头遗书。其中一条写道:“为促进容小说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给作协...衷心祝愿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繁荣昌盛。”胡耀邦同志在悼词中称赞茅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放下笔为人民服务。

叶圣陶三义遗嘱

叶圣陶的遗嘱全文只有130字,却写了三遍。第一次写在1979 65438+2月11,老人病重时,老人告诉家人丧事要节俭,只“自费在《人民日报》登广告送别认识的人,说我要和他们永远告别”。第二次是1980,65438+2月,21。老人立下遗嘱,写道:“不开追悼会,不开其他会。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为我举办任何会议都是不合适的。”第三次是在1984年2月12日,老人又写了一份遗嘱,说要把遗体捐给医学院(北京医院按照老人的遗愿解剖了老人的遗体)。一份短短的遗嘱,历时数年,两次补充,发人深省。

邓拓万金保存古画。

1961的某一天,邓拓在看到一幅潇湘竹石画,画尾写着“石为旧作”。这幅画是四川一位老人的祖传之宝,出自苏东坡之手。经相关专家鉴定,并非东坡真迹。所以国家收藏部门没有收藏。

为了防止国家文物流失,邓拓同志把自己的一部分藏画卖给了商店,凑足一万元买下了这幅古画。他从故宫的画作记录中找出了这幅画的相关记录,并与图片逐字核对。经过半年的仔细研究,他终于得出结论:《潇湘竹石图》确实是苏东坡的真迹,不是赝品。一件流传了近千年的珍贵作品,最终被邓拓保存了下来。

1964年,邓拓将自己收藏的154件最好的古画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其中包括这幅他花一万元巨款买下,苦心鉴定半年的古画。

借钱创办育才小学

张震,1964,定远人。定远是陕甘宁蒙交界的一个贫瘠县城。老百姓一年收入三四百。张震被Xi交通大学录取后开始学习英语。他是校报的记者,在写作比赛中多次获奖。即将毕业时,他放弃了考研和记者生涯,带着妻子韩雅婷回了老家,负债开办了一所小学。

1992年8月,他们把房子拆了,借钱买了砖和木头,建起了第一批四间教室,取名育才小学。学生来自外地,贫困生来自其他学校。学费减免,其他费用低于国家标准,开设英语。几年来,学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人数也逐渐增多。但是,张震的债务已经达到11万元。

猫耳朵精神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越边境的一次战争中,我军士兵修建了一个反炮洞来坚守阵地,他们形象地称之为“猫耳朵洞”。位于热带森林丛林地区的“猫洞”,敌人发来的炮弹在外面爆炸,里面30-40摄氏度闷热。下雨天,洞里全是水,蚊子没日没夜地飞来飞去。战士们舔着裤腿,衣服被汗水湿透,被蚊虫叮咬。在如此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他们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英勇顽强地打赢了这场战斗。战士们用“猫耳洞精神”把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献给了全国人民——“我丢了一个,十亿人高兴。”

比血更珍贵。

1997 10 10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张金泉和宋双双被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会授予金杯。

张金泉是北京地铁总公司的一名普通干部。截至6月底1997,累计无偿献血19次3800毫升,献血15次3000毫升。林是北京拖拉机公司医务室的医生。目前,她已献血26次,5,200ml,自愿献血13次,2,600ml。

说起丈夫为什么“落后”,宋解释说:“当时是深夜1990 12 16。在回家的路上,他被劫匪打伤头部,接受了两次开颅手术,并植入了一块有机玻璃。他花了一段时间才完全恢复。”

每次献血后,夫妻二人好好休息一下午,第二天也没什么事,照常上班。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