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的付费自习室真的能“起死回生”吗?
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自习室是谁买单?
从分析来看,需要自习室的人群主要有三类:考公务员的,备考的,考研的。也有一些小群体,比如初中生,高中生,但是这些人只有周末才会过来,数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从自习室的人员结构可以看出,小县城付费自习室的兴起主要与这两年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有关。很多研究生把继续考试或深造当成就业,于是选择看似远离人群的自习室作为自己暂时的休息港湾。但是,暂时的逃避终究无法回避现实,这些人也无法成为持续消费的付费自习室主力。
其次,三四线城市的付费自习室收入如何?
付费自习室在一二线城市的好地段还是需要一些面子的,价格和装修包括环境都还不错。但在三四线小城市,因为狼多肉少,竞争太激烈。基本上开业一两个月就互相打起了价格战,之前的小清新风格都忘了。大家都在比较谁比谁便宜。当然,这也不能怪商家的老板。小地方的人真的对价格太敏感了。差一元可能就是价格差距。
我们稍微查了一下国内美团和大众的自习室价格,真的低到白菜价了。第一次两小时或四小时只需要1元钱,办月卡大概需要200万。但自习室要为顾客提供书桌、灯具、电源、WIFI等必要的学习条件,有的甚至在学习期间免费提供饮用纯净水。你知道,这都是成本。本来来自习室的人不多,各种,体验,优惠套餐的价格真的很便宜。但是到了月底,老板除了各种成本,真的没有利润了。
而且,付费自习室的未来前景如何?付费自习室的未来发展并不乐观,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第一,现在付费自习室之所以比较红火,主要和国内疫情控制有关。由于当地的管制措施,许多学校或公共图书馆可以如期向公众开放,这使得那些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的学生想到了私人付费自习室。但是如果以后国家管制措施放松,大部分学生还是想回来那些公共图书馆或者学校。有免费的,有多少人会选择收费?
第二,付费自习室的繁荣也与大量毕业生公考、考研有关。但是我们要看到,虽然这几年该现象还是主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就业环境的逐步改善,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就像2000年初,应届毕业生最好的就业方向是外企和私企,收入更高。而不是选择一份稳定,但是工资低的公务员工作。这也是时代的差异,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偏差。
最后,经营付费自习室的都是些什么人?来说说我的朋友吧。我觉得他高中毕业就没上大学,然后就在各种企业工作。现在他40多岁了,体力和智力越来越差,就想着自己该做什么,而不是总给别人打工。后来在上海读大学的儿子说上海的付费自习室很吃香,比较投入,建议可以尝试自己做老板,才入行。现在他已经经商两年了。用他的话说,他认识周围所有开自习室的老板,大部分都是他这个年纪。当然,之前也有儿子或者女儿经营的。后来他们发现真的很费时间,赚不到钱。最后,他们的老人接管了生意。老年人的主要工作是打扫卫生和做饭。
付费自习室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孕育的新产品。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也给了他们另一种选择,但作为一个行业来说,并不是必须的。从从业者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个行业缺乏创新和活力,更不用说缺乏人才的培养和沉淀,难以给年轻人带来持续的惊喜。新鲜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是必然的。付费自习室在县城看起来很美,但命运注定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