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自然地理

严格来说,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专业。因为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专业的初试、复试、录取都是一模一样的,包括入学后同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生,为了方便,我们就直接说是地理课。

1,武汉大学地理方位

先说武汉大学的地理。从历年的考试来看,有很多跨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非常多。英语,中文,经济管理,尤其是旅游管理是最多的。首先,让大家转变观念。大学地理属于理科,和高中地理差别很大。另外,就地理研究而言,偶尔夸夸也没关系。关键在于武大的地理本身就很特殊。大学地理学有三大分支,即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即所谓的GIS)。武大的地理学是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定量研究为主,可以说是工科,利用测绘、遥感、GIS进行定量地理研究。这个研究方向有偏差,有重点。可能是大家不了解武大地理学科的研究背景,所以误以为和高中一样,很多跨专业的学生都考。估计热点是不考数学。其实我们每天都要用到数学,但是我们做不到。为了避免误导大家,从2011的考试中取消了武汉大学人文地理-旅游管理方向。说实话,这个方向是卖狗肉,但根本没有这个方向。我们主要做水、土地和GIS项目,以及其他项目。总之我们是工科生,要懂技术。比如计算机一定要好,会一点编程肯定对老师更好。不可以,我们可以用一些软件(比如ArcGIS,matlab,Mapgis,PS,oracle等。).希望你能多了解一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学科背景。我们是测绘之地,所有科目都和测绘有关。看完这段话,希望大家不要再问我适不适合考试,自己决定。

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全国的地位,以及和其他学校和就业的比较。武大的地理在全国也算不上数一数二,在纯地理理论研究方面还不如北大、北师大、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华师大。不过武大也有自己的优势。欢子学院的GIS很强,地理也偏向于和GIS的结合,所以应用性比较强,所以武大的地理是技术性的。虽然考研不涉及这些带有一些科学性质的东西,但我读研后在和导师做项目的过程中,还是会经常接触到GIS软件。我们这边很重视动手能力。一般研究生会做很多项目。学生动手能力强,在公司或单位很吃香,就业还不错。一般会去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GIS公司,高校等单位(这句话其实是用来忽悠人的。现在这些单位都要考试,招聘目录里没有人文地理或者自然地理的毕业生。真是悲剧~ ~,因为有同志来了就问就业怎么样。我可以告诉你,我们以后都是从事测绘的。如果做不到,你可能还是会重操旧业,留在这里。

从研究的角度来说,也有很多人询问研究方向。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硕士是没有研究方向的。武汉大学的硕士只有两年。第一年要上课,要给老师做点事,无所事事又没有项目经验,找工作也麻烦。第二年是论文和毕业。为什么觉得有研究方向之类的?你不用担心研究方向。除此之外,除了地理系的一两个老师,几乎没有做研究的老师。都是做横向项目的。这个时代,老师工资不算太高,学生是最好的工人。不要觉得不公平。全国都是这样,大气候也是这样。不做项目的老师都饿死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都是需要自己的需求。我们需要经验和锻炼。再说,反正来读学位的人很多,真正想通过研究继续读博士的人应该很少吧?想做研究就别来这种地方(或者建议直接考GIS。这个方向的毕业生待遇真的很好,会编程。你既不会编程,也不太懂技术,就不要嚷嚷自己有多NB了。这个时代,学术NBs太少了。

2.录取情况

总的来说,录取人数主要是人文地理专业的学生,约占20人;自然地理专业招生会少一些,最多不超过10人,仍然包括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计划生。比如2009年我们学校三个考生都是自然地理,只有三个通过,都是1强军计划,2个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当然,我们的水平是特殊的一年。正常情况下,自然地理会招收7人左右,2010年招收7人,本校3人,外校4人。也就是说人文地理的人很多。如果你想拿奖学金,你应该试着从专业的角度去想办法。虽然这两个专业在一起同班,有复试,但是好像钱还是分开算的。自然地理总人数少,能拿全奖的人更少。

关于我校学生的考研,整个学院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生总数在5人左右,分不同的年份。学生多的时候会达到10左右,只有三四个的时候。比如2009年,我们本科班有9个毕业生,但只有2个没考上,选择了测绘工程专业。2010,我们学校只有三个研究生。基本上我们学生只要认真考研,考上并不难。总的来说,我们学校考的人在逐渐减少,这和清华留不住他的本科生是一样的。武大虽然有一个出水点,但是人往上游,往下游是很正常的。有一种说法,东京大学最好的不是他的博士,而是他的本科。但从2012开始,我院地理科学基地班成为主力军,他们的科研保障率达到了50%左右,这是我校为储备人才而制定的措施。原来地理系只有一个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2008年教育部批准成立地理科学基地班作为3S技术培养的特色班,所以从2012开始考研。似乎从目前来看,理学硕士不会扩招。扩招的都是工程硕士。我院每年的工程硕士都没有满额。如果不完全确定,可以申请工程硕士。工程硕士就业其实比我们好,待遇其实也一样。现在已经改革了。

3、奖学金和助学金等。

研究生学费每年11000元,住宿费每年1200元。奖学金按专业和总分排名(初试+复试)。其中40%获得一等奖学金(11000元),40%获得二等奖学金(5500元),20%获得“三等奖学金”(0元,即完全自费)。从2010开始,所有人都可以获得300元/月*10 (3000元/年)起的科研资助。以前,只有70%的人可以得到这笔补助。

4.分数线

武大作为理科专业,地理不考数学,初试难度不大。很多不喜欢数学的学生会选择这个专业,甚至很多文科生会跨专业考,所以总分肯定更高。预备课程包括外语、政治、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我所知道的历年分数如下:

年龄

分界点

2011

340

2010

340

2009

348

2008

360

2007

328

2006

333

单科成绩:英语和政治都是50(英语偶尔调整到55,所以最低要求是55),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都是90。PS:这只是近两三年的基本情况,细节无法考证。

往年的经验证明,从来没有因为政治单科不及格而进不了复试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要么总分不够,要么英语不够。所以英语是复习的重点。更重要的是,英语考研成绩达到一定水平,研究生英语可以免考。

5.考研公平性

可能很多报考武汉大学地理的同学都在担心考研的公平性。其实作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我个人认为武汉大学的考研还是比较公平的。所谓的不公平,大家都知道,就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可能考前会把重点放在重点上,复试的时候走过场就ok了。但这只是很多人的猜测,而事实呢?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作为我们学校的研究生,我们确实在考前找过林老师和刘老师很多次,只是为了重点讲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但是两位老师从来没有透露过任何话题。林老师只是通读了一下自然地理的目录,基本没有透露什么所谓的考点和重点;刘老师就更简单了。他甚至不看目录。他直接问我们在复习中有没有问题。我们试探性的想问要不要考某个方面的,也是徒劳的。作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我们在复试的时候认识大部分老师,但是我们还是按照同样的程序,选题,答题,翻译,只省去了本科专业介绍和实习,因为老师知道我们做了什么。最好笑的是我们班一个同学复试完,录取确定后,我班主任说:他是我们自己班的吗?- -!所以可以肯定武汉大学的地理录取是公平的。

6.专业课程

说到专业课,这是我们的老本行。首先,如果你有条件的话,我推荐你把这两门专业课随课上,收获会很大,尤其是经济地理。两门专业课的教材是:

《自然地理学》,林爱文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和应用》,刘艳芳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07年6月5日-38日+10月。

(看完这个,不要问能不能考王健的书。虽然不是这个,但是你只要知道是这个就行了。_)

自然地理,没有投机取巧的办法,只要记住所有的内容就行了,已经标注的所谓“重点”也不用了。武大地理考研专业课自然地理只能算是自然地理的入门科目。需要记忆和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只要拿出一点知识点,就能给出一个简短的答案。而且这几年林老师写题的思路也拓宽了不少,题型形式和格局也有了很大变化,给复习和初审带来了困难。然而,一切都将保持不变。我们在2009年的本科学习、考研复习、资料整理中,对题型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其实说白了,就算你没有任何自然地理的考研资料,只要把整本书背下来,也能拿到120分以上。有了资料可以减轻考研复习的压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其他课程(尤其是英语),让自己在复习中对这门专业课有更好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