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卷是什么意思?
百度的解释是:内卷化是指同行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竞相付出更多努力,导致个体“收入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膨胀”。?
今天的主题“大学生壕沟”指的是很多大学生之间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自愿”竞争。
对内卷化的误解
想必当你听到“内卷”这个词的时候,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很多相关的场景,或许还有配套的文字概念。但是在这里,我首先要和大家探讨的是关于内卷的一些误解。
1.?内卷=忙?
在冬奥会上炸了世界的滑雪运动员顾艾玲最近一直是社交媒体的热门人物。据了解,她3岁开始滑雪,但除了滑雪和获得奖牌,她的生活还包括学习钢琴、芭蕾、写作、模特,甚至通过自主学习,以1.580的成绩(满分1.600)进入斯坦福大学。如果以内卷繁忙的标准来看,顾爱玲绝对是当代青年中的内卷之王。
2.?内卷=每天重复枯燥的学习?
郎朗,中国著名钢琴家,被公认为世界三大钢琴家之一。据采访了解,他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三岁开始学习钢琴。他每天练琴不少于8小时,坚持了30年。由于他在凌晨开始练习,他的钢琴声被邻居戏称为“闹钟”。我们知道长时间练琴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假设符合内卷标准,郎朗30年没有参与内卷。
3.?内卷=做的比别人多?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的学生需要练习写时事评论。相关课程的老师要求学生定期交一篇评论作为作业。有一个学生想当评论家,因为他有强烈的表达时事的欲望,也想锻炼自己的文笔,所以比别人多交了两篇,希望老师能多打自己。如果这是一篇内部论文,也许这会激励全班同学交两倍的作业。
不,以上假设都不是内卷。在我看来,判断内卷化的关键标准在于其对“非理性”和“自愿”的界定。
顾爱玲真的是多才多艺,天赋异禀。但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每天10小时充足睡眠所获得的能量,是任何兴趣面前的一心一意,是以牺牲高考制度为代价的自学所获得的时间。
郎朗确实在无聊中日复一日地练习钢琴曲,但他的才华和热爱是真实的。更难得的是,他对钢琴的态度从未改变。每天练琴8小时,可以说是他独有的节奏,很难被外界打扰。
而且那个新闻专业的学生最接近我们普通大学生。她的行为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无法抑制的写作欲望。即使是出于竞争,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思想沉淀下来,只是想方设法的凑字数,那么你的作品质量必然会下降,老师反而会失望。
这些例子的背后不是“非理性”,而是“天赋、努力、坚持、梦想、时间管理、选择和机遇”。多种因素的组合是合理的,符合人自身发展的规律。他们的成功是一步一个脚印,有迹可循的。同理,很多我们推崇的人,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惊人的,但过程无非是极度的理性和长期的理性。
另一方面,内卷化位于理性的对立面,与规律脱节,是疯狂的。有意思的是,生活中很多人既不能坚持长期的理性,也不能坚持长期的疯狂。就像很多大学生不能坚持上课不分心,也不能坚持每天熬夜复习。前者有力无心,后者无力。正因为如此,最后不得不沦为平庸。
在大学里,我们看到同学在宿舍里,在图书馆里,在自习室里学习,资料放在身边,孜孜不倦。我忍不住脱口而出:“大家都太卷毛了”。很多时候这只是一个玩笑。因为网络热词的跟进,可能会有偷懒的借口。内卷会有今天的江湖地位,很难说里面没有这样的水。毕竟,只有在学习的人才知道自己是否在自己合理的节奏里。如果我们已经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就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被内卷化的趋势所影响,形成自我怀疑,也不要太在意别人。
大学生内卷的表现是1。学习没有自己的节奏。目标没有明确的阶段计划。容易被别人的节奏影响,改变自己的临时计划。
2.重复低效的劳动。过分担心未来,透支身体,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通过外表的努力安慰自己的内心:我现在很努力。
3.求成果的数量,不求质量。靠数量积累获得感是功利的,选择矿山的外观比矿藏的内部储量更好。
4.?时间的价值是以“有用性”来衡量的。我无法达到专注,也无法忍受无聊。我总是怀疑自己选择的目标对不对,害怕浪费时间。
退化的原因
(1)自我期待源于看待他人的想法。
“如果我从未见过太阳,我可以忍受黑暗,但太阳使我的荒凉变成了新的荒凉。”
艾米莉·狄金森
虽然内卷在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其本质是一种心态,很难称之为健康有益。纵观几千年的历史,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解决了生存的问题,即饥荒、战争和瘟疫,人类就能真正实现精神解放。但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看到的却并非如此。
即使扶贫让很多人衣食无忧,但人只要活着,就想吃得更多更好;国力的强大把人从战争中拯救出来,今天却还在职场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学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活到一百岁,但寿命的长短不一定是幸福的长短,而可能是痛苦的额外延伸。
可见,生活环境并不是制约人精神的关键,真正制约人的是人类自身,因为我们对幸福的期待总是来自于我们与周围人的比较,而比较会导致竞争。而且因为生活环境好了,人口增加了,一大批人进入了同一个竞争圈,为高考、奖学金、面试实习、考研名额、出国留学名额等而奋斗。,大家的精神已经开始翻身了。
从宏观的角度看整个社会:普通人看着有钱人,觉得自己太穷了,就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富人看着更有钱的人,担心自己的钱有一天会消失,所以害怕,然后纠结于基金和股票的投资。
从大学生微观来看:专科抱怨没有本科,公司根本看不上;二本投诉没人,简历直接刷;一个投诉书没有985,211,和两个书没有区别;985,211抱怨不出国,格局不够大。我该怎么办?我考研了,于是又进入了一个轮回。
于是我们会发现,人永远不会满足,永远只会想看到自己没有的东西。比如当代大学生认为本科已经泛滥,但实际上中国的本科率只有4.43%。换句话说,本科生其实很难得,很有价值。为什么毕业后总是挤进那些城市?于是,本科泛滥的假象出现了,你无形中贬低了自己。
综上所述,内卷化正是因为人的存在。诚然,我们不能通过消灭人类来消灭内卷化。但我们不妨尝试改变看待周围人的视角,避免陷入非理性竞争,形成内卷化。如果你对别人有不同的想法,他们可能不是地狱。
(2)难以突破“制度化”筑起的高墙。
“一个坐了几十年牢的犯人说,制度化就像这个监狱。刚来的时候特别不习惯。你处处觉得不舒服,处处打压你。但是,时间长了,你已经很习惯这一切了。”
——《肖申克的救赎》
很多大学生表示对未来很茫然,不知道该做什么,该做什么。但我不这么认为。对每个人来说,幸福很简单:金钱、时间和快乐。为了快乐,有人想当老师,有人想去银行工作,有人想当设计师,有人想.....所以,他们想成为的不是茫然,而是通往目标的路。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在考虑方法时都会撞上“制度化”的高墙。
“制度”可以理解为包括一定规则、习惯、意识、氛围的环境。自从我们踏上学习之路,“制度化”就潜移默化地为我们的思维筑起了一堵高墙。可能小时候长辈会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你会给出各种奇思妙想,比如“我长大了想当宇航员”。但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大多数人选择的不是当时的答案,甚至与之相去甚远。
因为小学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考个好初中,考个好初中之后考个好高中,考个好高中之后最重要的,还有好大学。各种变化都离不开他们的祖先:好成绩。这是一种体制化,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懒惰,有意识地回避对未来的思考,因为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告诉我们,不管以后想做什么,都要先考个好学校。
考试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到了大学,它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除了考试,学生很难相信还有更安全、更能改变命运的方式,也不敢尝试走出舒适区。其实我们也不确定“考研”是否正确,但与其迷茫不动,不如随大流,获得一份心安,获得阶段稳定,稳定之后再去思考未来。所谓“读完大学的梦想之路,你就知道了,最后就是三场考试,考研,考证,考试。”这样,成功之路就变得单一,成功的定义也开始同质化。如果同样的事情太多,就开始翻车。
当然,高考本身没有错。已经是社会能提供的最大限度的公平了。错的是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忽视了培养自己的思维。我们看了很多教材教辅,却很少看国内外名著;我们在培训班、小房间里没日没夜的刷题,却很少去外面问为什么山那么高,水那么深;我们愿意花三年时间去争取同样的研究名额,却不愿意用这三年时间去做自己的创新。说到底,学校就是一把伞,我们习惯了呆在伞下,不敢踏出一步,不敢在阳光下直视自己的身影。
(3)“社交媒体”的兴起助长了内卷化焦虑。
“盖房子是在一个人文环境里,没有车马。问你能做什么,你的心远非以自我为中心。”
——陶渊明
为了避免内卷,一个问题是如何保持对你所选择的东西的绝对专注,尤其是在几年内。但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难以聚焦。在这个任何人都可以拿起麦克风为自己说话的时代,传播的内容质量变得参差不齐。商业功利因素的大量介入,让焦虑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商品。
“不用买课本,一个月就能直接领证”、“一个去过的人告诉你上大学哪条路是不通的,别让四年白白浪费了”、“直播一个月兼职赚很多钱”这些针对人性弱点的广告语,通过Tik Tok、Aauto Quicker、微信官方账号、微信运营群等媒体获得了大量流量,野蛮生长。让原本难以沉下的大学生之心再次浮出水面,迷失在嘈杂的空气中。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没有回到心里,只会增加音量。
在古代,如果战乱太大,我可以带着亲朋好友找个桃花源,披头散发,自得其乐,任凭外界变化,我守护着自己的善良;如果官场卷帙浩繁,我也可以学学陶渊明,退隐到乡下,在山南种豆子,同时研究诗歌,生活也挺幸福的。但在城市化不断扩大的今天,网络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广,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发现很难找到一个可以静下心来研究一件事情的地方。
人类在地球上建造物质生活的天堂,同时也在建造精神生活的牢笼。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失去所有真正意义上的宁静。所以,注重内心的修炼,学会在内心开辟一片宁静的土地,进行终身学习,显然是每个人都需要努力的方向。
内卷化(个人+社会)对个人的伤害
1.?让视野变得狭窄。
长期的内卷会让你更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会为了有限的排名和最后几个小数位而疲惫不堪。如果结果好,过程会得到肯定;如果结果不令人满意,流程将被拒绝。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我在这所大学失败了三年”“我这期间的努力就像个笑话”这类挑战失败后的抱怨。同时也容易保守,重复学长学姐的老路,失去做探索者和开拓者的勇气。
2.?忘记对自我的追求
在内卷的后期,最可怕的是失去自我。一开始我只是想跑得比对方快,所以我把别人的节奏也纳入了我的计划。后来发现自己一直过着别人的日程,追逐着别人追求的目标。最可怕的是,你追的人可能也在追别人,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回到自己身上,形成闭环。在这个循环中,每个人在对方眼里都只是一台学习机,没有休息的空间。
3.?失去体验生活的机会
大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学习固然重要,但兴趣、爱情、旅行、团队合作、社团等等也是很重要的经历。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些在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把他们的领域视为一门艺术,而不是一份纯粹的工作。就像同一个物理公式,老师给学生讲它的推导过程,大多数学生都会赞叹“这个公式真聪明。”但只有少数人会说:“这个公式真好看!”这少数人之所以能经常敲开真理之门,是因为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不亚于对艺术的热情,内卷化则让你无法体会各种美,甚至否定它们。
对社会
1.减缓社会进步的步伐
电影《三傻大战宝莱坞》中有一个搞笑的情节:一个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名次,不仅通宵比别人用功,还在考试前夕把八卦和玩物杂志塞到其他宿舍的门口,企图分散同学复习的注意力。这不仅是音量的问题,也是心灵扭曲的表现。试想,如果大学生将来毕业后身居高位,会不会因为内卷化的压力而刻意放慢潜在人群的步伐?行业会不会因此而减速甚至萎缩,就像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不去管,就很容易走向垄断。
2.社会创新程度下降。
我们现在有一种被刻意强调的意识:“现有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意识的蔓延是内卷化的重要原因。其实是真的,只不过应该有后半句,就是“社会资源上限可以提高。”就像工业革命:人工动力有限,我们创造蒸汽动力;当矿产有限时,我们会发展电力;环境不能承受污染,所以我们将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新事物的创造是提高社会资源上限的关键。但是,内卷化使我们围绕有限的资源相互竞争,放弃创新,放弃原有的康庄大道。
如何处理内卷
1.?感受世界的宏大和自己的渺小。
如果你觉得自己卷进去了,你就会被放逐到广阔的世界。我们可以爬山,爬到山顶,四周云雾缭绕,宁静悠远,当我们俯视群山时,会觉得天地间的人类是多么渺小,心态也会平和很多。我们也可以去看海,看潮汐逆着海风的潮起潮落,心会走得更远,会思考现在的状态是不是太紧张了,视野是不是太狭隘了。内卷就像一个黑暗的小空间,头脑和身体同时在那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出去透透气。
2.?从小事做起,用仪式感缓解焦虑。
早上忙着吃饭之前,可以先去操场散散步,晨跑后的早餐会变得更加美味;在你做作业之前,清理你的桌面。宽大的桌面空间可以缓解埋头苦干的压抑。一个人在宿舍的时候,可以扫地。出门的时候可以方便的把垃圾拿出去。每天打扫几分钟是调节心情的好方法。更重要的是,你创造一个干净的环境来净化你内心的焦虑。这些小仪式会一点一点的丰富你每天的获得感,让你知道我每天除了学习还做了那么多事情,可以有点骄傲了。
3.?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抓住机遇的闪光
读书是人类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上的知识可能会过时,但课外书永远不会。读很多经典可以开阔你的思维,有时候甚至会颠覆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帮你改变“苦难就是锻炼”的单调鸡汤,丢掉“只要努力就能做成一切”的傲慢,学会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抓住并利用稍纵即逝的机遇、运气和灵感。当你在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每一秒都在进步,每一点知识都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突然出现给你一个推力。经典的积累让你在面对内卷时充满自信。
4.?刻意练习,逆着快节奏积累资本。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视频剪辑、带货直播、编程算法、p图特效、动画建模、配音兼职,令人眼花缭乱,涉及到不知道该选什么。但是要记住,迭代最快的往往是那些表现形式,而不是核心的内容创作。内容创作是作品最深处的核心,一切表现形式都是为其服务的。内容创作之所以不容易被复制或迭代,是因为它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基础和刻意练习。
写作要有内容,坚持每天写几千字;编程要有内容,坚持每天写固定行数的代码;口头表达要有内容,坚持每天固定时间朗读和朗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过10、20、30年的刻意实践,内容创意会成为你个人专属的标签和价值。让你不必盲目追求新的表现形式,因为他们会找到你,而你才是真正独一无二的。
5.?不仅要考虑个人,也要考虑国家。
虽然从小到大我们在作文中一直加“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结合起来”,但在实践中总是忘记,这可能只是突破内卷的一个缺口。仔细想想,我们总会想:“我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出发点都是我。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国家需要什么,可能会发现一个闪光点。国家是一个宏大的概念,但是接触国家不会受到你个人能力的限制。你想的话可以。
最后附上我最近迷上的一句动画台词。祝大家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成绩和排名瞬息万变的时代,应该拿什么来定义第一?
不仅仅是赢。正因为跑者有更大的理想和目标,所以才继续跑下去。"
——《大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