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教育局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荣成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54388+0.82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第一,2004年被评为首批中国魅力城市。

长期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市”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己任,以“建立与经济强市地位相适应的教育”为目标,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全市教育水平全面提升,首批通过国家“两基”验收,相继通过山东省教育示范市、山东省农村教育先进市验收。全市适龄儿童入园率已达到93年前。全市实现了6岁儿童入学,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多年保持在100%;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7.5%;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9%以上。中小学生犯罪率始终保持在全省最低水平。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89所,在校生8.5万人。其中,小学45所,学生3.22万人;初中28所,学生3.04万人;普通高中6所,13400人;中等职业学校9所,学生90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54人;有94所幼儿园,65,438+20万名儿童。基本形成了学校布局科学、规模适度、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体系。教职工7588人。我市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全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山东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两基工作先进市、山东省农村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普及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山东省教育示范市”、“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学前教育。全市共有幼儿园94所,其中政府办幼儿园24所,企业办幼儿园12所,集体办幼儿园26所,村办幼儿园12所,个人办幼儿园20所。省级十佳幼儿园1,省级示范园区12,威海示范园区59个。威海市级以上示范园区比例达到76.6%,学前一年录取率达到100%,学前三年录取率达到95%。

-基础教育。全市共有小学45所,其中市属小学6所,镇办小学39所。初中28所,其中市属初中4所,镇办初中24所;普通高中6所。我市是全国首批达到1994“两基”验收标准的县。2003年被评为全省农村教育先进集体,基础教育水平较高。全市实现了6岁儿童入学,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多年保持在100%;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7.5%;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9%以上。全市6所普通高中全部进入省级标准化学校行列。多年来,普通高中实行“划片招生”,促进了高中均衡发展,推动了初中从升学到办学的竞争,实现了高中发展、质量和效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全市高考从1998开始连续九年高居威海榜首。2007年高考本科1923人(不含音乐、体育、美容、高职院校学生),上线率38.5%,重点本科上线率63.4%。

职业和成人教育。全市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其中5所职业学校被评为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市职业中专和第四职业中专被认定为国家重点职业中专,技工学校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市成人中专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成人中专,第三职业中专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在山东省职业教育十、百、千工程中,市职业中专、第四职业中专被评为100所骨干示范学校,全市6个专业列入全省300所骨干示范专业。职业学校认真实施专业教学指导计划,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每年90%以上的毕业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全市成人教育逐步完善市、镇、村三级教育网络,各镇设立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全市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结构合理、产业配套的职业成人教育体系。

私立教育。我市积极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原则,严把民办教育的审批、管理和质量关,使全市民办教育异军突起,成为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共有各级民办学校30所。其中学历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1125人;有27所短期培训学校。全市民办教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发展局面。——学校布局调整积极推进。我市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8基本完成初中布局调整。1998之后,主要关注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根据各镇区域特点、适龄儿童和经济条件,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我们制定了《荣成市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报请市政府批准,下发各镇,并纳入镇政府工作考核。市教育局采取领导监督的方式。各学区加大宣传力度,使布局调整的意义深入人心,推动布局调整积极稳妥实施。全市农村小学从505所调整到现在的39所,实现了办学的规模效益。同时,近年来,高中调剂力度加大。市区建了荣成三中,撤销了两所规模较小的高中。其中,13中学已迁至人和中心镇,撤销了2所办学效益较差的职业高中,使全市6所普通高中和4所职业中专布局合理,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幼儿园数量也从608所调整到现在的94所。

——标准化学校建设成效显著。该市以创建各级标准化学校为突破口,促进了办学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年根据全市实际情况,制定创建计划,落实责任,召开各校创建标准化学校现场会,将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和校领导的考核,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快速推进。目前,全市已建立省级标准化学校19所,威海市级以上标准化学校达到总数的95%;三所职业学校被评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全市中小学实验室和教学仪器配备全部达到或接近原有的I类标准,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得到广泛使用,为学生潜能开发和特长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近年来,该市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加强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建成了高品位的荣成教育城域网,实现了校校通。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了网上文件收发、网上教研、资源管理、视频会议等无纸化办公,使教育管理更加便捷。全市中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50%以上的教室配备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各类电化示范学校占学校总数的95%以上。微机配置比例达到了高中生1、初中生1、小学生1的标准,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全市建立了覆盖各个学段的17学科网站,建立和完善了教育资源信息库,为学校、学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办学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针对教育发展的实际,树立别人的钱办学校,今天的事明天的钱办的理念,因地制宜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吸收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办学,激活教育发展机制。一是由企业出资建设校舍,学校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分期支付;二是企业投资建设校舍并租赁学校,一旦学校经济条件允许再买断,所有权归学校;第三,进行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服务设施建设,将部分学校后勤服务项目承包给社会。学校一次性收取若干年的承包费,将这笔钱用于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学校的服务水平和校园的综合功能。近年来,市教育局所属的6所普通高中和4所职业中专通过各种融资建设各类校舍及配套设施20多万平方米,购置了大量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面貌变化很快,全部跻身全省标准化学校和重点学校行列。2002年在我市召开了全省高中建设现场会。与会的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和高中校长对我市的做法惊叹不已,称赞我们创造了教育发展的奇迹。

——人事制度改革深化。自2001起,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以学校干部竞聘制、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统一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改革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近年来,通过改革,干部人数由657人减少到464人,平均年龄由45.4岁降低到42.1岁,大专以上学历比例由72%提高到97%。教师队伍精简高效。在职教师平均年龄由改革前的43.7岁降至36.5岁,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2%。在改革过程中,该市还有效理顺了教育管理体制,取消了镇级教育管理机构,让镇长负责教育,镇初中校长负责教学管理,并将管理人员分开。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并在威海市得到了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