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的异同

相似之处:

1.他们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2.都做过官,都被贬过职;

3.都有很好的口碑,流传至今;两人都是忠臣。

4.杜丽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但两人都无能。他们都有普及天下的心,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5.大家都主张吸收高雅脱俗的散文,取建安以前各派的作品,取其精华,用宏篇来成就其伟大。

6.李白和杜甫都是建立自己独特形象群的专家。

7.杜丽同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痛恨侵略战争。

差异:

杜甫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那片流血流泪的土地,忠实地描绘着时代的面貌和他内心的悲哀。这种深入社会、关心政治民生疾苦、重视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以及由此带来的语言表达上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着唐诗在内容和风格上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至宋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诗歌的苦心,可以作为人们的一个标准。在这方面,杜甫的诗比李白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在我们的印象中,杜甫似乎总是那么压抑和愤怒。其实他也有浪漫的一面。当时的唐朝帝国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阶段,整个民族和时代都呈现出蓬勃进取的风气,杜甫也受到了时代风气的影响。他也曾经年轻过,年轻的时候连屈原、贾谊、曹植、柳甄这样的人都不在乎。他的诗《庄游》追忆往事,声称“性志嗜酒,厌恶执拗”,“饮酒视为八极,俗事无边”。24岁时,杜甫去洛阳赶考,未能如愿。他还在齐国和赵国四处游荡,过着放荡的生活。33岁时,杜甫与李白在洛阳相遇,两人以英雄的身份游历梁宋。他们沉溺于饮酒、唱歌、慷慨地追忆过去、射击和打猎,他们也有点像任侠。李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特殊的风格和杰出的才华深深吸引了杜甫。杜甫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与李白交往时间不长,但在李白危难之际,他又为梦所困扰,多次写出《李白之梦》、《致天空尽头的李白》等感人肺腑的诗篇。可见诗人年轻时也是性情中人。只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和他晚年生活的困难,诗人才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人民的苦难,更多地关注现实主义主题。

说到李白,恐怕大家都知道,尤其是他同时代的朋友和后世的学者,都把希望寄托在李白身上,称赞他对达官贵人的“鄙视”态度。一首诗甚至故意把他描写成“李白诗百首,长眠长安酒楼,天子呼不上船,自称酒仙。“这种一生骄横叛逆的形象,被后人夸大了。其实真的是很大的误会。李白并不像他所宣称的或者别人所称赞的那样远离权贵,而是一生都在朱门和官员之间交游和奔波。

李白为自己对君主的忠诚不被理解而感到委屈。他对善代的毁灭极为愤慨,时常表现出浮云污王之崇高精神,却又十分眷恋宫廷侍从的生活。因此,他不仅以恭敬的小朝臣身份出现在皇帝面前,而且还攀附唐力皇室为族谱,其矛盾的粗鄙让人不敢与他正直高傲的性格相匹配。他歌颂唐朝的祖先。他讴歌玄宗是贤明的大师,是君王,是圣帝,甚至把皇帝比作太阳。他从未谴责国王的愚蠢。他一直怀念玄宗接见他并供奉他祭品的恩情。他把自己比作一只被奉承者嫉妒的鸟。于是他含着泪离开了长安。

李白一生向往做官,却几次在人事上难以相处。在行为上,他成名直到他乞求权力,他在情感上是不平的,愤世嫉俗的。他留下的1000多首诗,充满了浪漫的夸张,在他的辞藻中始终表现出“与王子为友”的幻想。他对现实的不满集中在他从政的野心无法实现。他所恨的只是阻挡他前进的小人,却对他为皇帝和达官贵人的才能一无所知。如果他这辈子没有成功,没有隐退,那么他这辈子也没有真正的安静的隐居过。同样,他的个性解放,文学创作上的骄傲与超脱,放纵与自适,以及政治上对名利的强烈追求,使他一生陷入痛苦的矛盾之中。似乎诗人李白的崇高和文人李白的庸俗在主观上是可以统一的,这就给后世有个性有抑郁的文人留下了极好的渲染素材和反思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