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人

当代艺术教育中的“程序化”问题与儿童绘画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接受过美术教育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现在回想我们小时候画画是一种享受: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自由奔放;不受视角的限制(因为我们不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心智想象的空间可以自由活动,表现的手段更是肆无忌惮——只要能表达“我”的意图,让我们开心,怎么画都可以。而画画也是纯粹自发的心理需求,当然会有幸福感。但是当我们长大了,进入美术班学习流画,接受“正规”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了解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你好像恍然大悟,哦!这就是绘画的意义所在。有那么多的讲究和方法。挺难的!成熟的理性思维方式已经逐渐深入你的大脑,以后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技巧等着你去掌握和理解。这一切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操纵(应该叫侵权)了你的艺术思想。

美术培训班第一节课学到的是如何使用铅笔:拇指、食指、中指并拢握住铅笔,在画纸上斜着用。然后老师会放一堆静物作为你的绘画对象。他先在桌子上铺一两张桌布,然后在上面放瓶瓶罐罐,水果之类的东西,就算有了画画的基础。接下来你要在画板上点好素描纸,放在画架上或者膝盖上,距离静物三倍远。老师要求先用较浅的直线画出面前物体的轮廓。他会给你讲“和平的正方形里没有圆”的绘画理论,这是老生常谈,意思是物体在理解上要简化概括为简单的几何形状。比如画石膏球体,不要直接画圆,先画一个淡淡的正方形,然后从四个角切开,使四边形变成多边形,再慢慢变成圆。如果用眼睛目测物体还是没有安全感,可以用测量来获得物体的比例。方法是伸直手臂,手里拿一根长铅笔(也可以专门做一根长木棒),手臂和铅笔形成90度的夹角。通过铅笔的高度,可以测出静物上下两段的比例(水平使用铅笔,还要伸直手臂,这样得到的比例和上下比例一致),然后把得到的比例画在纸上。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理解老师为什么总提“宁!

接下来就是五音、空间感、纵深感、立体感三个方面遇到的概念和演奏技巧。如果你的画面有了基本的造型和比例关系,这只是第一步。然后你得明白“调”的概念:中国画有笔墨,有层次。即墨分五色,墨有虚实浓淡,线条有直、曲、方、圆,类似西洋画。西方人认为,物体是由“面”构成的,所谓的“线”是不存在的,我们看到的物体外轮廓的“线”只是物体的边缘“面”与空间背景的“面”相交形成的微小“小平面”,而不是边界线。还有,当你站在一个点上画画时,有一个透视问题(焦点透视),即物体有距离的变化,有大小的差异。我们来研究一下明暗的因素:由于光线的作用,被画物体上有很多颜色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五个颜色段——黑、白、灰、边界线、(反光)、投影等。——即五音,其中明暗分界线最为重要,关系到体量感的塑造。在你理解了这些理论之后,你还要进行训练和练习,比如排线(左对角线、右对角线、米、十字等。),黑白灰度,真实,紧绷,线条笨拙。初学者倾向于把物体的形状(边缘线)画成“线框”,透视关系往往是颠倒的;调音时,颜色重复,同样的重量无处不在,发出黑色的光芒。如果解决不了,就用橡皮擦,结果会越来越差。

用力擦,比如画一个石膏球体,明暗界限画得太暗,其他地方跟不上;或者过渡不自然,感觉边界特别突出,与周围脱节,倒影没了;投影,黑暗部分和明暗界限混在一起,你我他分不开。如此反复,时间久了,你就把问题一个个解决了,直到你成为一个优秀的素描大师。

然而,更复杂的事情还在后面。比如你画中描绘的物体缺乏立体感、空间感和纵深感,这是一个更致命的问题。涉及到你对身体各个部位刻画的细致程度和空间距离。画画最忌讳的就是平均主义,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把几乎每个部分都画出来(技术上有时候反过来,要求平画,平均),否则会显得“平”。比如被画对象的前面部分要刻画得“硬”一点,让它“出来”,但是有时候你把后面的东西画得太仔细了,关系颠倒了,没有距离感和纵深感,也就是说背景跑到前面去了。在画石膏头像的时候,我们往往把鼻子、眼睛、嘴巴、眉毛画的一模一样,分不清哪个是重点,很多细节都很突出。这种情况就是主次观念的缺失。此时老师会提醒你重点,比如突出眼睛(眼睛是脸的灵魂)、鼻子等重要部位。你可以学会重新调整画面,但是切记千万不要把眼睛抠出来或者使劲抠瞳孔。你要知道眼睛是在里面的,不要画出来。画人像的时候,老师强调的是“结构”这个概念,但是你太小了,还没有完全理解结构这个词,以为画一个地方“方”或者“重”或者使劲挖就会觉得有结构感,这就大错特错了。结构是物体本身的结构(如建筑时的框架),受光的影响,形成一个?!

嘿嘿嘿嘿。——这叫明暗分界线。一般从这里开始更容易把握色调,因为你用最深的颜色来表现,其他地方可以一层一层递减,直到最浅的颜色。这里补充一下,光影的画法一般认为是来自前苏联的切斯卡科夫素描体系。画面主要用光影来表现,黑、白、灰的层次也要一字排开。对结构的理解主要看光影对造型的影响。但这种制度通常会导致学生建模的“后遗症”——似乎永远画不完,对大面积的协调过于纠结。如果你看到法国安格尔的素描,你肯定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他的造型原则和苏联学派的大相径庭。以上只是对结构理解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要忘记很重要的一点——形体本身的“构图”是永恒的,而光影是千变万化的,也就是说物体本身的大小和结构是不容易改变的。所以素描和绘画时不要总是跟着光影走,那样会变得被动。分析形态之间的转折,找出它们相互联系的点和“面”,然后有目的地描述这些部分,才能真正起到“塑造”的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塑造”,物体才有立体感。体积感源于西方而非东方。我们国画基本都是平面的,多以边线为主,有时“内”也可以略作渲染。而西洋画则要求表现三维。

放置在这个“非常真实”的空间中的物体,呈现出影像般的效果,通俗地说就是“画如其真”。

简单的静物和石膏训练不难,人像素描难。人头像的画法与石膏不同:石膏质地透明,色调稳定。一般来说,它是用铅笔B塑造的,用铅笔2B和3B塑造的,4B对于最暗的地方就足够了。但是人物头像有肤色和头发的问题。画的时候,一开始要放松,然后逐渐收紧,直到完成。头发要蓬松,最暗的地方可以用6B铅笔画。表情的描写要抓住眼睛、鼻子、嘴巴的表情,强调活力感,千万不要画死,同时要明白黑、白、灰的关系,不要重复使用色彩;结构上,注意头部和颈部的关系。有的同学只注重人物脸部的刻画,往往忽略了脖子。结果头好像放不下,脖子画得像根柱子,又直又直,就像插在胸口一样。头像是半身像,主要表现头部和胸部的关系。在这里,脖子的扭动很重要,它的变化影响着人物的各种姿势和表情,手臂和手的身体结构,也是胸围的重点。老师总是强调画“关系”,指的是这些部分之间的关联。到了这一步,你必须了解人体结构和头部的比例。人头部的大致比例可以用“三亭五眼”来概括三亭是指发际线到眉毛、眉毛到鼻尖再到下巴的距离相等;五眼是指如果从正面看,脸的宽度可以!

分为五个部分,而每个部分都是一只眼睛的宽度,耳朵的高度正好是眉毛到鼻尖的距离。眼睛的部分一般是半个头(这个比例适合成年人),而儿童的比例不同(因为不成熟,眼睛基本在半个头以下)。成年人的身高是根据头长计算的。一般中国人的身高都是七或者七个头半长。如果我们坐在凳子上,它有五个头长。当我们盘腿而坐时,它就变成了三个头半长。刚开始画人的时候,老师还会布置一个头骨的草图,让大家记住骨点和它的基本形状,然后画出肌肉的石膏模型,目的是教我们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在人像素描的过程中,有些人倾向于过多地画人物脸部的某些部位,比如抓颧骨,几乎不可能把所有的骨头都画出来。这种方法不可取。人像是由骨骼、肌肉和表皮组成的,而不仅仅是一部分,所以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结构的研究和教学中,我国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方法:他要求学生默写人体的骨骼结构,并与素描相结合。他画马的时候,对结构也有同样严格的要求,反复勾画马的骨架和结构,然后结合素描练习。所以徐悲鸿的《奔马图》才如此传神。

低头是一个半身像。胸围的难点在于手、前臂、后臂、胸、腰的关系。初学者倾向于画手臂粗或者手绘,比例不协调,或者头大或者头小。当然,绝对的准确是不存在的,只要你的画面让人看着不舒服,视觉上舒服。全身形象比较复杂。把腰画得很长是常见的错误,还有就是对手和脚的忽视。在人物画中,脸是第一表情,手是第二表情,所以脚是第三表情。所以在常规的素描教学中,会特别进行手脚素描训练,尤其是难画的手指和关节。同时,人体解剖学也不容忽视。现在的美术教学中,学校开设解剖学和透视学课程,讲解必须掌握的知识。上课的时候,老师会逐一讲解人体各部位的构造,骨骼和肌肉的形状,让学生背下来,直到背得一清二楚。期末会有闭卷考试。基本的方式就是默默的画出人体某个部位的肌肉或者骨骼结构。目的是让你牢牢记住它们的形状,方便以后在素描中应用。但是仅仅记住这些形状是不够的。素描时要根据具体的对象来表现结构。有没有发现,素描的训练已经成为当前艺术院校的一个重要科目,似乎是造型的基础。而要想进入这个体系,就得通过严格的考试,才有机会学习绘画。考试科目一般包括:素描、速写、色彩、创作(生活?!

如果你是学油画的,除了写生,还必须接受大量的色彩和临摹训练。这样才能熟练掌握油画技巧,又不会太“业余”。临摹欧洲的经典名作是你的第一课,从文艺复兴、安吉尔、德拉克洛瓦到印象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绘画。无论如何,你首先要了解颜色的种类和基本规律:什么光源、固有色、环境色、冷色、暖色、色调等等。方法和程序类似素描学习,先画静物,再画风景和人物;从单色到彩色,循序渐进。我们刚开始画颜色的时候,总是过分关注其固有的颜色,却不知道物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或者颜色太原始(不协调),太脏(次数太多),或者没有色调。画色彩比素描更难,因为它包含了素描和色彩两个部分。有的同学在画彩画时只寻找色彩关系和环境色彩的变化,而忽略了素描要素——有色彩的、无形的;反之,只抓造型,不注重色彩,作品就像一幅单色素描——缺乏活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放弃学习的想法,觉得自己不是画颜色的料,很痛苦。因为这个既定的轨道已经变成了一个程序,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了一个“陷阱”,但你毫无概念。日复一日,经过强有力的训练和练习,你逐渐了解了西方油画的绘画技巧,视觉世界也变得令人眼前一亮!

花很刺眼(你看多了)。也许你最初对艺术的体验是尽可能的了解,但后来你会抱怨自己看多了,因为很多学校把你搞糊涂了,你无所适从,然后你可能会对这一切产生怀疑。

经过这一切正规的艺术教育,你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所以你应该感到自豪。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没有实物或照片的参照物,我们是无法画画的,我们对形象也有着严重的依赖和模仿。你我对“创造”这个词的含义思考了多少?你知道,也许是很多大师的名字。而当你发现艺术会成为一种抄袭生活本身、经过技能训练的“痛苦”时,你会更加迷茫,与你最初对艺术的理解大相径庭,毫无神圣感。这样程序化的艺术教育,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但又有哪一个能摆脱固有的视觉经验,另辟蹊径呢?现实使我们困惑。也许那些非学院派的人会更有创造素质,更有成功的机会。所以,大量“学院美术”人才逐渐远离“美术”行业,转向实用性,我认为是明智的选择。他们应该为生命寻求真正的寄托,而不是浪费水和生命。

其实我们是多么想用童年的心态去创作艺术,去享受艺术,去感受生活,去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希望,去寻找一种非程序化的艺术创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