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转为士官的政策
第一,保留学籍。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一种福利。当他们参军时,他们可以保留他们的学校身份。当他们在部队服役两年后,在没有被军校录取或不想转士官的情况下,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第二,学费补偿。大学生参军,国家会补偿他们大学期间的学费。本科生、专科生每年最高补偿8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补偿1.2万元。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福利,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第三,退役转专业。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去了部队。退伍返校时,如果觉得自己专业不好,想换到学校更好的专业,可以向学校申请换专业,换到自己更感兴趣的专业。在学好专业课程后,我仍然可以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第四,大学生参军进军校有很大优势。在部队考军校比在地方军校容易多了,考上的概率比在地方至少高一倍。如果高考只考上了二本普通本,进军校后好好复习就能考上军校。对于大学生来说,考军校确实比较难。在部队,大部分都能考上军校,大学生比较少。但是大学生可以考军校,军校其实是属于军校的。上了士官学校,能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有大专文凭。回到连队后,原则上可以晋升上士军衔,正好是12兵,符合安置条件。我可以选择跳槽,回到本地发展。如果你想进军校,最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大一就参军,或者大一之后就参军。这个时候你年纪小,身体进步会更快,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专业技能,为进军校复习。再加上你刚高考完,这个时候高中知识最强。在部队好好复习,很快就能回到高考巅峰,所以被录取的概率更高。
五是高校毕业生直接招收士官入伍。2020年,全国征兵网已开通直招士官入伍通道。网上报名截止时间为8月15,全国招聘网建议最好在6月30日前完成报名。直接招收士官离开部队就是士官。从被授予下士军衔开始,每个月都可以领取下士工资,月薪基本在5000 ~ 7000元左右。而且大学学的专业完全符合部队发展需求。所以进入部队后,相当于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在部队掌握专业技能相当容易,所以晋升高级士官时会优先考虑。
第六,大学毕业生在部队表现好,有机会晋升干部。如果大学毕业生表现好,有机会被推荐参加军校考试。考试的内容是大学知识,属于高考。被录取后需要去军校进修两年,毕业就是中尉军衔。本科毕业生在部队表现好的,推荐参加大学生士兵晋升考试。被录取后需要去军校训练半年左右,然后就是中尉军衔,一般担任排长。
第七,大学生入伍奖金。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军,很多省份都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参军,直接给现金奖励。比如四川成都,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奖励5万元,安徽滁州,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奖励3万元。其他省份也有相应的奖励。
第八,大学生可以从“家”或者“学校”去参军。对于在校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参军时可以选择从居住地报名参军,也可以从院校所在地报名参军。哪里参军,但是有一定的压力。通常经济越发达,优惠力度越大,优惠政策越完善。所以从经济发达的地方参军对你更有利。
第九,高校毕业生参军,成为部队士官。大学毕业生入伍,两年义务兵期满后,转士官为士官军衔,直接跳过下士阶段,视为大学期间服役时间,因此直接享受士官工资,每月约7000~9000元。第十,大学生当兵,退伍后升本科,考研究生更有利。根据教育部6月2日发布的最新消息,从2021起,“退役大学生士兵”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将由目前的每年5000人扩大到8000人,重点是“双一流”高校。具有大专学历的学生从部队退役并完成大专学业后,从2022年起可以免试就读普通本科或成人本科。基于以上分析,大学生参军确实有很多好处,尤其是面对今年的疫情。参军是明智之举。在部队可以实现军旅梦,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直接招收士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十一条全国每年征集服现役的人数、要求和时间,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兵役机关和有关部门组建征兵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征兵工作。
第十二条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22周岁前仍可征集服现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征集年龄可放宽至24周岁。
根据军队需要,可以按照前款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
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主动,当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7周岁未满18周岁的公民,可以被征集服现役。
第十三条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当按照县、自治县、市、市辖区兵役机关的安排,在当年六月三十日前进行兵役登记。经兵役登记初审合格的,称为应征公民。
第十四条在征兵期间,应征公民应当按照县、自治县、市、市辖区兵役机关的通知,按时到指定的体格检查站进行体格检查。
符合服现役条件的公民,经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批准,应当被征集服现役。
第十五条在征兵期间,被征集服现役的公民和被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招收或者录用的公民,应当优先履行兵役义务;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服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支持征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