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毕业于哪些公司?

金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毕业通常有几个趋势:

一、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国银行境内分行。

2.证券公司,包括基金管理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

三、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四、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

六、中央银行(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

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在保险方向。

九、国家公务员序列中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等部门;高校财政金融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十、上市(或拟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

相关性分析:

1998以来,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高度重视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发展,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银行及相关证券、保险等行业管理机构加大了对金融毕业生的需求,开启了全国统配制度被打破后金融毕业生和研究生的新一轮增量需求。金融行业监管部门的人才措施影响了各自行业的商业。

一、进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做金融官员应该是金融研究生的首选。首先,我国金融学以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市场宏观调控为基础,专业应用容易上手,政策把握比较到位;其次,在行业管理部门工作三五年再去执业机构,至少能给个中层的位置。其局限性在于:很难进入这些行业的主管部门,可能要靠背景。本科生很难进,除非真的很优秀。

第二,进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了一定的银行经验和专业背景,去股份制事务所或外资银行在华机构的可能性会增加。起初,我的几个大学同学投身于四大国有银行。城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后,纷纷跳槽,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中层经理,少数人成为了高层领导。城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灵活务实的干部任用方式,论资排辈,使得四大行成为其专业人士的“黄埔军校”,而且这种情况仍在延续。虽然有一些四大国有银行留下的官僚习气,但是收入稳定,压力轻,福利水平高,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对女学生。建议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感兴趣的朋友,重点学习商业银行管理、国际金融和货币政策。

第三,政策性银行,如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也是较好的选择,但工作性质与公务员类似,金融业务不突出。他们是吃政策的地方,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好处相比行业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还是比较弱的。想在金融领域成一时气候,最好不要选择这类单位。但目前这类单位的工资水平和待遇都优于商业银行,成为吸引毕业生关注的亮点。

4.证券、信托、基金都是从事风险管理的,行业存在系统性风险因素。但他们生意兴隆,赚钱相对容易,短期回报高(风险大)。他们也是按照真正的企业管理机制来运作的。如果他们想在专业上发展,做出成绩,在这个行业是极好的选择。很多基金经理、投行经理年薪都过百万。难点在于学历的逐步提升。最低要求是硕士学位。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个人投资管理和金融运营能力的要求更高。如果对这些行业感兴趣,可以选择证券投资、金融市场、金融工程等专业方向。如果你是财务管理专业,法律硕士(本科是金融经济),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信托业近期的重新崛起,为金融等专业的毕业生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其大投行的运营策略,使其在用人上奉行“精英路线”。投资界有句话叫“公司80%的利润是不到5%的员工创造的”。上述三家公司目前的思路是积极“挖角”,这三家公司在金融行业的流动性最强。有志于风险管理,整天东奔西跑,常年肚子疼,居无定所的“精英人才”,不妨选择这个行业。当然,除了嘲讽,不可否认这个行业给你的回报还是和投入成正比的。建议男同学选择这个行业,应该比较发达。

五、保险公司可以参考商业银行的分析,几年了,有了保险营销和风险管理的经验之后,在国内股份制保险机构快速成长和外资保险机构进入的机遇下,还是大有可为的。精算专业很吃香。社保中心和财务审计部门是养老的地方,比较稳定,不太灵活。当然,想要获得稳健收益的朋友不妨考虑一下,作为一种选择。

六、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类似于政策性银行。目前,它们最初建立的目的和作用正在逐渐消失。融资租赁和担保行业发展很快,可以考虑进入。当然,如果你有银行、证券方面的经验,进入这个行业应该会比较成功。

七、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经验也可以,而且横跨证券行业两条线,然后要有发展的立足点。如果你全程做好了“IPO”的准备工作,对你以后的职业生涯会更有利。对财务和行业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你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八、大专院校,研究所是有志于做学术的同学的首选。显然,我就不多说了。

扩展(经济法专业)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成就,21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当然,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向前的,道路是曲折的,有些弯路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如此,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经济关系错综复杂,民商经济立法日新月异。同时,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也在变化、调整、发展和推进...

因此,在金融行业,对法律专业人士和金融专业人士的需求大大增加。很多银行都设立了法律事务部,负责相关债权纠纷、产权变动、订立经济合同、金融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法律咨询和管理。但金融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后,其复合型人才在金融行业的优势明显。这时,一个教育项目JM(法律硕士)已经成为了很多金融经济学。这是一个既懂金融又懂法律的高级人才。由于工作需要,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以及一些以投行业务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对具有经济、法律双学位或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极为青睐。

在很多国家,行业监管部门和政府机构对这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经体现在其每年的人事招聘考试的资格要求中。

证券公司的研究部门由于行业研究和政策研究的双重需求,对工科背景的JMs需求很高。另外,根据我这两年对国内基金和基金经理的调研,现在有近30%(甚至更多)的基金经理拥有法学硕士、博士头衔,本科学历多为经济学、金融学或工程学。当然,文科学位更容易获得是有原因的,也确实有人在获得法学专业研究生后成长为业内精英。

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与法律的密切关系是这种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和根源。从经济发展对社会专业化的需求来看,未来民商经济领域的律师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作用日益扩大,这也是近年来金融经济专业毕业生涌向JM、思考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论

1.相对于金融专业学生数量的增加,国内金融行业对金融专业毕业生(本科和研究)的需求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对金融专业本科生的需求上。由于金融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实用性的质疑,导致本科需求下降,而研究生需求增加。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会计、金融类专业的需求有所增加。从2000年开始,超过了对金融毕业生的需求,对金融本科生的需求逐渐消退。

二、法律、计算机信息类毕业生进入金融行业拓宽口径。上面已经详细介绍了法学研究生的情况,这里就不多说了。大量引进计算机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其实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一点在证券公司更为重要。如果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出现问题,那将是一场灾难!这样,一大批计算机专业人员加入了金融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财政学、法学、金融学、计算机专业考研报名人数逐年增加,反映了一定阶段国家个人收入调节机制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情况。毫不夸张地说,这四个专业的蓬勃发展,与金融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0年以前,整个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是全国所有行业中最高的。今天的职业冷热分化是从1995-2000年间的经济景气开始的,收入水平无疑是职业分工的隐形指挥棒。1995之后网络火热,金融信息化建设加深了人们对计算机信息专业的看涨行情,从行业到收入水平再到专业化分工。你不相信吗?事情就是这样。现在,当年积累的劣势已经体现出来,出现了人才饱和、分工不对称的大局面。可以预见,未来十年,金融、计算机专业需求疲软;相比之下,法律和金融仍有改进的空间。当然,这里我讨论的是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趋势。

第四,既然上天给了人才,随它去吧录用了!,关键是要相信自己。专业不是现在制约一个人发展的瓶颈。在一个现代化的投资银行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是非金融经济金融专业人士。他们有不同的专业,包括机械,通信,物理和法律。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相信自己,不服从命运,努力的人!这样的人,无论是本科、研究生还是海归,专业在这里都说明不了什么。其实他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和我们的工作实际太脱离了,根本无法复制和使用,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最重要的显然不是专业,而是对一个职业、一个行业的热爱、激情、勤奋和坚持。这才是最重要的!在此,希望考研加油站的各位朋友努力工作,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