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职业学院发展规划

学校定位和发展规模

伊春学院的定位是适应黑龙江省林区特别是伊春市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建设一所多学科交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院校。在积极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保留社会急需的、具有林区特色的专业。争取尽快获批为本科院校,争取尽快达到全国本科院校合格评估的要求。

本着积极稳妥发展的原则,逐步增加本科招生计划,力争2005年达到5000人,其中本科生3000人,专科生2000人。

校园建设规划

(1)扩大校区面积。

为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和建设规模,满足5000名学生的需求,宜春市政府作出决定,在现有36.04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将学院西侧待开发的654.38+0.4万平方米土地归学院所有,作为学院发展的预留用地。

(2)高校基本建设项目

到2005年,学院基本建设投资将达到5580万元。其中新建校舍26243平方米,投资4880万元,建设塑胶运动场及完善设施600万元,校园建设(道路、围栏、绿化)1万元。

教学基本建设发展规划

(1)专业建设规划

要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建设和形成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构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综合实力较强的开放型专业体系。

经国家批准为本科院校后,拟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旅游管理、英语、汉语言文学、音乐表演、会计学、法学等首批专业。同时办14专科。2005年前,继续开设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木材科学与工程、俄语等专业。并不断缩小专业课规模,力争2005年达到5000人。其中,本科要达到12专业3000人;学院要保持10个专业,2000名学生。共有22个专业,涵盖6个学科,2个省重点本科专业,4个专科示范专业。

(2)课程建设规划

在加强科学研究、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加强思想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重点的前提下,切实加强课程建设。要贯彻全面建设、重点支持、严格规划、分批达标的原则,建立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示范性的课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计划到2005年,校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初步建立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本着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级实施的原则,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到2005年,建成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过硬、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具体目标是:

①适当的尺度。到2005年,专任教师370人,兼职教师75人,生师比不超过14:1。

(2)学历结构逐步达标。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比例从最初的22%提高到35%,并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生。

(3)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45%,逐步提高40岁以下教授和35岁以下副教授的比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院决定投入700万元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其中,硕士、博士经费300万元;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名师60万元;中青年骨干教师基金50万元;中青年教师科研基金50万元;教师培训费60万元;双语教学经费40万元;外聘教师基金60万元;聘请外教的资金为80万元。

④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建设投资1608万元,主要用于本科专业新建实验室的购置,包括20台仪器设备。其中基础实验室8个,分别是: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木材科学基础实验室、植物(树木)实验室、林业实验室、外语语音实验室;有12个专业实验室,分别是: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信息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接口技术与单片机实验室、数字艺术实验室、摄影技术实验室、计算机装饰设计实验室、木制工艺品实验室、木材科学实验室、花卉园林实验室、食用菌实验室、旅游住宿管理实验室等。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计划到2005年,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达到40个,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⑤护理部建设规划。

以原伊春林业卫生学校为教学培训运营基地,护理系教师以原伊春林业卫生学校有多年经验的骨干教师为主。医院设有解剖实验室、病理实验室、临床护理实验室、基础护理模拟病房、模拟ICU重症监护室、模拟手术室。并引进各种现代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为学生临床实习提供充分的准备。

⑥图书馆建设规划。

到2005年,图书采购支出将达到400万元,计划采购图书20.6万册。同时,网络虚拟资源的作用将得到发挥。到2005年,将有509,000本书和700,000本在线书。学院将与北京世纪巨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同方光盘有限公司签订远程镜像协议和CNKI数据库合同,充分利用其图书资料,通过网络向学院读者开放;同时,校园宽带网接入互联网,可以使用所有开放的网络资源,如电子书、电子期刊等。投资200万元用于图书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确保“藏、借、阅”一体化。扩建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座位数由100增加到150,普通阅览室座位数由354增加到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