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文科生,第一轮复习已经开始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我在网上找了n篇文章,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不读它们真可惜。

高中数学全面复习

高三数学复习三轮复习法

根据数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高三的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知识的系统复习阶段(即第一轮复习)。章节系统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各部分之间的基本关系。它的特点是强调基础、细节和规范。

第一轮复习从4月份开始,用了6个月左右。通过地毯式轰炸和篇章复习,不留知识死角,追求全面和基础,是学生巩固基础、提高认识的重要阶段。很多过去成绩不好的同学,利用一轮复习成绩进步很快。可以说三轮复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第一轮复习!每年高考题中至少有70%的分数直接来源于一轮复习!

2.能力技能综合阶段(即第二轮复习)。采用跨题复习的目的是突破重难点,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形成技巧和技能,达到熟练掌握一般方法的效果。第一轮复习有效,第二轮复习提高更快。第二轮复习计划用两个月左右,主要是专题训练,特点是综合性。相比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更有针对性。对于第一轮复习不好的同学,第二轮复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可想而知,基础知识都没搞懂,离全面提高还远着呢。

3.模拟练习阶段(也就是第三轮复习)。采用考评法,即先评试卷。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综合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主要是考前模拟训练,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增强应试能力。

现在就像决战前的等待。我们积蓄力量,准备弹药。一轮复习开始,军号就要响了。我们会勇往直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就像汶川地震所体现的精神:不放弃,不放弃,有一线希望,努力百倍!对67高地发动三轮攻势。第一回合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形成毁灭性打击。第二轮攻势是重点打击和摧毁顽抗的敌人;第三轮是集结兵力,力争消灭敌人,占领67高地!获得高考的成功!整场战役后获得奖牌的都是充满智慧、坚韧不拔、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挑战自我的勇者!

第一轮复习极其重要,是整个高三数学复习的基础和关键。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全面——即全面覆盖;扎实——抓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深化;系统——将前者与后者有机结合,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初步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灵活性——加强小综合训练,克服单向性、方向性,初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第一轮数学复习:

最好的复习方法是:在复习一个章节之前,用两天左右的时间把课本上相应章节的知识重新复习一遍,并写一篇知识总结,可以参考参考资料。然后做一轮复习资料,认真完成相应的知识点、典型例题、变式题、训练题等。,不用其他参考资料,只要你手头有一轮复习书,就够了。老师讲完后,你犯的典型问题要整理在错题本上,注明错误原因和相关知识点。错误意味着你面临一个难得的提高机会。改正这些错误,你的知识网就会越织越多,高考可能失分就越少。最后不管大鱼甚至小虾都会被网住。强烈建议准备两本书,一本是知识总结书,一本是错题本。每个错题做三遍。第一次:评论的时候;第二次:一周后;第三次:考试前。学完这一章,你应该会有一个知识和问题的总结,因为复习完这一章,你会对它有更深更系统的了解。你要趁热打铁,及时总结反思,提炼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才能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每复习完一章,就要进行一次章节测试。希望同学们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对待,因为高考照常进行。实践就是高考,高考就是实践。另外,每周至少要有一到两次的有限训练,这种训练已经应用了很多年,发现非常有效。限时训练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希望同学们增强时间观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高正确回答率。如果利用好限时训练,一定会提高考试中客观题的正确回答率。

第二,提一些建议:

概念学习

在数学学习中,要注意学习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弄清来龙去脉。比如一个公式产生的背景学习有什么意义?这个公式是如何从具体问题中推导出来,抽象成一般结论,成为公式和定理的?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公式、定理、定律的推导过程,不至于死记硬背。第二,明确了这一点,你就可以主动学习,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它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阅读时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数学中的每一个命题都有其真或假。当你要证明或求解一个命题时,首先要分清命题中什么是条件,什么是需求(或证明),正确理解每一种数学语言,并逐字翻译成数学表达式,以把握题目的意图。如果你会画几何图形(模型),会帮助你理解问题的含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明确了题目中明显的已知和未知(需求条件)后,还要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当你找出题目中的相关信息时,一般要从要求(证明)的结论中分析需要什么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回忆、联想、猜测等方式将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如果给出的条件和结论比较复杂,你要做等价化简,然后分析,把它们变成你学过的典型题的模型。有许多问题可以用间接的方法解决。有时可以用定义法、图解法、参数法、反证法、补法独立快速求解。回答要严谨规范,循序渐进,讨论要分类明确,不重复不遗漏。学习一题多解可以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数学素养,关注一题多解可以把握数学知识的精髓,由厚入薄地阅读书籍,积累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分类、归纳、演绎、推理,从而把学习数学变成真正训练人思维的体操。

(二)如何解决问题

学数学,就得做题。做数学题的时候,要对自己的成绩提出三个不同的要求: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先做,再看。先做题,然后看学生怎么做,老师怎么说,参考书怎么写,再比较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和更好的方法。只有通过比较和鉴别,才能有所收获。知道哪种方法好在哪,掌握了这一点,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差,基础一般的同学,你可以边做边看,做一些,做不到的话可以去请教别人,翻翻书,找资料,受启发再做一遍。第三,基础差的同学,做之前先看看。可以先问问别人,或者找个老师帮你想想,然后自己做。

做题的时候有三个步骤:想一想,做一做,看一看。你拿到题目后,希望它涉及哪些基础知识和方法?你想让它测试你什么?拿到题就做,这是个坏习惯。这是盲目的,浪费时间,你还做不到。想好了就要做,能不能做到最后,能不能做对。回过头来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书上说了什么,老师是怎么做的,怎么回想,怎么联想,怎么猜测。

数学题靠做。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要想到它可以分几步解决。我们称之为问题分解法,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基本问题。如果学生有分解能力,什么题都可以做。

(3)如何复习

数学复习要从反思、整合、应用、创新四个方面考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复习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这样才能逐步学会学会学习。

1.反射

数学复习应该是一个反思的学习过程。首先,反思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本课、本单元或本章涉及哪些知识,是否达到要求的水平;第二,反思中学数学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复习过程中,反思学习中涉及到哪些数学思维方法,这些数学思维方法是如何运用的,在应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思维方法是否在其他情境中使用过,现在的应用与过去的应用有什么联系、区别和规律性;三、反思基础问题(包括基础图形图像等。)和典型问题。反思本单元有哪些基本问题和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理解,平时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可以归结到这些基本问题上。第四,反思自己的错误。准备一个错误本,把自己平时犯的错误写下来,经常拿出来看看,想想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

2.综合

数学复习应该是一个整合知识的学习过程。在反思的基础上,第一,梳理知识,理清脉络。每一章之后,教材都给我们很好的知识复习总结,我们好好利用,把它变成我们头脑中清晰的知识结构图。第二,要系统地、多方位地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从数学知识中提炼和总结对数学内容的本质理解和解题的一般途径、方法和手段。整合的过程是一个由厚入薄的读书过程,是一个用数学思维方法重新组织所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建立联系、加深理解的再学习过程。

使用

数学复习要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是目的,应用是为了学习,即通过应用达到加深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首先要把新知识的学习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其次,在数学解题的学习中,要注重审题、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总结相关知识在“先思后想”中的作用和意义,变数学概念和性质的潜意识应用为自觉应用,变盲目碰撞为有目的、有策略的应用,变机械练习为数学思维方法指导下的探究式解题。第三,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实际问题。

4.创新ˌ革新

数学复习应该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努力搜索与问题相关的知识,从各个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应用。“创新”意识下的复习,才会真正关注“双基”的基础和生长点,所以复读不会很实用,也不会很简单。要努力探索概念和性质与其他知识的逻辑关系,在总结一般规律的同时,探索其新的意义和新的作用;在数学解题练习中,特别是对于典型问题,要多思考是否有其他新解,是否有更简单的解,代数问题能否用几何方法解决,能否用三角学、向量等方法解决。在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注意解的多样性和答案的唯一性,又要注意方法和解法的比较和鉴别,复习比较和鉴别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知识和技巧。

(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1.速度。复习要有速度感,加强速度训练,花太多时间即使是对的,也是“潜在的失分”,避免“小题大做”。

2.计算。数学高考一直重视计算能力。虽然这几年计算量有所控制,要求也有所降低,但是没有运算显然是不可想象的。操作要熟练准确,简单快速,结合推理,讲究算术。

3.快递。在以中低年级为主体的高考(3: 5: 2)中,获得正确的思路相对容易,如何正确、规范地表达就显得非常重要。

4.设定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高考目标和方向,相应的解题复习也要与之相适应。压轴题不一定每个学生都会处理,但是选择题和填空题要尽量正确。

5.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全面发展自己。

6.重视中低档题,重视双基,立足基础。

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坚持“制定计划,课前预习,听课注意,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解决问题,系统总结,综合学习”,对概念和解题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善于综合复习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挖掘试题内涵,把对知识的把握上升到逻辑导向。

成绩差的同学:从最基本的概念和解题方法入手,做到一物二用,找到典型章节,集中力量突破;辐射其他章节和相关知识,注意表达和审题,反复训练,不要和其他同学比;自己去理解和掌握。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试着在一轮复习后解决以下问题:

1.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首先要明确高考的范围,掌握高考题型的结构和类型,知道考什么和怎么考,近几年的考题中出现过什么,从来没有涉及过什么,有哪些知识点经常考和更新。要把知识的难点、重点、疑点逐一检查找出,做到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图像和表格,构建知识网络,使之变成清晰的线条,而不是模糊的线条。对概念、定义、公式、定理要深入理解,牢牢记住,熟练掌握,熟练提炼,才能提一条线,带起一根弦。

2.抓基础训练,提高基本功。

基础训练要充分体现“基础”题,主要来源于教材中的变式题,或者体现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础题。同时,要选取近几年高考试题中与相关章节知识点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低中档题,进一步了解高考试题的特点,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复习完一个单元,就要做一个单元的小综合训练,一个科目的小综合训练。这是一种旨在进一步巩固和熟练的训练。这种训练不要太难,要着重考察基本内容和方法。是一种根据不同的问题和要求,提高适当调动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灵活性和警觉性的检查性训练。

3.提炼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立足基础,突出一般方法,揭示知识生成、发展、深化的过程,展现问题的思维过程,领悟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应用,通过变式训练,总结解题方法、技巧、规律和思维方法,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实现自我提升,争取获得一个做题方法的效果。

4.增强识别类型的能力

学数学不做题就像回到宝山,而盲目做题只能陷入题海,疲惫不堪。所以,不仅要做题,更要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如何反思?反思什么?也就是说,要反思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哪些思维障碍,如何跨越,以便日后借鉴。二是反思涉及到哪些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能否进一步拓展延伸,进而总结,增强识别相关题型的能力。

第四,要注意心态调整和自我激励。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怎样才能在一年的努力后,取得让自己、父母、老师都满意的成绩?要学会激励自己,不断激发斗志,胜不骄,败不馁。因为在高三,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犹豫,谁能正确面对,谁就笑到最后。

1.好好想想。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可能的,你敢想的事情就有机会实现。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你都应该坚定地相信自己和你所处的环境。

2.知道如何激励自己。拒绝任何不幸的想法、言语甚至隐喻。不断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会成功!只有不断激励自己,把思想集中在积极的方面,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和高效。

3.看不起成败。这与积极主动并不矛盾。只要认真去做,就不必太在意结果。有时候表面的成败并不代表真正的得失。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东西。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目标才是真正的真理。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努力解决是成功的捷径。谁能放下心来,把目光集中在小的漏洞和障碍上,谁就先迈出一大步。

4.培养良好的性格。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其实智力因素影响不大,因为大家都很聪明。关键是我们的性格。无论内向还是外向,我们都应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人格,平和的心态。学会与人沟通,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在各种环境下做好自己的事情。

学习就是要有坐“冷板凳”的毅力。只有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人,才能在学业上有所突破。当我们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不屈的斗志和不懈的努力,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我们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实我们的目标不一定是“成功”,但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善良有担当的人。于先生说得好,成功是艺术,善良是方法。不能舍道求术。我认为现在我们可以将两者统一起来。善良是最成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