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学英语?有什么好处?能不学吗?

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我们学英语是为了和外国人交流,而且是为了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因此,我们会更好地理解彼此,因为我们的想法是如此不同。同时,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有更广阔的世界观。东西方有不同的文化,所以如果我们学习他们的语言,我们也会有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众所周知,学习语言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外部语言环境,二是年龄。一个美国学生,从小到大,英语从不离口。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他高中毕业,会看报,即使他水平很高,而中国学生处于不利的外部语言环境和年龄,要想达到这个水平,就知道我们的学生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由于英语考试,大量学生浪费时间学习专业课,使得中国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已经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研究生培养和博士培养也是全英文的。对于考研人来说,英语具有一票否决的功能,早已成为考研博弈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其难度也在上升。具体来说,对于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来说,如果英语达不到所谓的“国家线”,即使专业很优秀也是白搭。相反,专业一般,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往往成为录取的亮点。每年研究生录取后,经常听到老师们非常遗憾的感叹:XXX专业很优秀,但这次英语有点差,招不到学生。即使有少数幸运儿在英语离上线还有一两分的时候被导师“拉”进去,也要好几万元才能补回那一两分。负债累累的贫困生如何专心学习?想招的学生,因为英语赶不上要求的水平,进不来;而英语能力强,专业知识肤浅,无意专业的学生却脱颖而出,这是太多中国导师的尴尬。于是,一些“迂腐”的老先生抱怨:不用招了,去英语系找两个就行了。早在老先生们的抱怨发出之前,聪明的候选人就已经在利用他们的优势了。太多英语系的专科和本科毕业生,对自己所报考的专业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就凭借英语专业的优势挤进去了。就我所见,这种情况在博士招生中更为常见。大学英语系的讲师和副教授,一天不读中文,用几本文史书籍考中文系博士,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他们都马上通过了考试,甚至有的中文专业课只考了50分,却凭借“强大”的英语专业优势脱颖而出,着实让那些在专业领域苦苦挣扎的人羡慕、愤怒、难过、无奈。哈哈,真可怜。第三,不懂教育规律,人才选拔就像儿戏,是教育官僚的又一“杰作”。诺贝尔奖只能跟中国说。大家都知道美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很差。为什么诺贝尔奖得主那么多?而中国廉洁和谐,从上到下重视教育,中国人勤奋聪明,为什么产生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原因是什么?原因在于教育部,这类教育官僚根本不懂人才培养规律。国外许多研究机构对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科学家的思维水平和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四分之三的科学家在35岁之前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如果一个人在30岁时还没有发表过科学见解,他一辈子都很难在科学界有所作为。”你可以用倒推法算出,大学阶段只有学好已有的科学知识,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学习和研究的潜力,人才才能发展,才能脱颖而出。经过几年专门的深入研究,这些优秀的人才恰好是成为科学家的最佳年龄。中国大学花了四年黄金时间学哑巴英语,就是“中国人不懂,外国人笑掉大牙”。错过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最佳时机。当然,诺贝尔奖只能和中国人说拜拜了。如果现在的大学教育不改革,大家只能在梦里看到美好的诺贝尔奖。也许这就是美国人非常重视大学教育的原因。美国人不会把这些经历写在英文报纸上给你看。他们从英文报刊杂志上能看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他不会为你写的。国家现在提倡科技发展和创新,创新的东西一定和英语无关(在中国,外语系的学生英语最好,但是科学知识最差,另外,现在大家学英语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或者提升自己,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无关。他们必须依靠自己扎实努力的研究才能得到。那些向别人学习的人将永远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