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特殊教育考研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分属两个学科。“教育学”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还包括“教育学原理”(040101)。课程与教学论(040102)、教育史(040103)、比较教育学(040104)、学前教育学(040105)、高等教育(04066)。有职业技术教育(040108)、特殊教育(040109)、教育技术学(040110)等十个子学科。因此,“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两个学科。[

项目立项前,部分部属部委和省属师范大学均招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硕士生,少数学校招收博士生。“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包括“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物理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等三级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也是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专业课。之前,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黄普权教授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一书,是部分师范院校使用的教材。

多年来,学术界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导致了课程与教学的区别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虽然人们在定义概念时似乎已经表现出课程与教学的明确界限。例如,奥利瓦认为:“课程是一个方案、一个计划、一个内容和一种学习经验,而教学是一种方法、教学活动、实施和描述。”麦克唐纳把课程看作是活动计划,而教学则是计划的应用。这些定义试图将课程和教学视为学校教育的两个子系统或子维度,但这种肤浅的概念定义并未厘清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论与教学论之争仍将继续。奥利瓦总结的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四种模式。二元论模式在二元论模式中,课程位于一边,教学位于另一边。两者从不相遇,两个实体之间有隔阂。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似乎与课程计划中所说的课堂上应该做的事情无关。课程设计者和实际教学工作者互不理睬,课程的讨论与课堂上的实际教学内容脱节。在这种模式中,课程的变化和教学过程之间没有互动。链式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每一种形式中,教学和课程的位置都没有特别的意义,左右两边都隐含着同样的关系。这个模型清楚地说明了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分离,将对两者造成严重损害。同心模式在同心模式中,相互依存是同心模式的主要特征。在这个模型中,课程和教学不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一个被视为另一个的子系统,A和B的变化表明,当一个实体占据主导地位时,另一个实体处于次要地位。同心模式A使教学成为课程的一个子系统;同心模式B将课程纳入教学的一个子系统。这种模式反映了一种清晰的层级关系。在模式A中,课程是主导,教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从属于课程。模式B,教学为主,课程从属于教学。循环模式在循环模式中,课程与教学之间是一种持续的循环关系。课程对教学有持续的影响,反过来,教学也影响课程。教学决策是在课程决策之后做出的,反过来,课程决策又是在教学决策的实施和评价之后进行修正的。这个过程是持续的,重复的,无止境的。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影响下一轮的课程决策,进而影响教学的实施。课程和教学图表是两个独立的实体,但它们并不被视为独立的实体,而是一个圆圈的两个部分,它们来回循环,促进两个实体的不断适应和改进。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直是困扰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现代教育中的二元思维方式是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它有着广泛的社会背景和现代科学基础。20世纪教育的特点是课程与教学相分离。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系统地提出了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思想。20世纪末,重新整合课程与教学成为时代的要求,课程与教学呈现出整合的趋势。对于课程与教学一体化这一新的理念和相应的实践形式,美国学者狄威用一个新名词来概括,这就是“课程教学”。编辑这段图书1图书信息?课程和教学方法

书名:课程与教学论作者:徐继存,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2月11 ISBN:9787040284416格式:16价格:28.50元。这本教科书清楚地回答了什么是课程。本文回顾了课程与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其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反思了存在的问题,梳理了课程与教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阐述了其应有的功能。关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注重对课程与教学实际问题的探讨,力求基于这些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增强了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和应用性。图书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目标第四章学校课程规划第五章教学设计第六章教学行为第七章教学评价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管理第九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第十章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前景编辑本段图书2图书信息?课程和教学方法

书名:《课程与教学论》作者:黄福全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6月格式:16价格:31.00元内容简介:《课程与教学论》(专升本)是教育部教师教育司组织的中学教师继续高等师范教育(专升本)的教材。全书共分十八章,详细介绍了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对象和基本内容,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课程与教学论的本质,课程与教学体系,课程开发原则,课程设计与规划,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教学活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教学环境,课程与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美学。课程与教学论(专升本)既有整合课程与教学的创造性,又有便于自学的学习方案结构,突出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选择,贴近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新教材。《课程与教学论》(专升本)力图反映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新成果,以开阔读者视野。它在课程与教学论的本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课程与教学的系统分析、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原则、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以及课程与教学的审美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有新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图书目录的编写说明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指南》第一章的任务。对象和基本内容本章案例及其分析本章教学指南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第四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结构本章学习试题第二章:课程与教学论的生成与发展本章案例及其分析本章教学指南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生成与发展的三个时期第二节:课程与教学。在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主要流派的基础上,本章研究试题,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本章案例及其分析,本章教学指南,第一节影响课程的因素,第二节课程与教材,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定义,第五节课程与教学理念的演变,本章研究试题,第四章课程与教学体系,本章教学指南,第一节课程与教学体系。概述第二节教师中心说第三节学生中心说第四节学科中心说本章学习试题第五章课程开发原则本章案例及其分析本章教学指导第一节课程开发概述第二节课程开发模式第三节课程开发流程本章学习试题第六章课程设计与规划本章案例及其分析本章教学指导第一节课程设计概述第二节课程设计模式第三节课程规划。本章第四节课程决策,第七章学习试题,本章课程与教学目标,本章案例与分析,第一节教学指南,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本章课程与教学目标表述,第八章学习试题,本章课程组织, 本章案例与分析,第一节教学指南,第二节课程组织概述,第三节课程组织原则。 课程类型第四节课程结构第九章学习试题第九章课程实施第一章案例与分析第一章教学指导第一节课程实施概述第二节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第三节课程实施的范围和程度第四节校本课程开发第五节校本教师继续教育第十章学习试题第十章教学活动第二章教学指导第一节教学活动概述第二节学生第三节教师 第四节教学内容第五节教学活动的内在联系本章学习试题第一章XI教学过程本章案例及其分析本章教学指导第一节教学过程概述第二节教学过程环节第三节教学过程的本质本章学习试题第十二章教学媒体本章案例及其分析本章教学指导第一节教学媒体概述第二节教学媒体的生成与开发第三节教学媒体的设计与使用本章学习。 学习试题第十三章教学组织形式本章案例及其分析本章教学指导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概述第二节现行教学组织形式第三节教学工作的组织和教案的编制本章学习试题附录13-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格形式)附录13-2项式教案示例附录13-3卡式教案示例附录6。5438+03-4表格式教案示例第十四章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本章教学指南案例及其分析第一节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概述第二节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的分类与选择第三节当代教学模式、 本章策略与方法的开发第十五章学习试题本章教学环境案例与分析第一节教学环境概述第二节教学环境设计第三节教学环境优化第十六章学习试题本章课程与教学评价本章案例与分析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第二节课程原则 和教学评估, 对象与分类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本方法本章研究试题第十七章课程与教学美学本章案例及其分析本章教学指导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美学概述第二节教学与学习美学本章研究试题第十八章教学艺术本章案例及其分析本章教学指导第一节教学艺术概述第二节常用教学艺术第三节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本章学习试题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第3册图书资料标题:课程与教学论编辑:主编:陆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版本:2005年8月第65438期+0版 2008年7月第二次印刷版式:787X9601/ 16印刷:21.75字数:38.6千价格:35.00元图书目录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第一节教学概论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的教育学基础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程第一节中国课。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第四章西方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第一节现代课程与教学的主要流派,第二节经验自然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第三节永恒主义与本质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第四节结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第五章建构主义的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第三节现代课程思想,第六章现代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第一节课程目标第二节教学目标第三节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第七章课程与教学资源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概念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资源体系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利用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的开发第八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与策略第一节课程开发的模式第二节课程设计与组织第三节教学设计第四节教学策略 第九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及原则第一节课程实施第二节教学过程第三节教学原则第十章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及方法第一节课程模式第二节教学模式第三节教学方法第四节教师备课方法第十一章网络课程与网络教学第一节网络课程第二节网络教学概述第三节网络教学资源第四节网络教学环境第五节网络教学设计第六节 网络教学模式第十二章潜在课程与教学环境第一节潜在课程概述第二节教学环境概述第三节潜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环境优化第十三节课程与教学评价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评价对象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评价方法第四节课程与教学评价实施第十四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研究 活动第二节课题研究活动第十五章新课程实施与教学创新第一节中国新课程实施第二节中国教学创新编著第四册? 课程和教学方法

作者:张华图书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 11 ISBN:978753207 1395简介《课程与教学论》是当代教师继续教育丛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分册。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课程与教学论是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课题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是钟启泉教授主持的“九五”国家重点课题。继续教育是教师知识更新的源泉,是教师有效工作的动力机制。古人云:“人才兴衰,其表在政,其精在学。”除了真正意义上的深造,科委。而这种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就是围绕着这个真谛展开的。充分反映了国际教育领域最新的教育改革基础理论和实践课题的比较研究成果,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策略和科学的教学与课程知识。目录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含义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第二节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第一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与功能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与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第四章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确定,第一节课程内容的选择,第二节教学方法的选择,第五节课程与教学的组织,第二节课程组织的意义与基本标准,第三节课程组织的基本定位, 第四节课程的种类及其组织结构,第六章教学组织,第一节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第一节课程实施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第二节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第三节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第四节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第五节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第七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与取向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与范畴第四节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模式观第八节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第五节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课程研究与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二节关于教学研究发展趋势的后记编者按:本段研究生学科导论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它正朝着新的、更高层次的不同学科教学论的理论综合和专门研究方向发展。本学科注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培养目标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对现代课程和教学理论发展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具有独立研究、团队合作、科研创新的能力,能够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能够完成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硕士学位论文,能用外语进行交流,能够熟练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研究方向:01。课程与教学基础理论02。小学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03。学习理论0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05。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论06。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07。物理课程与教学论08。实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09。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数学教学研究。竞赛数学12。数学教学心理学13。数学问题解决与心理学研究14。化学课程与教学论15。中文国际教育16。生物课程与教学论17。地理与可持续发展18。英语课程教学。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2】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3311教育学基础综合(300分题)(各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与本专业相关的相近学科有:教育学原理。专业学校排名(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就业前景会更加广阔。近年来,与许多专业院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一直供不应求,且连年不降。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相对落后,教育人才匮乏。近年来,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师范院校毕业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从毕业生就业来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的毕业生就业前景相对较好。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基础教育教研机构、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和教育合作交流机构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及各类课程的教学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