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服饰与民居【保护传统民居,传承民族记忆】
诗意栖居古民居,传承文脉
传统民居往往蕴含着一种古老而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每一处传统民居都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体现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尊重。如晋东南、晋西北的黄土丘陵地区,窑洞是最常见的居住形式,其家园与黄土地融为一体,体现了当地朴素、简洁、实用的民居色彩。湘西董氏传统民居的吊脚楼,多坐落在陡峭的悬崖或河谷上,或飞檐走壁,或危悬绝壁,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风景如画,美不胜收。“依山造屋,依水建村”一直是山地丘陵地区村庄选址的重要原则。建筑材料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尽量使用当地的天然建筑材料,使建筑在形式、色彩、肌理上保持统一的风格,实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和谐与融合。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往往可以在传统民居中体现出来,尤其是规模不大的古民居。从室内外空间的造型和结构布局,到每一个门、窗、家具的装饰设计,都有着浓厚的传统哲学和伦理色彩。主屋通常以天井为中轴线,两边严格对称,严肃。祠堂作为一种仪式性建筑,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是威严的。庭院的深层结构井井有条,整个房子体现出强烈的宗族伦理。除了伦理观念之外,古民居的主人往往会以自己的身份、地位、经济实力、个人艺术品味和社会审美时尚来考虑建筑的规模和装修的形式,由此产生的文化氛围对后世居民的人格形成有着极大的引导和熏陶作用。
传统民居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往往是“有形”和“无形”艺术的完美结合。许多古民居的建筑和装饰通常都非常优雅。梁、柱、拱、檐饰、门窗、石雕、木雕饰脊,都是苦心构图,精雕细刻。大量的花鸟、动物、人物等吉祥图案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各种富有韵味的对联,或书写山水,或叙述历史,或抒发情怀,或格言警句、哲理,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情趣和追求,烘托了传统民居特有的文化氛围。
传统民居作为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往往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展示了各地、各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的演变过程,见证和记录了历史时期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传统民居凝聚了前人的智慧,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无论是单体建筑的结构造型、细部装饰、内部布局,还是建筑群、村镇的选址和布局,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传统主流住宅建筑的特点是布局严谨,构造巧妙,功能合理。历来被古人重视作为建筑遗址参考的堪舆学,也包含着许多科学思想。“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仍然是重要的建筑原则。
在一个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人们往往渴望有一个安静的空间来放松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远离喧嚣和浮躁,回归自然和自我。散落在城市中的古宅,成了喧嚣都市中最后的“静地”,充满了人们诗意栖居的梦想。保护传统民居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遗迹用于展览和发展旅游,也是为了保护城市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保留优势和文脉。正如人居环境科学创始人吴所说,西方建筑史是“石头史”,而中国古代建筑是“土木史”。民用建筑往往非常脆弱,容易受到气候、昆虫、天灾人祸的破坏。所以中国的古建筑保护比西方更难。
古村落古镇民居建筑保护陷入困境
在漫长的岁月里,大量古宅被湮灭。十年浩劫,大量古宅毁于人们的愚昧和偏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失去的很难追回,现有的需要保护。受当前社会因素影响,大部分地区不再建造传统民居,因此古民居的保护尤为重要。许多地方政府注重对民居的保护和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保存了大量古民居,保存了古城的人文魅力。几代人在古城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每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透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房屋不言而喻,然而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最能体现和保持古城的魅力和活力。在现代人心目中,古民居是城市历史的守望者,是人们心中的理想家园。
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和宏村,以其优雅精致的潍州古民居闻名于世。徽州古民居遍布谷玮地区,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融合了山越文化、吴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徽州古民居的数量之多、建筑风格之美、构件雕刻之精美、文化底蕴之深厚无与伦比,将徽州古民居的建筑艺术发展到了极致,成就了古民居中的一座高峰。徽州的每个村镇都依山傍水,青砖瓦马头墙,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古宅、祠堂、古石桥、古塔古寺、园林水道构成了优雅的水墨画,在古朴中透露出涠洲国文化特有的尊贵与典雅。
徽州古民居是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由散落在古徽州各处的许多特殊的单体建筑组成。因此保护管理难度大,点多面广,线索复杂,在民居保护领域很有代表性。尽管政府做了大量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但徽州古民居的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压力。潍州古宅大多沿用至今,但部分居民不满老房子光线昏暗、环境潮湿、鼠害侵扰,或将其拆掉重建或废弃,大量房屋消失。尽管有1998安徽省颁布的《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的警示和约束,但由于古民居大多是私有财产,政府管理难度很大。此外,人为不科学的拆除、改造和维护不善导致自然坍塌,徽州古民居面临困境。
如今,徽州古民居正以每年100多栋的速度消失。甚至有的省内重点保护单位被破坏,雕花青石栅栏被卖到外地,祠堂的门套、斗拱、麻雀替换等重要构件被盗,不得不用木块临时支撑。普通民居的体验更差。一些缺乏远见的村民将雕刻好的门窗、隔断、匾额以及具有重要价值的石、木、砖雕拆卖,导致徽州民居的许多雕刻被挖得支离破碎,一些古民居甚至被挖成了空壳。在断壁残垣的拆迁现场,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砖、瓦、石条等珍贵材料像丢失一样被遗弃。由于缺乏修缮资金,许多明清时期建造的古宅濒临倒塌。在雨季,很多无人居住的古民居普遍漏雨,部分民居木质构件严重腐朽,瓦片大面积脱落。其他的地基松散,墙壁倾斜,部分坍塌。在管理层面,还存在文物管理机构设置不全、古民居保护执法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