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论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这一转变不仅圆了千万家庭的“大学梦”,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学生人数最多的高等教育大国。

作为高等教育,随着其发展速度和层次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的分工必然越来越细,分层越来越清晰,不同类型的高校都以追求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为荣。尤其是在美国,哈佛、耶鲁等世界知名的常青藤名校或者一些不太知名的州立大学。因为他们明确了自己在整个高等教育分层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特色。高校对自身特色的不懈追求,恰恰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即越来越强烈的异性倾向。反过来,这种分层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克尔相当中肯地指出,各高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可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层会越来越细。不同的大学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定位在一定的层次上,彰显自己的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格局,这或许是美国高等教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在如何发挥我国不同类型和层次大学的特色方面,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潘懋元先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基本观点是明确大学的定位,发挥大学的不同作用和功能。他特别指出,如何引导我国高校分类发展,解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单一的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分类是高校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前提。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看,特色是任何一所大学不断发展繁荣的基本要求。特色有利于形成高校独特的人才市场体系;特色是指在办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追求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特色”。专业化的前提必须是高等教育的分层,以及在分层基础上高校的合理定位。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模仿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满足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进入90年代后,中国根据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设计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习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大趋势。学习是深刻理解其内涵和本质,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发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前提。但目前我们往往不顾国情和办学条件,拼命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由于政府主导高校定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存在“马太效应”。相应的,社会公共资源配置也严重倾斜。高校只有“力争上游”,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

这种“追赶”现象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追赶情结”和“追赶思维定势”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在国内一流大学赶超世界一流大学的浪潮中,国内许多二流、三流大学也不顾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办学水平,千篇一律地赶超国内一流大学,形成蔚为壮观的赶超浪潮,导致高等教育发展出现“路径依赖”的偏差,可以概括为追求“高、大、全”。?

所谓“高”,就是无论什么类型的高校,都是仰视的,都把北大、清华作为追赶的目标。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事实上已经分层:一是顶层的“985工程”高校,以北大、清华为代表;其次是“211工程”大学;三是各省市自治区的重点大学;四是省市共建、以地级市为主的地方高校。这种分层是办学水平、投资方向、办学特色和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不同类型的高校有其内在的要求和特点,都可以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成为名校,成为一流的、不可替代的。?

但在求“高”的影响下,很多高校都放弃了自己的强项。比如,一些新升格的学校明确提出要抓住重点,加大投入,力争几年内拿下硕士学位,在此基础上建设几年后拿下博士学位,导致最重要的本科和专科教育质量急剧下降。当这些目标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时,很多高校期望通过开展大型考研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办学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考研基地”。?

所谓“大”,也是近年来很多高校片面追求的目标。这种“大”体现在校园面积大。许多高校想方设法获取更多的土地和盖楼,建造国际会议中心和超大型广场,建造豪华校园。为此,他们不惜大规模举债,这就是所谓的“超常规发展”。二是不切实际地扩大招生规模。由于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和师资力量的缺乏,很多公共和专业基础课都是分几节课来教,甚至是专业课。这种“外延”而非“内涵”的发展思路,掩盖的除了数量的增加,还有内在质量的下降。数量越多,质量下降越快。

所谓“全才”,就是无论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以学科齐全为荣。一、二级大学凭借其独特的影响力和国家的行政干预,形成了“名校+名校”的“强强联合”,迅速整合学科,而三、四级大学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并在短时间内成为综合性大学。反正学科越多越好,越宏伟。一些过去具有专业和学科特色的高校,因为追求综合学科而变得面目全非。“所有”的结果是全面的,但一切都没有细化。

由于各级各类高校都行驶在“一流高校”的单行道上,各行其道,各得其所,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严重“拥堵”、混乱、同质化趋势、高等教育投入产出失衡、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目前这种层次不清、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已经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雷同”的“产品”。自1999以来,我国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逐步形成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格局。数据显示,到2004年,中国的毛入学率为19%,居世界第60位。扩招的结果也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趋同性高,特色不明显。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市场对低端技术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很大。而高层次、趋同化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产品”,面对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却找不到匹配的工作,不得不被迫占据较低层次的工作岗位,降低了求职者的满意度,进而导致普遍的非正常流动和频繁跳槽,引发用人单位的不满,进而导致整个市场“供过于求”和“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明显。同时,他们的薪酬预期也引发了整个社会工资水平的上升,使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一点上,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许多挫折和失败就是证明。?

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研制“神五”“神六”的是人才,生产锅碗瓢盆的也是人才;设计汽车的是人才,在汽车工厂一线操作的也是人才。两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只有前者没有后者,人才的“链条”就会断裂。当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时,社会就会“以钱观望”,高校的作用和影响力就会逐渐下降,无法显示其足够的张力。?高校要与社会发展相衔接,否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数量的增加无助于发展。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从改革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入手。比如实行学分制就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性”创新人才和具有自觉主体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学分制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选修必修课的基础上获得规定的学分,进入更高的学习阶段。修完学分的优秀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利于快速产出人才,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自由选课,拓展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和培养计划中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压缩必修课。同时可以实行文理互渗、理工结合、专业交叉,打破专业壁垒,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社会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综合问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要把考核知识和考核能力结合起来,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学会学以致用,参加社会实践,自觉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自学科研、独立工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只有能把科学知识与整个社会的生活紧密结合的人才是成功的人。将专业课程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根据现有的专业,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增加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和行业所需要的课程,增加适应科技一体化发展趋势的综合课程,使高等教育的课程综合化。同时,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按照国际标准培养所需人才,采取加强高等教育合作的国际化战略,积极倡导各国联合创办高技术大学和研究生院,交流大学管理经验,交换信息和资料,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和合作项目,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为国际化办学模式奠定基础。只有建立开放的办学体系,才能借助社会和国际力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合格人才。在新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有识有学的综合型人才,是有理想、有科学文化、有求实态度、有创新精神、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因此,在社会需求多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也应该走向多元化。作为不同层次的高校,一定要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所在的层次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不同层次高校的特色得到充分体现,其办学效益才能真正体现,自身发展才能可持续。高校只有准确定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才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即有“人无我有”的专业特长;高校毕业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准确定位,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化、多层次的就业导向,进行错位就业。最后,充分发挥人的才能的情况才能真正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