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后最容易被淘汰的人有什么特点?
最有可能被淘汰的同学,肯定是那些考研“高分低能”的同学。
这类考生的制造者,既是考研机构,也几乎是三本甚至二本学校。很多同学从大一开始就在准备考研,其他大学应该掌握的知识,除了和考研相关的内容,都被抛弃了。
一方面,全宿舍甚至全班成功考研的“尖子生宿舍”、“尖子生班”频频见诸媒体,另一方面,研究生延迟毕业甚至离校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很多导师都有过被自己学生“坑”的半死不活的经历:明明考研的时候分数很高。结果他们连最基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基础都没有,甚至还是比自己学校好的本科生。
最后,要么导师承认自己运气不好,花时间精力甚至为学生代写、发论文,至少把学生送毕业,要么干脆“砸”在自己手里。
比如我遇到一个初试排名前三的学生,复试时却被发现是化学相关专业的,不能正确使用试管...
所以最有可能在考研和复试中被淘汰的学生,就是那些可能被导师认为完全没有科研能力或潜力的学生。
所以,面对研究生面试,考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导师展示自己的研究潜力或研究能力。比如自我介绍时,主动向导师介绍自己发表的科研文章、撰写的论文或读书笔记,或者如果考上研究生,提出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方向。这些都是你导师在面试时能欣赏到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