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有哪些表现?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生理和心理都趋于成熟。但由于不良人际关系、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往往造成心理障碍。根据对全国126000名大学生的调查,约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生处两次对大一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2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辍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辍学学生总数的50%左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

为了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过渡期,刚入学的大学生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2.学习和竞争的压力造成的心理负担太重。

怀着美好的心情走进大学校园后,经历过高考的同学们突然发现自己站在了山顶上。在如云的专家群体中,过去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经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失落感。

所以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旅途中的胜利,未来的路还很长。从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新的比赛又开始了,大家都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所以,在入学后短暂的兴奋之后,要及时冷静认真的分析利弊,正确认识自己,脚踏实地的走好自己的路。

3.人际关系失衡导致的社交障碍

交流中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退缩,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应对挑战。我想和人交往,但又害怕被拒绝,不喜欢。我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和体贴,但是我太害羞了,不敢接近别人。不与人交往不是自愿的,内部矛盾很多。

消除社交障碍主要是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惧。不然我对自己的仪态特别敏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了仪态,但在别人面前又感到极度紧张。社交障碍是恐惧的自我强化过程。一旦形成恶性循环,恐惧就会加剧,最后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这种问题的同学要大胆,多参加集体活动,敢于露脸。

4.理想和目标的失败造成内心的迷茫。

进入大学后,学习失去了中小学学时的动力,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社会的资产阶级和阴暗面。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在现实面前感到迷茫。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锻炼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注意找到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除了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还要养成根据自己的兴趣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5.情绪受挫导致精神抑郁

如今,爱情在大学校园里是公开的秘密。一些大学生匆忙加入“恋爱一族”。由于对爱或被爱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常常遭受失恋的痛苦,却很难调整自己。轻者无法从感情漩涡中自拔,重者会痛苦不堪,试图寻死,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谈恋爱是一种审美。一旦双方发生恋情,要冷静、冷静、理性对待。既要珍惜纯洁的感情,又要任其发展,注意适度控制,正确处理恋爱与学校的关系。对于单恋和失恋的人,要注意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恋爱是以双方自愿为原则的,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