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设计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上海,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跻身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计划”、“国培计划”、基础学科2.0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大学生国家创新实验计划、大学生国家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建设高水平大学国家研究生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长三角大学合作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亚太大学学院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国务院批准设立研究生院,学位授权独立审核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创建于6月1951月1 6,以大夏大学(1924)、光华大学(1925)为基础,转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部分院系。1972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80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7-1998,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先后合并。

培养具有扎实科技基础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设计学科是在充分满足产品使用功能和人的个性化审美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和引导人们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该学科的研究强调工程与艺术的结合,与创新教育、人类舒适的生活方式、社会发展、从制造国向设计国转变等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众多的研究内容。这些研究领域为高层次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作为一门新学科,设计的出现是20世纪以来的一个事件。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它无疑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具体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关系,设计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特征;特定社会中设计与政治、文化、艺术的明显关系,另一方面也使得设计科学具有了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重视,进而引起对设计教育的重视,最终使设计科学成为一门真正承载教育和实践的学科。

嗨!女士们先生们,我是加里。今年,我有幸在华师大艺术设计专业考研排名中,初试(387)、复试(433)、视频交流、各方向总分(400.8)均名列第一,成为今年唯一一名最终成绩超过400分的考生。

没想到有一天能坐在这里写体验贴。很神奇的感觉。因为我真正花在备考上的时间加起来只有三个多月,而且在备考期间,我经常感觉压力很大,晚上都睡不着觉(所以我强烈建议你尽早开始准备,否则以后会面临巨大的心理考验)。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用了什么方法,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几乎忘了怎么写字的“文盲”状态,提升到“初试、复试、总分第一”的成绩。

备考期间,我经常用“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继续前进。我万万没有想到,是一扇美丽的落地窗,终于克服了一切困难,突然打开了!不知道你现在看到这篇文章是什么感受。是和我一开始一样的焦虑,还是和我备考后期一样的自信和淡定,但不管是哪种情况,注定要进来的你,一定是一个有美好愿望的孩子。

当初选学校、为什么要选语文老师等信息收集方法,相信其他学长学姐的经验贴里都有详细讲解,这里就不赘述了。重点给大家讲讲我最近三个月的冲刺。也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开始永远不会太晚。保持稳定的心态和合理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工作几年后考研。其实我很早就开始收集考研信息了,但是因为接触学习的时间太长,所以还没有正式开始准备考试。7月的时候,我没想到会这样。一线城市白天上班,通勤时间,每天连一两个小时的自习都抽不出,于是决定离职准备考试。

但是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我觉得最大的困难不是时间的干扰,而是如何快速从工作状态回到学生时代。几年来,我在工作中用的都是鼠标键盘,几乎不会用笔写很多字。起初,我不擅长手写,更不用说自学,我甚至不能在办公桌前坐一个小时。离职后没休太久的假,一下子拿不回来,就去旅游了一段时间。直到九月份,我突然醒悟,发现自己几乎还没有开始复习,心里七上八下的。所以,我也想给执着于准备离职的同学们一个建议。在离开办公室之前,你需要评估你需要多长时间来恢复你的学习状态。毕竟跟时间成本有关。如果自制力和抗压能力不够强,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在决定是否真的需要最后一搏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事不宜迟,直接上干货。不要把自己的经历贴成很酷的文章,看完笑点什么也不留。希望下面的内容能给你一些实质性的启发。

第一,时间规划

在时间安排上,我建议你用“倒推法”,这也是工作中做项目带来的经验。但是从9月份开始备考,肯定和你的安排不一样。不要照搬我的时间表,而是参考这个思路,结合自己的基础,安排一个合适的学习计划。

9月:打下扎实的知识点基础,完成一轮所有科目的复习。由于本人是跨专业考生,之前很少接触历史理论的知识,所以第一个月重点学习历史理论。我花了9月份的一天整理自己的历史理论笔记,重点看了几本经典教材,针对书本上看不懂的内容,看了很多相关的课外书、微信官方账号、文档、纪录片。这就是所谓“读书厚”的初始过程。

10月:这个月对我来说是一个过渡的月份。我会巩固9月的基础,开始刷我9月做的真题中比较难或者错的题。因为9月份花了太多时间在历史理论上,所以从6月5438到10月开始把时间平均分配在各科上,把9月份忽略的政治课本内容和英语答题技巧捡起来。

11月:11月是很关键的一个月。经过9-1月的积累,我能否实现超车基本取决于11月的进度,我也在这个月实现了准备的反转;这一个月重点做了政治的客观题和英语作文的模板准备,用Anki反复刷政治的客观题,而历史理论基本上每天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把自己编的大纲过一遍,保持熟悉就好了(但如果此时对历史理论还不精通,还是要多花点时间在历史理论上)

65438+2月上半月:去年的考试是2月26日,65438+2月,所以6月的后半月5438+2月,也就是考试前一周,是我有空做模拟卷,进入考试状态的一周,所以我只有时间复习知识点。半个月以上基本不会做太多的拓展,只是在重复巩固6月11整理的内容,不断强化和增加自己在脑海中的熟悉度,以便在紧张的考场上快速提取。这就是为什么11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月份,因为12月基本上是在吃11月的本钱。

二、日常安排

很多同学会认为,只有三个月的备考时间,必然会像打了鸡血一样,没日没夜地带领自己前进。事实上,并非如此。越是需要高效学习的时候,越需要知道如何安排休息。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备考的一天,给大家一个参考。

八点起床

9:00-11:00到图书馆,看政治视频课,整理政治笔记,刷题。

11:00-12:00复习英语(新题型、作文或阅读技巧)

12:00午饭时间,吃完饭我会戴个U型枕头,坐在图书馆的沙发上小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睡醒后我会泡一杯咖啡,下午会变得清醒高效。

13:30-14:00做一些放松的复习内容,把自己从午休中唤醒。

14:00-14:30这个时候我一般会做两篇英语阅读,和真正考试的时间是一致的。

14:30-16:00复习历史理论

16:00-16:30,这个时候一般都会饿,会去便利店吃个零食,刷刷手机。

16:30-18:00,我还是会讲历史,然后去吃饭。吃完饭,我需要消化一下。我会花半个小时和我的研究朋友在微信上聊历史的知识,互相提问,然后限时回答。

19:00-20:00每天只要不下雨,我基本上在图书馆楼下的广场上慢跑不到一个小时。

20:00-21:30(或者先回家洗个澡,就21:00-22:30)。晚上我会手绘这个不那么烧脑的题材,作为放松和休息。

如你所见,我早上用政治提神,把英语分散在几个时间段,把整个时间交给历史理论,劳逸结合手绘,课间插入大量的零碎时间;这个是根据我自己的学科基础和身体状况安排的。参考的时候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

第三,学科技能

政治:知识学习前期跟着徐涛的网络课程,后期跟着肖秀荣的1000题和论文(肖老师前期也有课程,11个月后才知道,买书后可以免费听,也很不错。不用照搬我的流程,可以自己听,自己筛选,找合适的老师)。我在政治上做过的最大的傻事,就是在9月初,焦虑的时候,花了几天熬夜听完网上的课,疯狂刷了1000题,最后什么都不记得了,导致浪费了几天时间,但后来又需要重新刷题。建议你在6月5438+00或者6月5438+010开始大量刷政治题。如果太早,你真的会忘记。前期慢慢听知识点的讲解,先掌握书中的内容。

参考资料:

徐涛基础班、强化班、作文班;肖秀荣1000题,小八小思,肖秀荣作文课。

以上是一些纯干货分享,读起来可能有些枯燥,因为考研是一个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枯燥过程。没有太多传奇或者跌宕起伏。看来“三个月拿到初试复试总分第一”是很牛逼的人生。其实就是在平淡和坚持中一天天积累的结果。现在看来是多么的萧瑟,但那时候心里会有很多的颤栗。这一切才真正过去。如果你看完之后觉得“她三个多月就拿了一等奖,但是她基础很好”,那你一定是误会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