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考试科目有哪些?

预备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化学或高等数学、动物生理学或动物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或家畜环境卫生与畜牧业。

推荐书目:

1,基础生物化学(第2版),郭爱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生物化学实验》,陶林、山治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扩展数据: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研考试范围:

1,动物营养:

(1)饲料与动物体的组成:饲料、营养素、营养的基本概念;营养分析的概念、类型和分析

方案;动物和植物饲料化学成分的异同。

(2)采食量、消化吸收:采食量、自由采食量、限制采食量等概念;消化率,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

率等概念和计算公式;采食量与采食系统的对应关系;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3)水与动物营养:水的生理功能;动物体内水分的来源和途径;影响动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4)蛋白质营养:蛋白质的组成和营养功能;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

平衡,理想蛋白,氨基酸互补,瘤胃降解蛋白,瘤胃非降解蛋白(过瘤胃蛋白),降解率

基本概念如;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的利与弊;反刍动物使用非蛋白氮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提高饲料蛋白

质量和营养价值的主要方法。

(5)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功能;粗纤维对动物营养的利与弊:影响动物

粗纤维利用的主要因素;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的特点。

(6)脂肪营养:脂类的组成和营养功能;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功能和缺陷;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

脂肪消化吸收代谢的异同。

(7)能量代谢:总能量、消化能、代谢能、净能、粪能、尿能、气态能、耗热量增加等概念。饲料能量

动物的转化过程;饲料能量水平在畜牧业生产中的意义。

(8)矿物营养: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主要常量元素(钙、磷、钠、氯、钾等。)和主要微量元素。

维生素(铁、铜、锌、锰、硒、碘、钴、氟等)的生理功能和典型缺乏。).

(9)维生素营养:维生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脂溶性维生素和主要水溶性维生素(VB1,VB2,VB3、

VB4,VB5,VB6,VB7,VB12,VC等。),典型的不足。

(10)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化学分析、消化试验、代谢试验、平衡试验的概念、目的和方法;

动物饲养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饲料能量利用率的测定: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系统;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体系。

(11)营养需求、饲养标准和日粮配合:营养需求、维持需求、代谢体重、生长育肥、短期最优饲养。

法、标准奶、喂养标准、膳食、平衡膳食、膳食配方的概念;通用营养指标和计量单位;动物的测定

营养需求的方法;营养对产肉、产蛋、产奶和繁殖的影响;设计膳食配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2)动物营养研究进展:微生态营养、营养与畜禽产品质量的关系、营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饲料科学:

(1)饲料化学:饲料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含氮化合物的基本特性;抗营养因子、饲料的概念

原料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的种类。

(2)饲料分类:国际饲料分类与编码,中国饲料分类与编码方法;不同类型的分类依据和特点。

(3)绿色饲料:绿色饲料的概念和营养特点;普通绿松石饲料的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

(4)青贮饲料:青贮饲料的概念和意义;常规青贮的原理和步骤;青贮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绿色

储藏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品质鉴定方法。

(5)粗饲料:粗饲料的概念、营养特点和种类;草粉饲料的营养特性和饲用价值:粗饲料加工调整

系统方法。

(6)能量饲料:能量饲料的概念、营养特点和种类;玉米,小麦,大麦,大米,高粱,麸皮,大米

麸皮、油脂和乳清粉的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

(7)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的概念、营养特性和种类;大豆,豆饼,菜籽饼,棉籽饼,

玉米蛋白粉、鱼粉和酵母饲料的营养特性和饲用价值:尿素NPN的合理使用。

(8)矿物质饲料:钙源饲料和磷源饲料的种类和特点;沸石、稀土和膨润土的作用。

(9)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功能和使用原则;氨基酸、酶制剂、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意义、问题及合理应用技术。

(10)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我国饲料资源现状;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资料:

南京农业大学官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研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