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问题

浅析高考复读市场的繁荣(转)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如今,在全国很多地方,补习班在高中校园里唱“主角”。今年全国高考考生870多万,其中新生500多万。其余的呢?

补习班市场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部分省市向补习班发出最后通牒:不再手软!

补习班,顾名思义,就是让那些学习失败的学生,或者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成年人,通过班里的补充学习,达到及格水平。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补习班,比如某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被补习一段时间,然后重考。例如,小学生和中学生想在课后学习更多的才能,参加一个特殊的班级...简而言之,“修补”这个词使人想起在衣服的破洞上打补丁。虽然能遮住身体,但毕竟比不上新衣服。

十年浩劫,万事俱备,社会上各种补习班如雨后春笋。错过了学习机会又不甘心的人,下班后骑自行车,过街钻巷,坐在教室里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的营养。我上过几个补习班,拿到了一叠英语、经贸、绘画的结业证书。但是不管你上哪个班,办班的人和报名的人都知道,补习班是不能和正规教育比的。只是“化妆”,聊胜于无。

然而,近年来,“补习班”的身份变得扑朔迷离。围绕高考补习班,各种奇怪的现象都发生了:我没有上大学复读,考上大学也复读。

高分考生养成家教习惯,目标清华北大。甚至出现“800人上线,400人复读,应届毕业生几乎都不走”的现象。有的重点中学有上千个高考补习班,今年已经超过高三学生人数;

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争夺好学生,补习班竞争激烈,花样翻新:高分复读费全免,有的学校甚至给高分学生发“工资”;

学校为补习班排出了最强的老师,但是普通高中的老师却被削弱了...

总之,补习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补丁”盖“衣服”。

历史补习班历史悠久。

可以说“补习班”是中国当代高中教育中特有的现象,总是有点微妙和尴尬。

在高考制度刚刚恢复的时候,几十万“文革”大龄考生通过雨后春笋般的“补习班”这种加速考试机制,走进了他们理想殿堂的大门,也及时为中国改革开放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对于这一代人来说,“补习班”是他们青春里充满激情而难忘的回忆。

然而,自80年代初以来,补习班的身份变得模糊不清。不知从何时起,它获得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绰号——“高四”。

但是,直到90年代末,补习班的情况还是比较单一的:老师不一定是专职的,学生自然是不及格的,即使有流动,那也是一种区域性的微循环。班级容量60-70人,学生总数最多是高三的一半。管理大多比较松散,明显有一种成年人的味道。最重要的是它的高考成绩很难和现在的高三抗衡。几乎所有的尖子生都在高三,很少听说有补习班的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所以当时的补习班基本上起着补充和调节的作用,属于分年级状态。

本世纪初,补习班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从高三的背后冲了出来,几乎一夜之间流行起来,其问题和危害也随之凸显——

现状——怎么了,补习班?

2001高考,北方某中学高三理科班小贾考了633的优异成绩,志在北大,只填了一个中央财经大学平衡志愿。然而,录取分数线公布后,小贾和家人的喜悦烟消云散,因为他离未名湖只有一分之差。然后去中央财经大学。偏偏股市的一些规律在当年的高校招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贾差一分上北大,差两分上中央财经大学...

一个月后,省里招的计算机莫名其妙地把小贾“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地方大学。他能知足吗?于是,他毅然选择了补习班,也因为母校没有办高分补习班,他一路跑到了省城,成为一所民办学校冲击明年高考的王牌。

正是从那一年开始,“高分复读”成为全国各地补习班的一个抢眼亮点,很多省市每年只有几百名600分以上的学生复读。的确,近年来,补习班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以下明显的趋势和特点。

一是生源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出现了“达线”。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和小贾差不多,分数在重点大学之列;另一种是高考勉强达到线,在重点大学补一年的可能性很大。在普通的县中学,这些学生不超过30%,但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直接推动了补习班市场的繁荣,甚至颠覆了“补课失败的人”的传统观念,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高中办学变化。

二是成为很多学校的高考增长点,极具弹性和活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一般县中学,补习班的成功率通常在40%左右,而今年高三一般只有20%左右。大部分学校的补习班呈明显上升趋势,极少数“大高考生”迅速扩张,补习班十几家,学生数千人,超过今年高三学生人数。班级容量更是惊人。有百人以上的大班,老师讲课需要穿“胸麦”。

第三,是名副其实的“老四”。很多学校的补习班基本都是按照一个独立的年级来安排的,甚至享受很多特权和优惠。最突出的是,补习班的老师通常都是这个学校的豪华阵容,但今年尤其是高一明显被边缘化了,几乎成了年轻老师“练手”的培训基地。

第四,进一步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加剧了贫富分化。值得注意的是,补习班在县一级似乎更为兴盛,竞争也很激烈。为了争夺好学生,大部分学校不惜降低免费线。对于长得像婴儿的学生,有些学校甚至使出了“月薪”的招数!与此同时,“大高考生”们也并不着急。往往有几个“达班”,甚至“尖子班”——每年600多分集中在一个班。更令人羡慕的是,人们一般不需要主动“攻击”招生。而那些周边甚至数百里之外的地区的同学,会慕名而来,至少要交2000元。这就是实力!一般来说,“大高考生”很少,比如十个县几十个学校中,最多也就一两个。

第五,补习班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比例越来越大,补习班成了“藏龙卧虎”。

第六,在管理和用工方面,补习班更具创新性和灵活性。甚至在招生和开学的时候,他们都想尽办法不让学生互相挤兑。更有甚者,6月8日下午,高考最后一个入口的钟声还没敲响,学校门口就竖起了醒目的广告牌“不合时宜”,疲惫的考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心里就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高考成绩一出,各地招生大战如火如荼,战场深入考生家中。

2004年7月初,北方的一个小村庄有好几天相当不安宁。原来有一个学生,高考只差三分,却好像比考上清华北大还要光荣。我今天看到医院门口泥泞的地上停着一辆面包车,明天停着一辆摩托车,后天停着一辆桑塔纳。更具戏剧性的是,两个兄弟学校的招生人员居然在这条羊肠小道上相遇,剧中明显掺杂了火药味...

父母是一个憨厚的庄稼汉,受宠若惊,但也相当困惑:“现在的学校怎么了?”

成因——不断切割,管理混乱

A.学生和家长:不用,再补一年就行了!

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是补习班市场繁荣的直接推动者。近年来,补习班在很多家庭中被纳入正常的学习计划,去补习班的自卑感明显减弱。原因有很多:

品牌化的学历使得重点大学,尤其是清华、北大成为很多优秀学生的“终极”目标。同时,热门专业的选择和学校所在的城市,甚至包括校风和氛围,也成为人们决定上哪所大学的参考系数。补习班为这种日益强烈的社会需求提供了一种轻松的选择。近年来高校的快速发展也是高中补习班市场持续升温的一个原因。人们不再急着进什么大学,而是货比三家,如果进不了就“补”。

同时,学校之间的激烈甚至恶性竞争,使得很多地方针对资优学生的补习班成本极低,有的几乎是“零成本”,对相当一部分打算“去”的学生颇具吸引力,觉得补习班性价比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补习班的逐渐“优质化”也对学生和家长形成了一种无声的吸引力。“这么优秀的老师,今年听不到别人的课,不上补习班,太可惜了。”很多同学说。

总之现在的补习班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和使命。

当然,很多同学在做出“临时抱佛脚”的决定时并不轻松,压力也很大。大概和这个有关,现在也有一种“趋势”。当年剩下的刚好够“二本”的应届考生。家长表示支持:“何必在补习班多浪费一年?反正以后还得考研。路的关键还是要自己走。”

B.学校:高考离开补习班更惨!

但是补习班市场的繁荣,应该说是学校自身培养的结果。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学校是最大的赢家,是“双赢”——强劲的升学率和生动的经济效应。另外,补习班是打造名牌的终极捷径。

首先,学校在有意无意地引导和刺激这种“消费”。某县高中校长一针见血:“高三再怎么拼资本,也很难有大的突破,比不过其他好学校。”不如抓紧补习班,集中师资力量,一年见效。只要高考好,现在整个学校都活了,高一的招生就有好学生,多收钱。反正社会只认你考的好,你也搞不清是今年加班多还是多。“补习班成绩计入高考升学率,原本是高考评价中的一个模糊或漏洞,现在却成了学校开设补习班的不竭动力,也是取缔补习班难的症结所在。

补习班的另一个独特功能是优化生源,重新洗牌。只要升学率与学校经济效果的“互动”进入良性循环,当“庄家”或“大高考”的时代就来了。

归根结底,升学率是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

讽刺的是,补习班的无名地位恰恰形成了政府规范办学的真空地带,成为一所学校市场因素最活跃的“私有地”,为其快速成长提供了广阔天地。

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补习班带来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尴尬:不会,不会!照做就是了,好吗?代课老师要给补贴,高考奖励。几乎三分之一的尖子生应该是免费的,尖子生应该拿“工资”。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能“恶意”吃后面三分之二,少交多少1分,明码标价。而且还占用了有限的优质教师资源。但是如果我们不做呢?升学率可能马上下降,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可,竞争对手趁机扩张地盘,生存可能马上成问题。所以,大家只能咬咬牙,坚持住!而一旦竞争变得激烈,再去计较手段就太光荣了...

C.老师:上补习班很有意思...

老师是补习班的“民工”,也是既得利益者。考一年就能拿到一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高考奖。对一个老师来说是不是没有吸引力?而且补习班容易出成绩,能快速引进“名师”。在填写“个人简历”时,“参加高三补习班多年”成了最有分量的一句话。是的,上补习班意味着被重用,甚至是力量和荣誉的象征。最重要的是,老师是整个补习班运营的具体操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D.社会:孩子不去补习班怎么办?

如果一个学校要取消补习班,当地政府一开始可能不愿意:不让孩子去补习班怎么办?的确,在当地政府眼里,补习班的地位今非昔比,“考得好”成了大家公认的可敬成绩;更何况,如果补习班办得好,既能留住本地生源外流,又能吸引周边生源,对拉动当地经济,适度缓冲社会就业都有积极作用。

普通人也会说:“补习班给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国家政策令人鼓舞。据媒体报道,六十多岁的人可以上大学。“显然,从某种角度来说,补习班已经成为了一个各种利益的“* * *体”,甚至涉及到局部利益。一位权威人士说:“社会上有复读的需要是正常的,补习班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不正常的是,巨大的补习班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补习班应以不挤占应届毕业生资源为前提,由社会力量来运作。”

害——补习班,不取消!

“政府只能提供三年的高中教育。多一个导师就少一个新生。这对本应享受高中教育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有的家长会说,我也出钱啊!但是高中教育是公共利益,很多投入还是由国家承担。而且高中教育本身就是稀缺资源,极其有限。你在排挤别人应该享有的资源,而且是优质资源。”一位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层领导指出。补习班的存在,是对国家普通高中三年制政策的背离,是公办高中教育领域的“违章建筑”。这是它的危害之一。

其次,补习班的快速扩张导致了整个高中教学领域“生态系统”的失衡,教学重心的转移,主持人角色的篡夺,主次颠倒,严重影响了应届毕业生的教学质量,也必然导致“今年不靠补习班”的恶性循环,促使教育周期在不知不觉中延长。这不是高中教育的怪圈吗?

第三,过早给学生和家长心理暗示,增加他们对补习班的依赖。同时,辅导生和大一新生在“处方”方面明显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却在高考中享受同样的资格,这其实是不公平的,而且似乎劣币驱逐良币,大家都习惯了。而且,大学生,哪怕是有品牌的,整体上能有多大的后劲?

第四,“高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而是一种应试训练。如何才能成为正规学校的一部分?以语文课堂复习为例。第一轮要“消化”50多万字的大复习资料,还不算月考和周练习。然后千篇一律的“训练”题铺天盖地而来,你别无选择,只能在浩瀚的题海中挣扎,机械地用力咀嚼提炼出来的“旧”知识。

三年前,一个女孩满怀信心地来到邻县参加“大高考”。但是两个月后,我流着泪跑了。她说“我真的吃不下那个苦”: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休息到很晚,一个月只休息一天。有一次她自习的时候,突然头疼。同桌扶她回宿舍,在床上睡着了。当他们再次到达教室时,他们的课桌已经被班主任拿走了...我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到的复习资料。同样的知识点和其他材料训练了100题,本来可能是200,让人晕头转向。最受不了的是大家一天到晚都很少说话。每个人的办公桌前都堆着一尺多高的资料。当你不小心大声推开教室门的时候,几十个戴眼镜的脑袋会立刻从那堆书后面伸出来...“如果我坚持,我会紧张。”她说。耐人寻味的是,家乡人在善意指责女孩“没毅力”的同时,却称赞补习班的做法“严格”。这是教育的悲哀还是欢乐?显然,补习班已经把应试教育推向了极致。

第五,补习班带来的“泡沫质量”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和校际关系,与中央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比如千方百计留住高年级学生,所谓好学生要为学校做三大贡献;比如无序竞争,不择手段,所谓“四赏之下必有勇夫”,加剧了教育净土的污染。

六是大量尖子生选择复读,严重影响高校正常招生秩序。很多省市的复读生人数都是以“万”为单位计算的。据说有一个县近几年高考成绩突出。原因是什么?800人到线的时候,差不多有400人复读,当年的新生几乎都没有走。

第七,激烈的竞争,浮躁的氛围,繁重的工作量,让老师疲于应付,实在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钻研业务,造就了一批应试技巧娴熟、专业素质欠缺、发展潜力不足的伪“名师”。同时,补习班明显的商业味道影响了师生关系。有同学公然逗乐说:“如果我们带一个尖子生,我们老师的高考奖又是一千元。”老师们感慨万千:“以前学生考上大学都很感激老师,现在冷漠多了。”师生关系其实是扭曲的。

第八,影响高中规模的扩大和高中教育的普及,甚至以忽视整个高中生为代价。是高中教育的畸形无序发展,是典型的饮鸩止渴、急功近利的短视教育行为。

一位资深教育人士分析:“过去,补习班的危害并不明显。这几年一扩张,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后果太严重,造成的重复浪费更是惊人。如果不采取措施,我们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又从何谈起?”

这就是全国很多省市下决心取消补习班的原因。其中山西的措施非常有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出路——堵疏结合,平稳过渡

取消补习班是个敏感问题,处理不好会变成社会问题。

今年春天,山西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教育管理的通知》,规定从2005年起,用两年时间分批分类实施,到2007年,全省所有公办高中停止开设补习班。同时提出了示范高中底线制度、减少或取消招生计划等惩罚措施,要求各级政府对当年和往届高考成绩进行分类,以降低办补课的积极性。

公立高中不允许办补习班,那么大量需要复读的学生怎么办?山西的思路是政府负责,分步实施,逐步向社会力量和民办高中过渡。即综合治理、疏堵结合、合理引导、健康发展。

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补习班的问题这么复杂,能取消吗?这种怀疑和担心是普遍存在的。2005年7月13日,山西省教育厅领导在吕梁市高中教师集中培训开学典礼上作了专题讲座。有人当场递上一张纸,问省里对补习班是什么态度。当答案是“坚决取消,绝不手软”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体育馆内的3000多名老师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12天后,省工作组分赴各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项检查。结果超出了工作组的想象。第二组组长、原省教育厅普教处处长何汉耀感慨地说:“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看来取消复读的前景是乐观的。”

其实山西很多地方早在几年前就停止了补习班,这一点值得思考和借鉴。

——阳泉模式“认识深、起步早、措施硬、效果好”,专家对阳泉的实践高度评价。全市人口只有654.38+0.3万,但这个“弹丸之地”十几年来一直是山西高中教育的榜首,学校势均力敌,“均衡”,普通人上学不考虑择校。2002年,经过内部一番“斗争”,市里决心“高年级”经营,全市三所高中率先叫停补习班;现在全市15高中,除了平定二中、玉泉中学,“补习班”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今年高考,全市在全省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太原这个近300万人口的城市,也在几年前停止了公办高中的补习班,完全由民办学校和社会力量承办,这也形成了区域性的良性“生态环境”。

——“太行”模式长治市共有13所公办高中,省教育厅直属太行中学在其中并无明显优势。2002年高考,300个新生中有60个考上了高考,而300个辅导生考上了160,让学校在全市翻了。但就在今年秋天,学校毅然叫停了补习班。与“阳泉模式”不同的是,学校是孤军奋战,这更需要勇气!毕竟每年要花近200万。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高考升学率飙升...

——孝义模式今年暑假,孝义市教育局对全市补习班进行统一安排,核定了4所公办高中的名额和班数;对于私营部门,主要是“审查”教师。一旦发现你雇佣了哪怕一个公办老师,预付的5万元就变成了罚款。结果几家私立补习班都去了周边县市。最麻烦的事情就这么轻松解决了。

——晋中模式“政府出面,统一管理,大相径庭,抓点带面”。具体来说,就是实行申报制度。根据2005年省厅“不超过今年高三学生人数的25%”的要求,全市18公办高中今年可招收补习班56个,学生总数* * * 2690人(此前约为12000补习班),实行学籍管理。如果有违规行为,有关部门可以查处,没收其违法所得。在此基础上,各县可以有自己的做法。例如,介休所有公立学校的补习班今年将完全关闭,教育局将委托私立大学“文同书院”在私立办公室的帮助下集中运营。昔阳县被委托给教育技术服务中心。祁县民间力量薄弱。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育局组织了“淇县高考复习中心”,并逐步向社会力量过渡。运城盐湖区等地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

多位教育专家建议:“应该建立更加科学的高考质量评价体系。最起码要把往届学生和应届学生分开,包括高考报名和上级部门的高考考核方案,要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和警惕。比如大众退出补习班市场后,如何保证这个领域的教学质量?比如如何尽快培养民办和社会事业补习班的实力?

阳泉市教育局局长赵萍说:“补习班推向社会后,这笔收入应该有合理的流向。毕竟资金还是制约我们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办补习班成本低,垄断性强。一支粉笔和一条信息可以让你上大学。有个小板凳一年收费1000,吃的太多了。一旦流入一些办学有问题的人手中,就会形成暴利。所以这个市场公立学校退出后,不能放任自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城市形成了民办补习机构的气候,运作规范,蓬勃发展,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好大的“补充”

补习班的异化和大量高分复读的现象,不能不说是对应试教育极端化的一种反应,是高中教育的一种怪胎。“片面追求升学率”不仅是追赶,更是追赶到更高的层次:从升学到升一流大学,到一流的重点,再到清华北大的重点——几百万人拼命往金字塔顶端爬。

如今,重点中学办高考补习班的弊端显而易见。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补习班每年都在浪费教育资源,宝贵的优质高中资源被挤出,正常的高中教育秩序甚至高校招生秩序被扰乱,导致恶性循环,年复一年。正如专家所说,补习班市场的繁荣是以降低高中教育质量为代价的,是高中教育的畸形无序发展。

是时候下定决心了。山西等地取消和规范高考补习班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

让补习班回归应有的位置,让“补”还原为“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