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恩教育?求解答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中华民族是最感恩的民族,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形成了“报恩忘仇,报怨短,报恩长”的哲学。而当代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他们只知道享受,却不知道付出。他们对别人的照顾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感恩。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父母的爱忘恩负义,不领情;对老师的付出也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冷漠的;对同学的帮助往往是理所当然的,导致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懒惰,不懂得关心他人,社会责任感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主题教育,使学生学会知恩报恩,增强感恩意识和行为,永远感恩父母、老师、亲友、社会,学会正确做人,养成良好的人格和道德,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爱心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为提高感恩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行合一的综合训练,注重调动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教育因素,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途径和规律。具体措施可以是:1,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校要利用环境文化、黑板报、宣传栏、红领巾电台、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等宣传舆论阵地,精心营造学校“感恩文化”氛围,编写感恩教育故事、感恩行为指导与培训等校本教材,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专题活动。2.家庭和社会各界要积极配合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感恩家里、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系列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小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出发,发现那些关心自己、感恩他人的人,从感谢父母、老师、亲友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感谢所有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进而感谢生活和社会,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国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