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历?

这里给刚考上川大文博的考研人一个经验分享贴,希望能给考研人一些小帮助~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是双非本科院校毕业,原来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师范)。大三下学期有考研的想法,大四已经决定考研。很多人可能是跟风考研,没有坚定的信念。考研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决定考研。对于我自己来说,考研的原因有几个:本科学的东西比较广,比较浅。虽然马上要毕业了,但是感觉自己掌握的东西还很不足,需要提升自己;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好的就业。准备考研的时候,确实走了很多弯路。选择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其实是一个错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属于历史学院。选专业的时候在研究网站上选了历史学,在历史学的分支下看到了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在开设该专业的学校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川大学。川大是双一流学校,而我是成都人,以后想回老家发展,所以一拍即合,选择了现在的学校和专业。

关于专业课。

推荐书籍:

张值恒的中国考古学通论

李晓东的文物研究

马工程博物馆学导论

考古学导论

历年真题

我把专业课放在第一讲,在川大只上了一门专业课。文博的题目是名词解释、简答、阐述;分数差不多,名词解释为10或者15,简答题为25或者40,论述题为35到50,可以选择一些。考试的内容非常多种多样。所以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准备专业课。

我建议你的首要工作是收集真题。首先在各种考研微信官方账号上浏览各种学校的真题,按照名词解释、简答、讨论的顺序进行总结。至少30所文化艺术类院校抓到了全部真题,包括2000多条名词解释,1000多条简答题,600多条论述题。完成这个大项目后,对考察的内容和文化艺术专业的重难点有了很好的把握。

像大多数文化机构一样,四川大学的基本书目是的《中国普通考古学》、的《文物》和马工程的《博物馆学导论》。另外,马工程《考古学导论》的一些章节也要重点看一下。王洪军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我个人觉得你可以看也可以不看,因为马工程的《博物馆学概论》几乎涵盖了它的内容,而且版本比较新。最重要的是,川大还从马工程博物馆学导论开始出题。2020年考试日本艺人制度简介,史无前例的考点,居然出现在马工科版教材《博物馆人事管理》中。由于我是跨专业考生,对文化艺术专业了解不多,所以我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博物馆基础》和《文物》这两本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对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并在书中的空白处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者具体的术语解释,进行系统的学习。然后把所有的真题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排序。比如考古学,可以分为考古史、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文物可以分为不同的主题,如陶瓷,青铜器,竹简,硬币,城市遗址,墓葬...博物馆可以分为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藏品、博物馆展览、博物馆管理等。另外还有一些大题目,比如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书画,建筑等等。

这一步最好形成思维导图和框架,可以帮助自己快速熟悉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思维导图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快速定位知识点,二是以后可以快速分类细化知识点。与文字相比,将某一类具体知识点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会更加直观具体,也能把握这类文化知识的时空框架。比如汉代各种等级或形制的墓葬,持续时间不同,分布在全国各地。这时可以在中国的轮廓图上相应位置标注出来,一目了然;各种窑口的位置、主要品种、产品特色也可以通过地图整体把握。再比如汉唐时期的城址、墓葬,可以根据书中对其形制的描述,转化为素描。这样在答题的时候可以有一个清晰的组织,不容易漏掉重点知识点。

最后是背书,前期准备完善充分。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扎实的背诵上来。在背诵过程中先背诵重点知识点,在把重点知识背透之后再扩大知识面,从而把第二、第三个重要知识背熟,最后把书上的内容全部拿下。考研前要争取反复背诵书中的内容,做到无死角。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多写。可能大家背的时候会背一些关键词,一些重点,但是真正答题的时候会发现,除了一些关键词,一些无关的连词,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陈词滥调,你什么都答不出来。所以在一定背诵的基础上,一定要多写多写,总结出一套通用的答题模板。具体方法是根据教材的语言和逻辑习惯,从内容和形式上把握知识点,提取相似知识点的相似性,如古钱币=解释+流通+形式+钱文+意义,考古文化=(时代+分布)+(石器+陶器+房屋+墓葬)+考古意义等。,这也大大减轻了内存负担。

关于英语:我的英语基础其实并不好(没有裸考过六级),但是考研英语成绩还不错。

阅读:众所周知,考研英语赢得了全世界的读者。我建议英语二的同学不仅要看英语二,还要看英语一,看完之后试着自己翻译整篇文章,把不会标注的单词整理出来,形成词汇书。然后可以跟汤池老师讲解真题阅读,了解阅读的方法和一些国外的背景。但是一定要记得把近三四年的真题留出作为考前模拟!!有时间可以看看同样的外刊,因为这是这些年的阅读来源。

词:马上开始背,坚持背到考场。特别是建议先背真题的高频词,再背核心词,最后背大纲词汇。我用的是小红书,挺有帮助的,或者用好一些app,有助于增加趣味性。我用的是墨墨字app,每天早上有100字。晚上复习预习很有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背单词软件。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这几年越来越简单了,不要放弃,可以看看宋奕萱对完形填空的解释。

作文:多背多写是关键。写的时候是模仿范文写的,整理自己的模板和亮点。试着用一些难懂的词。考试前一天晚上,你可以看看自己的范文,尽量不要用考场上没练过的生词和句型。把单词写直。

英语不好的同学,前期一定要重视语法学习。把语法理解透彻,后期翻译写长句就没那么难了。另外,单词的学习是要坚持到考试的,背单词很重要!

关于政治:

政治的学习不同于英语。政治是我擅长的科目。学政治的时候没看视频课。学完每个单元的讲义,做了相应的肖秀荣1000题。选择题的整个训练过程是这样的。系统整理错误的选择题,每天早上背诵。学习政治的过程中推荐肖老师的三件套。不仅讲义上的知识点很全面,配套的肖秀荣1000题也很符合考研的逻辑和情境。

个人觉得暑假开始政治是可以的,因为毕竟都是需要背的东西,开始了就忘的比较快。除了选择题,大题只需要等到6月165438+10月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大部分同学应该只背了四套卷子,而我却背了八套卷子和四套卷子的所有大题。另外我结合徐涛老师和腿姐的课查漏补缺,最后政治成绩75+。个人觉得成绩还是不错的。

考研计划:我个人不建议使用精确到几个小时几分钟的计划,因为一旦突发事件造成上一个计划的延误,下一个计划就会被打乱。多次打破计划后,时间表就没用了。我的做法是每天晚上指定第二天要完成的任务,把第二天完成的每一项都打勾。睡前看到满满的红色√不仅成就感满满,还很安心~还可以指定一个月计划。

复习:大家要知道考研不是为了拿满分,而是为了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拿分。所以对于不同的知识点,要根据其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合理分配时间。比如考古文化在川大是必考点,但只限于名词解释,10分或者15分。而教材中新旧石器考古文化的内容接近全书的一半,在植物区系上非常庞杂。所以,当我苦思冥想了近20天,仍然没有记忆的头绪时,我放弃这部分知识点。提炼完模板,我就重点复习历年考过的真题,然后就完事了。省下来的时间会很快投入到其他知识点的复习中。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对真题规律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有时候放弃是一种进步。可以提前模拟考试。从6月165438+10月开始,我和朋友每周都要去模拟考试。只有真正做了题,才能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才能在后面有针对性的解决。考试结束后,批改试卷,评估分数,知道自己的水平。同时对控制答题时间也很有帮助。

矿坑关闭指南:

1.专业课的学习没有固定的范围,没有止境。所以不要花太长时间纠结于哪本书是你必须要读的。我更倾向于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看《考古学通论》和《汉唐考古学讲义》。在精读完这两本书之后,我还想多看一些其他的资料,里面有一些区别。如果你期望看完一本书就能涵盖所有知识点,那么这里就看不到了。

2.专业课的计划越早背越好。千万不要拖到考试的最后一个月,也不要以为只要多花点时间就一定能写下来。因为考研后期会发现,即使每天计划很多,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一整天背8个小时。所以我们可以把整理资料的时间和英语、政治、专业课的学习记忆时间分开,从容备考。

3.专业课的记忆一定要有计划,不然背的多了,考前只会记住刚背的。所以,我会每天计划好自己要背什么,要复习什么。确保所有东西都被巩固和记住!

复试:复试的过程和准备专业课的过程差不多。毕竟文科专业主要靠背诵。重点讲两部分,文物保护基础和考古通论,占比较大。除了准备专业知识,你也要利用这段时间准备一份漂亮的简历,准备面试时老师会问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报考这个专业,你本科取得的成绩。英语面试尽量放慢速度,和老师进行问答式的对话,而不是机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心态:不要横向比较。很多同学的焦虑源于横向和竞争对手的比较,但其实每个人的阅读程度是不一样的。仔细读一轮比粗略转三轮有效得多。所以,注意自己的纵向对比,知道自己每天、每个月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才能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让每一步都走得更坚定。考研是一个人的狂欢,也是一条平凡的路。你不是一个人在这条路上,成千上万的人在和你一起走。不要把考上研究生想象得太神圣或者遥不可及。认真做好每天该做的事,走好每一步就是这个小舞台的胜利。我也相信,如果你把需要做的都做了,在考场上拿到卷子就不会慌张,最后的结果也一定不会让人失望!最后,无论如何,既然选择了川大,那么来年就只在乎苦,勇敢的迎接所有的挑战吧!愿你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