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发展前景好吗?
说起信阳,很多外省人可能都没听说过这样一个城市的名字。不过信阳也有两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一片茶和一首歌。
“一茶”指的是信阳毛尖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据信阳一老板说,他在北京培训的时候,在酒桌上打了个赌。有人说信阳的事,他就喝了一杯酒。结果他只喝了一杯信阳毛尖茶。信阳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是绿茶生产的理想环境,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手工制茶工艺,使信阳毛尖的独特风味无与伦比。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将光州茶(信阳毛尖茶)列为上品茶。
而《一曲》则是风靡中国的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是红军1929年2月攻占商城县时庆祝河南省第一个县级工农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国歌,后来在全中国传唱。
信阳当然不止这两样。信阳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曹明贵向记者介绍了信阳的优势。他说:“信阳其实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在区位、自然、人文等方面也有很多优势。但信阳人自卑,不求发展,要争底层。”
曹明贵认为,信阳本来可以做很多文章,比如“红色”文章。信阳是革命老区,新县有23位将军。比如《水》一文中,自然降水量比郑州多4倍,58年来洪水很少。还有被誉为豫南明珠的南湾湖。比如《山》一文中,信阳地处大别山,鸡公山被称为中国四大别山之一,有上世纪遗留下来的200多栋别墅。比如《人》一文中,信阳780万总人口中,有654.38+0.5万人在国内外工作,劳务经济每年给信阳带来40多亿元的直接收入。......
虽然它有各种优势,但信阳没有很好地利用它。在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博士做的全国600多个省辖市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信阳排在400名。
这个排名并不奇怪。看看它的经济状况就知道为什么了:2003年,780万人口的信阳市GDP为3441亿元,而佛山市只有1.1万人口的顺德区GDP为436.89亿元。由此可见信阳差距之大。这个成绩让信阳在河南排名倒数第二。信阳人在这方面百感交集。2001年,信阳税收首次过亿,开始大张旗鼓宣传。曹明贵哭笑不得:“这么大的地方,税收只大一点点。怎么能这么不好意思大张旗鼓地宣传呢?”?“不知道外地人看了会怎么看信阳?”
记者一位在信阳烟草部门工作的老乡告诉记者:“我刚来信阳的时候,刚开始经常在市里走来走去,走了几天就不想走了。为什么?因为不值得。”怎么不值得?因为信阳的街道又脏又乱,没有落脚的地方,连公园都没有像样的地方。“城市规划的味道太可怕了!”
在信阳市,记者几乎看不到一个标志性建筑,交通秩序差,卫生条件差。摩托车、三轮车、出租车随意停下来行驶,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满大街跑的破旧三轮车的口号是“树立文明城市形象”。在河南记者去过的省辖市中,三轮车如此肆无忌惮地在街头奔跑的城市,在记者的印象中只有信阳。据当地人介绍,信阳是唯一一个没有通过文明卫生城市测评的省会城市。“连固始都不如。”这样的评价,说明信阳人自己也很失落。
鸡公山的悲伤
鸡公山,信阳市文联提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它属于大别山的支脉,其主峰鸡公头又叫报晓峰,像一只鸡鸣声很高的公鸡,故名鸡公山。据说解放前,鸡公山是洋人、军阀、官僚、富商玩乐的地方。与中国其他名山不同的是,中国的名山大多开发较早,在古代就有名气,很多也是佛教或道教的圣地,而鸡公山是本世纪初才开发的。
鸡公山位于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距离武汉以南仅180公里。1903年,美国传教士李和史登上此山,探索奇景。他们登上鸡公山后,自豪地向汉口的美国领事馆发去了一份喜报,夸耀自己的成就。当美国领事去那座山时,他发现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与号称“大火炉”的武汉相比,这里简直就是天堂。领事回来后,写了许多文章,在西方报纸上极力称赞鸡公山的林清澈、凉爽、宜人。武汉、上海、广州等地的外地人闻讯而来,大兴土木。在外国人的支持下,鸡公山在20世纪初声名鹊起,与庐山、莫干山、北戴河一起成为中国四大避暑度假村。据统计,来自20多个国家的牧师、传教士、富商和官僚、军阀在这里建造了300多栋各具特色的别墅。尽管几经战乱和破坏,仍有265,438+02栋别墅,分布在长青林和秀峰之间。据说暑假高峰期,山上居住的中外人士多达两三千人,一时成为繁华的山城。
但是已经不如从前了,游客很少,越来越荒凉。信阳市商贸局办公室沈峰表示,目前鸡公山的发展还不够。不仅管理混乱,服务也跟不上。来的人越来越少,连信阳本地人都懒得去。同时,鸡公山现在已经成为武汉乃至湖北的后花园,来湖北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以至于有这样的说法:湖北一直要求把鸡公山交给他们管理!“想想过去那段繁荣的历史,真让人难过!”
曹明贵说,这是一个怪圈。可惜信阳旅游资源那么多,不知道怎么整合开发。从来没有人阻止信阳发展,从来没有人阻止信阳人致富,追求幸福。但是为什么信阳发展这么慢?信阳与发达地区的反差,让人突然发现,信阳似乎有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结。这个结压抑和扼杀了信阳人的激情、理想、追求和创造力,留下的是失落、无奈、沮丧、悲伤甚至愤怒。悲伤比死亡更可怕!这样的说法让人不寒而栗。
失落的城市
在信阳工作的同行记者张春明说,在信阳生活了三年多,我越来越感觉到信阳似乎成了一个人迷失的城市。事实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多信阳人都表达了这种落后的困惑。他们早上吃热干面,晚上吃满大街的大排档都会有这种感觉。当他们能用3元钱逛遍全城的三轮车时,他们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按时生活,每天拿固定工资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
这种迷失方向也体现在政府对信阳的城市发展规划上,在“山水园林城市”和豫南区域中心城市之间摇摆。
在政府决策和服务上,也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摇摆不定。一位信阳企业家批评政府不诚信,将政府的招商行为比喻为“投资前答应你半天,进来后又闭门打狗。”真的,信阳人已经穷疯了。"
曹明贵认为,当地政府在政策决策上也缺乏连续性,在招商引资上的承诺无法兑现,给外来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障碍。他说:“政府信誉低、诚信缺失的直接结果是,12茶叶节连续举办,但引进项目少,知名企业、大项目无一落户信阳。”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南湾水库湖东开发区进行了奠基仪式,但是因为没有人投资,所以现在没有声音。现在羊山新区已经规划好了,能不能招到投资人值得怀疑。
一位回乡创业的企业家在信阳信息港BBS上发表了这样一段感慨:“我办了10多年的外企,每年交20万的税。我想了很多,就把企业搬回了信阳,把税收贡献给了家乡。但我遇到的不是关心,而是太多的指手画脚。他们不知道幼稚的企业还没有成熟,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呵护。我是2001把企业搬到信阳的,至今已缴纳税款近20万元。但是亏了将近30万,让我交企业所得税。我还能做吗?我别无选择,只能再次离开家乡。”
曹明贵的话或许道出了信阳的症结:“从硬件上看,信阳具备发展成为中等发达城市的基础条件,但在软环境上,却是信阳落后的致命伤。比如信阳政府的职能转变,信阳的人口素质和结构,甚至信阳人的整体经济意识,都可能成为一个地方发展的动力或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