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跨专业考哪个大学比较好?
第一,专业分析
(A)主题介绍
《金融学》是经济学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2)培养目标
具有较高的金融理论水平和综合专业素养,知识结构良好,能独立工作和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实践的高层次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将掌握金融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基础,掌握各种金融交易规律,具有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并取得成功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具有独立承担与专业研究相关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以北航为例)
01证券投资和金融产品开发
02金融市场
03保险和风险管理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
二、考试科目(以北航为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③ ④901金融联考
第三,机构推荐
以下是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建议选报:
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Xi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第四,就业方向
1)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企业,城市商业银行,外国银行国内分行;
2)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
3)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和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包括基金管理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的政府行政机关,如财政、审计、海关等部门;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10)上市(或拟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
11)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师、研究机构、出版传播机构的研究人员等。
动词 (verb的缩写)就业前景
1.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需求量很大。
虽然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也要看到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在不断上升。金融招聘会上,对学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几乎所有比较好的金融机构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甚至回国。
2.复合型金融人才越来越吃香
除了学历,银行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现在的情况是,银行里一半的人,甚至更多,都是非金融、经济、金融专业人士。他们的本科专业不一样,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力学、物理。也有很多金融研究生在备考,在学习,导师也很欢迎这些跨专业的学生。有财务分析机构指出,需要工科背景的毕业生,要的是工科严谨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六、专业选择取向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和报考的专业有很大的联系。比如想准备基金工作,不如报金融工程方向;想去保险公司工作,一定要选择保险方向。
从目前金融学科分布来看,比较有前途的专业方向有:公司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目前基金市场最活跃,有技能的基金经理只有3000人左右,人才缺口过万。目前,中级基金经理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0万元,而高级职位的经理年收入已经超过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尚未开发的金矿。
七、相近专业
同类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有: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
八、课程设置(以南京大学为例)
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列主义原著选读,英语。
B类:现代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企业组织理论、现代财务管理、商业软件与网络。
C类:国际金融研究、现代国际货币金融理论研究、国际金融管理研究、金融理论与制度研究、高级投资银行。
D类:国际贸易政策比较研究、国际商法研究、金融工程、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金融市场定量分析、保险研究。
热门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