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是真的吗?没说反话?

应该没错。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保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这是“渐进式”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从国际视角看制度变迁与稳定的关系

从前苏联和东欧的历史来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一般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渐进的道路,二是激进的“推回”方式(如前苏联),三是通过外力的改造(如前东德)。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更倾向于“一步到位”的改革方式。然而,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剧变和俄罗斯十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这种“一步到位”的做法存在诸多弊端。政治结构的巨大变化干扰了经济联系和产业组织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整体经济混乱,这是前苏联和东欧在“休克”后陷入十几年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但是东欧小国脱离了华约,投入了欧盟的怀抱。在私有化过程中,原来的大型国有企业大部分被跨国公司收购,从而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基础。由于国力下降,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失去了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倒退。只是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和技术基础以及丰富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它才支持了经济的基本运作。可见,系统剧变所付出的开发成本往往是很高的。

第二,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发展?

我们常说“发展是硬道理”,但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如何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需要深入探讨。

近几年一度流行的发展思路是“完全市场化和全面开放——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融入分工体系”的逻辑体系。对于中国来说,当然要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但在这个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是必然的,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国际低端加工链。中央提出把自主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这是很正确的。所以要在市场化的同时加强国家对产业升级的引导,加强产学研结合,不能让市场机制完全发挥作用。

首先,中国是后发展国家,在市场标准化、产业和技术竞争力方面都处于弱势。我们必须采取“国家适当支持”和“把企业推向市场”并重的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竞争的关系,帮助民族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强大竞争环境中逐步提高竞争力,最终达到赶超先进的目的。一味强调“市场化”和“国家保护”是片面的。

其次,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现实决定了中国不能完全走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必须更加注重公平、民生和可持续发展。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不仅要依靠企业短期利润驱动的市场机制,还要加强宏观、中观、微观机制的协调。

必须强调的是,单纯通过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是不可能实现强国目标的。从发展的角度看,世界上有欧美、拉美、苏联、日韩发展模式。如果我们的体制改革过分强调微观自由,削弱了国家的管理能力,就会成为“弱国和松懈的社会”,最终被锁定在发达国家提供原材料和低端加工业的位置,走上拉美国家的依附性发展道路,这绝不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业竞争力不足,对外依存度增强。因此,中央政府的“自主创新”政策对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强调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强调保持自主战略赶超态势;注重发展与安全(国防、工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统一。这才是真正的“硬道理”,绝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房地产”来发展、拉动发展的硬道理。这样的发展观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第三,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改革?

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对改革与发展关系的认识。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同时改革必须服务于经济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改革绝不是单向的“市场化、私有化”。

目前理论界有否定“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倾向。在一些人心目中,“攻坚克难”、“将改革进行到底”就是苏联道路。但是,如上所述,苏联式的“休克”资本主义道路绝不应该成为我们改革的榜样。

为了促进发展,改革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以国家竞争力为导向,并超过GDP目标。洛桑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对“制度”的优势提出了两个基本定义:一是制度的开放性与其独立运行的有效性之间的平衡;第二,微观活力与宏观调控的平衡,分散与集中的平衡。这也应该是我们的基本原则。

特别是对于落后国家,必须解决好“依靠外力”与“保持自主”的平衡,以及“市场化”与国家控制的关系。

平衡的基本标准是国家必须保持对生命线、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的控制,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科技的自主发展。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时,我们必须警惕私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外国资本控制国内关键行业的野心。民族工业的地位必须保持。

经济改革绝不意味着国家把经济管理和引导的责任推给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审时度势。

国家控制不等于计划经济,而是意味着政府要保留其宏观调控能力、资源动员能力和产业政策制定与执行能力;要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环境,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知识流动。

其次,要进一步认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去年以来的改革大辩论表明,社会对国企改制中暗箱操作、程序不公等现象普遍不满,导致社会分化、分配不公。由此,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片面的“产权改革”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其他领域的改革,不仅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这一基本边界条件,更重要的是改革的指导思想,即必须决定谁是改革和发展的原因。有学者指出,我们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广泛参与的改革,基于规则的改革,透明的改革,共享的改革。这是非常正确的。

我们的改革是为了建立一个合法的,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改革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创新型和学习型社会,以及一个和谐的政治清正廉洁的社会。对外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对内改善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不能改成腐败的资本主义,官商勾结,贫富对立,对外依赖。那样的话,就意味着改革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