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学院怎么样?那里的艺术设计、美术、传媒艺术专业好吗?越详细越好,拜托!

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文理并重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管。学校历史

2002年,“邵阳师范学院”与“邵阳学院”合并,升格为邵阳学院。所以艺术类专业是有一定实力的!!邵阳师范学院(原名郭沫若)创建于1958。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早的师范院校之一,师资力量最强。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师范院校,被社会认定为湖南师范学院第一品牌。邵阳师范学院培养了大批党政领导干部。早在上世纪80年代,湖南省教委就有将邵阳师范学院升格为师范院校的想法。但由于当时邵阳的经济条件,以及邵阳领导的不重视,最终还是失败了。邵阳学院(原湖南大学邵阳分校)。以上具体历史如下:邵阳师范学院:1958 7月,根据湖南省委关于异地设置师范学院的总体布局,决定成立邵阳师范学院筹备委员会。学校于9月正式成立1958。1959年9月,湖南省教育厅指示学校正式命名为邵阳师范学院,并报国务院备案。1965年6月,郭沫若亲笔书写邵阳师范学院校牌。1993更名为邵阳师范学院。3月,1998,邵阳师范学院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根据国家教委3号文件,同意邵阳师范学院增设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学制4年,从秋季开始招生,1998。邵阳学院:1975 165438+10月邵各半(1975)14邵阳土改委办公室确认湖南农学院邵阳分校成立,地址邵阳地区茶店、茶场。1978 11 10月,邵阳市革委会下发文件(1978)153建立邵阳基础大学,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决定在10低市建立基础大学的要求,地址设在邵阳市江北子洲。1985年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05年7月号文件中将邵阳基础学院更名为邵阳职业技术学院。(1985)244.1980上半年省委决定撤销冷水江基础大学。1978期末在校生机械专业66人,发配电专业34人。1980上半年,省教育厅决定将湖南大学邵阳分校与湖南农学院邵阳分校合并。1981两校于8月正式合并。撤销湖南农学院邵阳分校名称,保留湖南大学邵阳分校名称。1991 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湘政办函(1991)66号,同意湖南大学邵阳分校与邵阳工业学院合并,名称为湖南省邵阳工业学院,校址为湖南大学邵阳分校。2002年,两校合并,更名为邵阳学院。

学院建设

学校校园面积1703亩,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

学校基础设施(8本)图书馆654.38+0.35万册(基本上是20世纪的);教学设备原值761.5万元;设施齐全的实验室21个,其中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个;建成186个教育生产实习基地和6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建成了网络教学和网络办公管理综合应用的现代化高速校园网。

编辑这一段的教职员工

据相关数据显示,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15100余人。

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专任教师795人,正高级职称80人,副高级职称326人;博士21,硕士303;有1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曾素敏教授被聘为名誉院长和兼职教授,蒋大为等40多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被聘为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常年聘请多名外教。

编辑学院分部的这一部分

学校有14个系,1个中心,45个本科专业。

邵阳学院50周年校庆图片集(18张)有2个硕士点,涵盖9个学科,其中教育部一级专业建设点3个,湖南省专业建设点8个,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重点专业3个,省社科研究基地4个,国家技术中心1个,校企共建省技术中心5个。

近年来,* * *主持了13项省部级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邵阳学院50周年校庆晚会(5件)收录省级教改项目26项,校级教改项目115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14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51项,国家专利23项;在公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148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97篇,出版学术专著90余部;完成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6项;学生的大学英语通过率、计算机通过率、考研率逐年提高,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三等奖的学生超过150人次。

大学校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

大学的校训应该通过优美简洁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文化内涵,形象地表达办学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校训是校风、学风的集中概括,是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校训对于激励全校师生发扬优良传统,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开拓进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办学近半个世纪的邵阳学院,一批名师在这里执掌教鞭,学生在这里学习成长。在过去的50年里,它教育了成千上万的人,并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如今,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作为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团结一心,为把邵阳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外同类高校中领先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校训

为进一步激励学生发扬传统,增强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院长谭景行教授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求是明德,超越学生”作为邵阳学院的校训。我们认为,语言文字的凝练,思想内容的凝练,既体现了邵阳学院的历史传统和个性精神,又体现了新世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明德求真》中的“明德求真”一词,来源于《礼记》“大学之道,邵阳书院”中的“大学”

在明德,在亲民,在完美。“意思是说,大学的真理在于净化其光明的美德,在于用这种美德使人改过自新,在于使人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在一个人的各种品质中,德性是第一位的,也是最不可或缺的。古人云:“天下有德,则有立功,则有言”,“德为百行之首”,恃强者死”。等等,都说一样的话。也就是说,美德在一个人的素质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道德不仅是社会的良心,也是国家的动力,因为世界是以德治国的。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才华无论多么优秀,他的外表或内心多么美丽,只有当他的美德照耀着别人,并被感受到他的热量的人反映在自己身上时,他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邵阳学院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汇聚了众多知名学者。在每个历史时期,他们的品德和思想精神无疑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们以最高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使学校闻名于世。邵阳学院的发展历史证明了明德对人的重要性。所以,一所大学要想有良好的校风和社会声誉。我们首先应该有一个师德高尚的老师。老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相互理解,师生会相互感染。长此以往,教学会取长补短,学生会和谐相处,实现超越。只有师德光明的师生,才能成为一所像样的学校,这是一所学校立足、生存、发展、成功的根本。过去是这样,这个道理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依然如此。所以把“明德”二字放在校训的最前面,以示立德第一的重要性。《明德求真》中的求真,来源于对闽中理学源流的考证。“求真先于谬误,自然之真可见;求善于恶始,性之善可见。”也就是说,在虚伪发生之前寻求真理,真实的人性才能展现出来;在罪恶产生之前寻求善,人性的善才能表现出来。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也意味着大学教育要注重真才实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一千种宗教教人求真;学万千事,学做人。”求真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也是诚信精神的最好体现。是在明德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邵阳学院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应追求真知,为国家培养品德高尚、知识实用的高素质人才。“* * *生命超越”中* * *一词的本义,是指两种生物相互依存,追求共同利益,并* * *生活在一起的现象,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位的教学理论。生活化教学理论追求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和灵魂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满足。生活化教学立足于师生生命的发展。通过关注生活世界,学生可以获得情感体验,完善人格,使教师的职业活力焕发,师生生命在互动和体验中不断发展。它具有生活化、互动化、生成性的教学交往体验。在生活化教学中,师生* * *立足生活世界,促进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知识,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师生多向和谐交往,生命共同成长。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杜威认为,学生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的,教师承担着社会文化的选择、加工和转化,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文化环境。因此,教育作为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人与文化的双向建构过程,教师选择、加工、转化的文化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如今,邵阳大学将* * *学生作为校训的一部分,即以生活化教学理论指导办学实践,强调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构建和谐校园。* * *学生寓意深刻:首先,对于学校来说,不仅要关心学生,更要关心老师。教师是办学的重要支柱。学校要尽可能地关心和爱护老师,让老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学生才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次,教师要关心学生,因为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交流过程,师生只有在相互交流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充实和意义。第三,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走出了象牙塔,其职能也从学术研究演变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高校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只有融入社会,他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和社会。第四,人与自然共生,* * *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让学校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 *人生超越”中的超越,源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应始终把握教育的本质——面向未来,实现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超越,而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自我”,忽视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创造未来。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推动文化转型的历史使命。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高等教育是推动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然而,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双重超越。即一方面要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把握服务市场经济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要超越现实文化,促进文化融合,坚持高等教育的文化理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今,面对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时期,邵阳学院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发展,新的发展需要从创新思维入手,不断超越今天,谋求明天的发展。面对学习型社会,院长应该是学习型院长,教职工应该是学习型员工,全院师生都应该有不断学习、自我超越的愿望和追求。超越意味着永不满足。超越需要代价,需要痛苦,需要勇气,但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拥有光明的未来。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给邵阳学院留下的不仅仅是桃李芬芳,还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邵阳学院人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在选择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实现超越。“以德求实,以生超越”的校训,不仅继承和发扬了邵阳学院以往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也体现了邵阳学院在新世纪全新的办学理念、更高的目标和进一步的方向。我们相信,学校拟定的这句言简意赅、影响深远的格言,将激励和引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

合作与交流

5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6万多名各行各业的合格毕业生,校徽上有邵阳学院的字样。

成为教育战线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关系。

社会评估

建校以来,学校多次被中共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委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绩显著的高等学校”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湖南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湖南省高校党建工作评估被评为优秀单位;多次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