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刘联盟破裂:抛弃初心的后果

文李斯达

从建安十三年(208)结盟开始,刘备和孙权打着“为汉家除残除秽”的旗号,维持了长达十余年的结盟。这一时期,两大阴谋虽各有算盘,但总体上维持了共同抗曹的大局。孙权集团主要负责江淮地区的徐州和合肥,刘备主要在荆州方向给曹操制造麻烦,直到孙权在建安二十四年(219)悍然进攻荆州,以最激烈的方式打破联盟,引发了后来的猇亭之战。

纵观这场东吴攻打荆州的战争,韩吉集团似乎对此毫无准备,陷入了完全的被动。其中,关羽的“勇誉,不能为军,直赴突意”(《三国志·舒舒·廖黎川》),陷入东吴骄兵之计,负有直接责任,但考虑到孙刘曾在建安十九年(214)因荆南三郡对峙,显然江东集团有更多维护联盟的考虑,也因此,更严重的是,正是他在这个阶段的一系列举动,促使孙权对联盟产生了怀疑。

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以请张鲁防备曹操为由,邀请刘备到蜀。两人在府城庆祝了一百多天,随后刘备按计划北上萌芽,他却按兵不动十个月,“筑厚树以得民心”,继而反目成仇,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刘璋攻下益州,为称王奠定了基础。按理说,刘备事业上有所进步,联盟实力增强,这让孙刘有了更多合作对抗曹操的资本,值得孙权高兴。然而,石仔孙权一听,勃然大怒:“我敢作弊!”

孙权对刘备入蜀的反应极其强烈,部分原因是刘备在这件事上的反复。建安十五年,一年前,孙刘联盟的势力范围已经以蜀为界。孙权有一个两军联合取西川的动议,被刘备拒绝了。据《舒舒传》记载,刘备答应了这一请求,却以各种借口不去执行,使孙权无法越过荆州去西征蜀国,最终以失败告终。在《兀术鲁肃传》中,刘备的表现更加精彩。他借口自己和刘璋都是皇族,不应该被砍。孙权要走自己的路,就“放山”。

刘备的话说到这个地步,孙权自然不好意思对刘璋有什么想法。然而随着形势的演变,信誓旦旦的刘备突然抛下了仁义的面具,将益州据为己有。他怎么能不让孙权感到愤怒呢?更何况当时刘备与刘璋决裂,原因是孙权正在被曹操夹击,不得不前去救援——建安十七年(212)十月,曹操大举南下,孙权“闻曹公将来侵,令汝虚坞”。这场战争,刘备作为盟友,没有帮孙权分担。而是以刘璋克扣物资为借口发动战争,然后将荆州主力调入四川,完全不顾联盟利益。很多事件刺激了孙权,让他怀疑联盟的价值。在此期间,孙夫人回吴,发生了“截河夺斗”的戏剧性事件,明显是受孙权授意,传递出江东集团对联盟不满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