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笔记完成

跪求《教育原理》阅读体验(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出版)

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一、出版资料陈桂生:《教育学原理》(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二。读书笔记第一版序言“教育原理”顾名思义,是一门探讨教育事务的学科。

.....它的理论框架应该不同于强调应用的“教育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教育学》不仅讨论了理论问题,也涉及了具体问题。

教育学背负着沉重的羽翼,带来了理论体系的问题。简单来说,教育学没有形成严格的理论体系。

近十年来,教育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回潮趋势。截止7月份1991,各种职称的教育学新编人数为...已经达到165。

然而,媒体...有一种“相似”的感叹。教育原理可以看作是理论教育学。

有一种分析认为,一个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1)概念,(2)变量(表示现象差异的概念),(3)陈述(概念之间的联系构成理论陈述),(4)格式(由理论陈述组成),通常称为“理论框架”。◇概念,...通常通过定义揭示概念的内涵...过去在界定教育的各种基本概念时,往往有很多涉及价值取向的规定,导致概念内涵的缺失和概念外延的狭窄,使一般概念失去了一般性,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人们用被赋予了特定含义的概念来指代与其外延不相称的事物。

◇过去的教育学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许多表示教育现象程度差异的概念,但对变量的意义估计和分析不够。◇在以往教育学的表述中,似乎存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混淆,尤其是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的现象...没有逻辑论证地罗列事实,不顾可行性地陈述规范,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这里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分析,会尽可能区分客观事实、逻辑上可能的事实、应有的事态(价值取向)和可行的选择,并兼顾这四个层面。◇(关于格式)...这里的尝试可谓是由内而外,由小到大,也可以看作是这样那样,由具体到抽象。

因为“内”和“小”是教育本身的历史和逻辑起点。从这个论证中,我们终于可以对教育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基于这一思想的教育原则框架是:从教育要素到教育过程(微观),从简单教育过程到复杂教育过程,从教育过程到教育实体(中观),从教育实体到教育系统(宏观)(上);从教育的内在联系到教育的外在联系,从教育的外在联系对教育的内在联系的影响到教育系统本身的特点(下);由教育的内外关系决定的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构成、学校功能和家庭教育功能(三);从教育的一般原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四)。自古以来,人类教育的组织形式是复杂多变的。如何揭示教育组织演化的内在逻辑?这里的尝试是:◇从直接教育过程的要素分解入手,揭示了教育形式发生的基础和教育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将复杂的教育组织体系分解为三个层次(三个层面),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直接教育过程”;基于各种直接教育过程的“教育实体”;由各级各类教育实体组成的“教育系统”。◇揭示“直接教育过程”、“教育实体”、“教育制度”发生和演变的过程,即从偶然的无组织的教育现象到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这是教育“形式化”的过程;正规教育从未定型,是教育“物化”的过程;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脱离状态到形成系统,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

-65438页教育的简单要素+0-4把某个对象分解为一个系统,直到构成该系统的简单要素(元素)被分析出来,再在单独考察的基础上综合这些简单要素,从而建立起更为严密的理论体系;现代系统论对分析对象的要素的描述不是从这些要素本身出发,而是从它们在整体中的“位置”出发,丰富了人们的认识,使理论研究方法更加完善。.....这里首先要研究的是教育的“细胞”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要素被称为“教育的简单要素”。1前人尝试考察“教育的简单要素”梳理了卢梭(法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18世纪)、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家,19世纪初)、格雷戈里(美国,教育家,19世纪80年代)、涂尔干(1999)。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从整个劳动过程的结果来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资料,而劳动本身是生产劳动。

这就是“简单劳动过程”的含义。如果把教育过程比作劳动过程,其简单要素应该包括:教育者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对象(受教育者)和作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中介的教育资料(相当于劳动资料,但不等同于生产资料)。

(宽容:将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相比较,或者将其视为劳动过程的下属。

教育学研究生课程哪个班好?

教育学考研可以分为三类:1,还有两个学科,最基础的教育学,即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比较教育学。

这些专业的应用范围很广,几乎所有开设教育学的师范院校都有。在这三个专业中,想在教育学领域继续深入研究的同学可以选择教育学原理,这也是各个学校录取分数比较高的一个专业。比较教育的好处是出国机会多。2.第二类是研究特定的教育领域或受教育群体,如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初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和一些相对冷门的两个学科。

3.第三类是最实用的两门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各个学科学院,比如物理学院下的物理教学论,文科学院下的语文教学论,数学学院下的数学教学论等。第二类属于教育学院,主要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校本改革、学业评价等。这个学科最符合一些考了教育学研究生想教书的学生。

问TA官方电话。

谁知道教师招聘考试怎么复习比较有效?

(1)论述题的特点是理论性,这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的深度是论文的主要质量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

(2)论述题的解题技巧要求对所学的理论(抓住基本点)进行论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必须结合本人、学校、学区的工作实践和经验,作为阐述观点的材料。

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1.论文问题涉及重大理论,有些需要全方位探讨。所以,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是解决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需要一个人在教育学基础理论上能有扎实的基本功,更好的理解需要多读书,多读书,多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在普通教育理论中,概率较大的知识块在于教育和人的发展(比如请用教育学原理讨论“有志者事竟成”)、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素质、师生关系、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等。,和新课程改革。当然,不同地区侧重的东西不同。2.用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作文题考察学生知识水平的另一个方面。

这对于在职教师来说是优势,但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就比较难了。然而,毕业生不应该失去信心。任何事物总是分为两部分。我们刚毕业的学生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记忆力好,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都比较快。

而且我们有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和老师接触,可以为回答这类作文题提供一些素材。必要时还可以写出自己读过的例子(即使是虚构的、有说服力的),以增强自己在讨论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打动阅卷老师。

当然,这些都要符合实际,符合理论要求。具体来说,作文题目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先看题目,快速搜索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一定要把理论背下来,一定不要怕尴尬,尤其是上面说的那几条知识,不然用起来会很讨厌)。

核心概念的解释。解释题目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尤其是包含材料的论述)和题目中的核心概念,类似于名词解释。这有时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也是很多同学容易忽略的地方。所以在复习重要名词的时候,记住里面的关键词,即使记不住原话,也能切中要害。

2.对号入座,具体分析,理论+实例。自变量要分开写(比如1,2,3等。).

一般每个论点的第一句都写有对问题的理论解释或思考,然后简要阐述,后面是简洁的例子:可以是题目中的原话,可以是自己的总结,也可以是自己积累的实际例子。3、总结,可以简单回顾一下这个题目。

例:《人民教育》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蚂蚁唱歌》:几个学生躺在一棵树下,饶有兴趣地观察着什么。当一个老师看到他们满身灰尘时,他生气地走过去问:“你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学生们头也不抬地随口回答。

“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申斥让学生们一下子从“怀安国”中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着老师发发慈悲。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着:“你不蹲下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用现代教育理论来分析和讨论老师的行为。

一、随题阅读《现代教育理论》题目,搜索出理论范围:新课改下的教育观、学生观、师生观、核心概念阐释:(1)教育观:新课改要求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定位上,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要注重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独立的、独特的、发展的人。

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精力充沛、精力充沛的社会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在所有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发展。

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每一位学生。(3)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待。

(人格平等、平等对话、平等远程教学)坚持教学民主,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二、坐对位置,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1)“听蚂蚁唱歌。”

孩子有童心、童心、童趣,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也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和经验。

“听蚂蚁唱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体验,老师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2)一个老师看到他们满身灰尘,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们正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他们在自己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但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废话,蚂蚁怎么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申斥。

老师和学生应该平等相待,老师不应该用权威压制学生。)(4)小声说:“你别再蹲下了”(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教学,“请蹲下和学生说话”“请走下讲台”)三、总结回顾:教师只有树立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学观、师生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大家”。

研究生课程需要做笔记吗?

第一,框架很重要。不管你对自己的知识了解多少,整体框架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最后两周的备考中,尤其是最后一周,你需要几个小时来回忆一门课程的内容,那么框架就极其重要。

下面以《中国教育史——古代史》为例,展示一下我当时准备的题目:1。看完书,不知道说了什么。2.背诵的时候,记得前面忘了后面,不系统。3.为什么别人背的越来越快,我却总是停滞不前?4.看到题目,怎么提取知识点,怎么知道它会考我什么?5.如何才能回答问题有深度有逻辑,思考角度新颖众多?二、如何处理无法理解的问题——以赫尔巴特的“统觉”为例。在课本上,你看到的统觉的解释是这样的: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1)当一个新的* * *进场时,表象会通过知觉之门进入意识阀;(2)如果它有足够的力量唤醒意识阀下同类观念的已有活动并与之结合,(2)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将驱逐意识中先前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3)新的感觉表现将与已有观念结合,形成统觉群。(即认知活动的结果) (类似于适应,即重新组织原有的图式)(3)如果类似于新的表征的概念已经在意识的阀门上,那么两者的结合将进一步巩固他的地位。

此时此刻,你应该离崩溃不远了。那么,如果用形象的形式表达出来,就一目了然了。3.表格是万能的,用多益教学法背的东西也很多。如果你不去梳理、分类、记忆表格,那就很难了。而且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来说,记忆是你的基本功。如何答好题,才是真正的得分利器。让我们以一些困难的科目为例。1.教育学原理:课程部分:课程体裁教学中要处理好的五对关系德育模式。2.中国教育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及其思想。3.外国教育史上的教育思潮。19世纪。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4.教育研究方法与教育研究综述:教育调查与研究。背诵的时候,逻辑尽量简单。背诵的时候,不要用一个逻辑去背一个部分,你会发疯的。大逻辑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具体到每个科目,尽量记住几章或者至少一章只有一个逻辑。

因为涉及的内容比较碎,很多,我能问五三遍都不记得。当我自己背的时候,请及时把书还给我。我背三遍,还是记不住。(三次的时间域在一周之内),我会放弃,因为错的不是我的记忆,而是我的理解!那么,请回到书中去了解。一本书看不懂,两本,两本,不是三本,是三本以上。请你问问身边的同学或者老师,我备考的时候浏览的书没有全部看完。我就重点看一科,实在看不懂就看第二科。所以,其实很多书我只看了一部分,并没有全部看完。

赞美诗考师范教育学院的同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也建议你去教育学看看教育科学学院推荐的书目。具体请手动登录南京师范大学招生简章。里面有具体的参考书目。请自行购买和参考。

6.如何用原创获得高分?毫无疑问,独立的命题和题目不一定有偏差,但在答题时需要更深入。那么如何深入做呢?需要你多想想。那么你是怎么想的?下面以教育学原理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题目为例,供大家参考。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例1:师生观1的完整答案。师生观的历史演变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1知识;②学生的从属、支配和服从;③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主体性。

2.以学生为中心。①学生;②教师的从属地位;③从一个不等式滑到另一个不等式。

3.老师带领学生。①什么;②没有跳出“主客体”的思维模式。

4.双主语。①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2)都以完整的人格参与教学互动,从而实现教育意义的创造。总之,师生观念从“我和他”的关系转变为“我和你”的关系,促进了师生的发展。

二、具体来说,一个学生的观念和两个老师的观念(教师职业特点:5)良好的师生观念的关键是民主、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公正、宽容、友善、鼓励、帮助的关系。1.特点(1)个性:平等(2)教学: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3)社会层面上:相互影响2。标准(1)社会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基本要求(2)人际关系:尊师爱生,互相合作;⑶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 *享* *创新;⑷心理关系:包容和理解。3.方式方法:(3)包括课堂、课外、课外活动(1)转变观念(改变传统角色心理):(1)正确的学生观;②师生平等观;③正确的人才观。

⑵尊重和理解是创新师生关系的关键。尊重和理解学生,积极与学生沟通,实现“共情体验”;③充分了解学生;4民主公正对待学生;⑤用自己的形象影响学生。⑶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完善人格。4.意义:树立新的师生观,对今天的教学和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⑴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⑵教师作为教育要素中的教育者,承担着各种社会和教育角色。

(3)只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全面发展、有素质的人,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简而言之,新的师生观是建立一种民主。

教育学研究生综合考试如何复习

我教育学综合成绩239,我自己的经验是买个大纲解析,然后买相关的书,重点看大纲解析,对照课本看。

因为文科的信息量很大,但是信息量大的好处就是容易记忆。同样的知识点,如果只看大纲分析的两个短句,肯定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感性材料不够,导致大脑的深度和记忆不足。

但书中对这个知识点的解读是全面的,有很多例子支撑,看一遍很有效。书籍的作用除了丰富知识点,加深记忆之外,就是拾起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

因为教育学的综合题范围虽然是以大纲分析为中心,但是考试的规律是越考越偏,因为练习题太多,猜测题太多。为了体现区分程度,选取一定数量的考生,必然会导致老师出现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所以阅读时可以捡一些知识点,这对于90分的选择题非常有用。总之,在大纲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书籍反复阅读,大纲分析指的是路标,书籍是基石,不着急,慢慢来。

不记得的话匆匆看完也是浪费时间,所以一步一个脚印做笔记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我当时只做了三本笔记。这个因人而异。可以试试,不舒服就停。习题都是看完一本书后做的。做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知识。我推荐做所有的真题和一些模拟题。

教育学统考的参考书是不是都要看?

从2007年开始,教育学专业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推荐以下教材:《教育学原理》,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合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道军王汉兰:《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刘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6年。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中外教育史:王、等。《中国教育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版。孙培清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教育心理学》,、刘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杨晓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根据你的情况,提供一些复习建议:第一,从现在开始了解教育学的四个部分,熟悉教材,对这些部分有个大概的了解。第二,大纲出来后,结合大纲重点看教材,标出重点,加强记忆,做好读书笔记。

基本概念和原理在这个阶段被记忆和理解。另外,关注教育热点问题,看一些论文和著述。

三、突出重点,加强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记忆,结合历年真题,补充遗漏的知识点。经过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教育学的整个知识框架体系。

第四,最后阶段的复习,主要是重新理解和记忆之前的笔记,标记点等。,并配合练习。

303教育学考试要点

简介1。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和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什么?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该是中国的《薛稷》。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应该是以古罗马昆体良的《口才原理》为蓝本的,因为他们并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3.教育学的地位和作用;地位:教育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基础必修科目之一。功能:①让学习者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实践;②有利于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辨别能力;③是为了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投身教育事业;④如何学习教育学?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4.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第1章1。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论2)心理起源论3)劳动起源论。

2.教育的概念:概念: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讲,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一切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或身心两方面)得到发展。

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生产性(体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民主性(体现在世俗化、大众化、公平化)3)科学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4)创新性(不断创新,推动教育向高级阶段发展)4。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原则。1)贯彻“三个面向”2)实施科教兴国3)推进素质教育第二章1。学校和学制的出现: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不需要年轻个体生产产品)和身脑分工(需要一部分人做领导工作)为学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政治上,氏族首领的民主选举改为世袭,提出了贵族教育的必要性。3.文化上,文化的发展(文艺作品的产生),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流派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制的产生: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产生于1902年。这是饮元宝派的章程,也就是所谓的“仁音学制”,但并没有完全执行。1904,1年6月,奏学堂章程颁布,通常称为“癸卯学制”,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学校教育制度。

2.学校的公益性特点1】学校与企业的区别在于设置目的、调节手段、与* * *的关系、产出等方面不同。2)学校公益性的两种具体表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必须与宗教相分离。3.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在它存在的时候就受到规范和影响。4.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①、思想品德教育管理②、教务管理③、总务管理④、教学管理途径:①、沟通的内涵②、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③、沟通的两种形式④、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大障碍⑤。(2)法律方法(3)思想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5。教育活动中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如何协调?(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作第三章1。儿童发展的内涵和特点: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身体能力不断提高,并伴随着生理成熟和社会生活经验成长的相互影响的变化过程。

特点: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分化协调性、互补性2。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1)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

影响:1)使课程内容8化繁为简,贴近生活,新颖有趣;2)强调学校学习与学生社会环境相关的原则;3)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探索、敢于想象和创造的实践学习和发展过程;第四章1。教师的劳动特征;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特点: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职业道德素质。2.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兼容。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起来。2)加强师生交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第五章1。教育目的的意义和功能意义:教育主体预期结果的设定,具体来说就是教育活动中要培养的人才的综合素质。

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和评价功能。2.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1),主观依据①。从客观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选择,受思想家的任性假设或制度教育目的的影响,受主体关于理想人格的观念的影响。2)客观依据是: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3.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1)劳动能力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