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我是理科生,适合法律系。这个法律系有前途吗?
从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法学毕业生似乎很难找到工作,很多人(包括一些专家)都不看好这个专业。但这是人们对法学专业认识的一个普遍误区。当然,事实上,有很多法学专业的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很难找到工作。其实法学专业的就业渠道还是很多的,行业前景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法学专业“不好就业”的根本原因不是法学专业本身有问题,更不用说社会需求饱和的问题,而是学生的能力有问题,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被国家司法考试门槛卡住了。因为如果想在司法系统工作或者做律师,就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具体来说,法学专业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法学专业的本科院校大多重视理论教学,而不重视法律实践。学生实践能力差,缺乏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
(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国家司法考试脱节。从近几年司法考试的情况来看,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参加司法考试,研究生过不了本科和法学专业,过不了非法学专业,等等。这种现象会让每一个法学教育工作者感到尴尬,但很能说明问题。学生在大学学了四年法律,却过不了国家司法考试。有什么问题?教育教学有问题!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再加上其他技术能力的欠缺,就业难是必然的。
(3)法学专业就业评价有问题。现在人们对就业的评价都是参考当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对于法学专业来说不是很科学也很片面。法学是不同于很多学科的专业,法学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司法考试。为什么很多法学学生刚毕业就失业了?其实很多毕业生都在复习司法考试。学生7月离校,司法考试9月举行。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甚至还没有去找工作,真正开始找工作是在完成司法考试之后。即使有些毕业生当年通过了司法考试,也没有签约,就业率低也不足为奇。
(4)就业难是当前大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法学专业。
那么,法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就业前景乐观!专家分析:种种信息表明,我国巨大的法律市场需求尚未开发。在农村,中小企业的法律需求和服务尚未起步。就律师个人数量而言,据相关统计,我国平均每万人律师数量仅为0.8人,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就企业而言,中国有5000万家企业,只有4万家聘请了律师作为法律顾问。法学专业目前面临的就业挫折只是暂时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法治意识的增强,法治环境的改善,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从律师的地区分布来看,发展极不平衡。广州和北京的律师超过1万人,约占全国律师总数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人,部分省份和个别县只有1名律师。
在国内一些省份和欠发达地区,公检法系统人才短缺,岗位需求量大。因此,国家对这些地区司法考试的报名条件和过关分数线给予了极大的照顾。即便如此,每年能达到分数的人也是非常有限的。
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是,都说法学专业不好找工作,每年都有很多非法学专业的人主动放弃原来的工作去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以一种执着的精神努力几年挤进法律行业。一些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也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加入了司法考试大军。这说明,法律职业不是不好就业,而是在于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如何突破司法考试的堡垒。
另外,历年司法考试报名人数也能充分说明法学专业的前景:2002年36万人,2003年654.38+09.7万人,2004年654.38+09.5万人,2005年24.4万人,2006年28万人,2007年和2007年29.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