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思考|教育教学建议
二、“教育教学一体化高考”改革的背景
1.关于“素质教育”的困惑
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但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素质教育与高考相悖,所以素质教育成了“皇帝的新衣”,高考成绩上不去。另一方面,单纯注重素质教育,忽视高考是不够的。素质教育一时风生水起,但最后高考成绩一片黑暗,引起家长和社会不满,最终导致对素质教育失去信心,放弃素质教育。
2.对“应试教育”的质疑
长期以来,社会评价一所重点高中的主要依据仍然是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只有学校的升学率提高了,学生考上了大学,学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为此,在高考的指挥下,重点高中有时会把一切情况都放在次要位置,拼命抓分数,抓升学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应试教育。然而,应试教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没有为学生创造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必要素质,没有完成教育的所有任务。同时,这种教育是一种畸形教育,后劲不足,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教育机制。
3.关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与时俱进”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但是,很多人都很迷茫,很担心,很害怕,很茫然。完全按照新课标走,怎么办?高考不理想,学校难以生存,更不用说难以发展。所以口头上叫做课改,实际上是穿新鞋走老路。
困惑、怀疑、担忧客观地摆在了重点高中校长们的面前。我和其他人一样不知所措。但是我相信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解决办法。
三是“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多次外出学习交流和理论研讨,所有老师都认识到只有高考不高;只注重质量,不注重品质。不能只关注高考,更要关注教学。要真正做到教育教学高考三位一体,就要让全体教师把思想统一到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上来,提高认识。
2.确立“文化兴校”战略
我们组织全体师生对莘县一中的文化进行了重新整合、提炼和升华,提出了“学会做人,和谐发展”的校训。真人包含好人、能人、圣贤、圣人四个层次的内容。作为校训,它要求我们的师生大部分发展成为好人、能人,一部分成为圣贤,少数成为圣人,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圣人。和谐发展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科学知识,又要熟悉生活事务,从而达到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实现社会、家庭、学校的和谐,使“书香世界”和“多彩人生”融为一体,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在校训的指引下,在“团结协作,永争第一”精神的激励下,学校师生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学高、正、爱生、有说服力”的教风,“自信、勤奋、求知、慎思、恒心”的学风。学校文化体系的形成为“一体化”改革的实践奠定了文化基础。
3.实施“科研强校”战略
科学研究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源泉。为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学校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充实了教研室人员,建立了教研研讨班,设立了30多个校本教研课题,在教师中树立和强化了“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人人能研究的良好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我校教师主导的13研究项目获得省教科所批准,“读写教学研究”获得中央教科所批准,其成果入选《中国活页文选》。
4.机制和机构改革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在管理体制上,我们将同一个年级划分为2-3个系,让同级别的系在同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从而优化竞争机制,让行政渠道更加畅通;并初步形成了“分级聘用、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的人才使用机制,为“一体化”改革实践奠定了制度基础。
5.“学院”和“天堂”计划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园地和乐园。为此,我们制定了“书院”和“乐园”的计划。通过举办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理想、自信、意志品质、规范、感恩、习惯、合作等方面的教育;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合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建立学科俱乐部,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育教学一体化高考”三级改革项目
1.教育管理“严谨细致”培养“真人”素质
什么是严格和恒常?所谓严,就是要严而高,严肃、严格、严谨;所谓精细,就是细心,一丝不苟;所谓实,就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少说多做,说到做到;所谓恒心,就是持之以恒,永不懈怠。通过“严而实”的教育,充分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力。
(1)理顺体制,完善教育网络,形成全面管理、全员参与、立体化的管理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了管理人员,为各级院系配备了德育主任和指导老师,并成立了班级工作研究室。同时,关注、关心、帮助班主任,培养其爱与宽容的意识,使其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
(2)渗透教育有两种形式,即智育和活动教育。
①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利用重大节日,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感恩节、教师节、校庆等。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利用每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
②选修课和活动课教育。为了培养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学生,学校非常重视选修课的开设,按要求充分、良好地开设,让学生按需选择。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开展学校文化教育。我们专门组织人员编写了一本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莘县一中学生手册》,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对一中学生进行教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感恩、成功和挫折教育。
2.充分激活课堂教学,构建创新机制。
(1)按照高考的标准规范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自编校本培训教材,如《教师基本功讲座》、《班主任学习手册》等,对新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教育;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复习学习常规,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2)注重课堂激活。通过“一体化”改革,师生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推出了“343”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即三节课(新授课、复习、讲课、评价),四个教学环节(自主、合作、辅导、训练),三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存在多年的讲桌从讲台上挪开,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和谐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发展,达到充分激活课堂的目的。
3.周月规范训练,解决高考难题。
我们认为,高考成绩不仅仅是教育的副产品,更应该在教育的基础上努力启发师生探索高考规律,找到正常教学、学习和高考之间的* * *发声点和联系点,从而获得最大的利益。高三要学习高考,高一高二也要学习高考。我们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清理教室。教师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学生注重程序,课堂上没有遗留问题;日结。学生总结当天的知识,并进行反思;每周测试。大科目每周一次大锻炼,小科目每两周一次大锻炼;月考。每月进行一次规范的高考,要求组题科学,考试组织严密,点评到位,反馈及时,补救到位。
教育教学与高考一体化是个大话题,现在只是个开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新课改和新高考的需要,为了对学生的高考和终身发展负责,为了实现学生和谐发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